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眼中的魏含英(一)
在魏真柏的记忆中,爹爹魏含英和孩子们不是最亲热的,因为他常年在外面跑码头赚钱养家,一年四季,除了歇夏,要年初一做到大年夜。
魏真柏记得他出生在上海,那时候上海作为一个大书码头,魏含英和一大批演员都在上海,魏家的房子在南京路茂名路,弄堂口是一个儿童商店,边上还有一个蛋糕店。
实际上,魏含英也不是经常在上海,经常要出去说书。魏真柏七岁时,回到了苏州上小学,就更加碰不到爹爹了,即使爹爹难得回来,看见了也很陌生,还有点害怕。
那时候,魏含英从一个名家变成了落后分子。当时,他是苏州评弹团副团长,被批评教育,但人还是比较乐观。
那时候他就有很多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了,孩子们觉得爹爹还是和蔼可亲的,去菜场买菜,也带着孩子们去,特别是退休以后,跟孩子们的接触就更多了,经常跟孩子们讲讲过去的事情,讲讲阿爹魏钰卿的故事,对已经成年并正在从事评弹事业的孩子们提点要求。
有一次魏真柏在农场受伤后回到家里,是爹爹魏含英陪着他去看病的,完全是个慈父的感觉。魏真柏到浙江省曲艺团后,患上了胆结石,也是爹爹带着去看医生,陪护手术后的儿子,给儿子送菜,两人不谈艺术,完全是平常父子间的感觉。
魏真柏当了浙江曲艺杂技总团副团长后,工作压力大了,一年当中回来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候过年才回来两三天。每次魏真柏离开家回杭州的时候,魏含英总是要去送送儿子,他一直站在弄堂口,目送着儿子远去的背影,一直到看不见为止。(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