天天看点

1981年,在西汉代未央宫遗址的勘探发掘考古活动中,人们发现皇后寝宫“椒房殿”的夯土台基下,隐藏着一条呈南北走向,长达2

作者:文史趣味谈

1981年,在西汉代未央宫遗址的勘探发掘考古活动中,人们发现皇后寝宫“椒房殿”的夯土台基下,隐藏着一条呈南北走向,长达20米、高约1米,一端连接着斜坡和小台阶,通往尽头处一个小房间的地下密道。整条密道设计精良、做工考究,两侧立有木柱支撑洞顶,每隔几米布置有照明用的烛台,地面平铺青砖,上面还雕刻着起防滑作用的几何纹饰。

这条精心修建而成的密道,作用是什么呢?

通常修建密道,是为了预防地面上发生紧急情况,用作逃生或躲避所使用,但椒房殿密道并未通往宫外,极易被人从外面堵死成瓮中捉鳖。显然,这条密道并不具备逃生功能,设计初衷也不是为预防宫廷外头的动乱。

类似的密道,在西汉太后居住的长乐宫遗址下方,也有发现。长乐宫密道口的分布点,按宫殿结构布局分析,直接通向了太后休息的寝殿。如此重要和隐蔽的位置,除非是太后极为倚重的亲信,否则其他人绝对没机会踏足。

除此之外,未央宫其它宫殿,就再也没有发现密道。

为何单单只有皇后、太后的寝宫下面,设置有密道呢?

这与西汉的“二元政治”有关。从刘邦皇后吕氏、文帝皇后窦氏、元帝皇后王氏等长期涉政的情形看,在西汉的权力体系中,父系的皇权与母系的后权,是一个交替登台、此消彼长的周期规律。但外戚干政素来为朝臣所忌惮,不能明着搁在台面上,故而位置关键、规模颇大的地下“密道+密室”工程,就成了外戚势力密谋的场所。

就拿刘邦来说,晚年的他很是担心年幼的太子刘盈,弹压不住那帮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功臣,这时就需要一个相对较强的吕后,为新皇帝保驾护航。在这种朝局下,后宫干政是被皇权所允许的,因而这项难以掩人耳目的地下密道工程,才能在皇帝的默许下完工。

然而,外戚集团的坐大,最终也必然要与强烈渴望“唯我独尊”的皇权产生矛盾,甚至是激烈争夺权力的碰撞。汉武帝晚年,对即位之初太皇太后窦氏、皇太后王氏干政的境况历历在目,杀伐果断的他干脆来了一招狠辣的“留子去母”,赐死太子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提前排除了新皇帝将来受外戚掣肘的可能性。

这套权力游戏玩了200年,终于再也维持不下去了。自汉成帝开始,围绕着太后王政君,王氏外戚势力不断膨胀,终于到了就连皇帝也无法制衡的地步。公元9年1月15日,外戚王莽篡汉,建立起了新莽王朝。

1981年,在西汉代未央宫遗址的勘探发掘考古活动中,人们发现皇后寝宫“椒房殿”的夯土台基下,隐藏着一条呈南北走向,长达2
1981年,在西汉代未央宫遗址的勘探发掘考古活动中,人们发现皇后寝宫“椒房殿”的夯土台基下,隐藏着一条呈南北走向,长达2
1981年,在西汉代未央宫遗址的勘探发掘考古活动中,人们发现皇后寝宫“椒房殿”的夯土台基下,隐藏着一条呈南北走向,长达2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