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2年,美国一家美术馆在日本展出了一套特殊的画卷,让很多国人、尤其是史学家争相观览,一饱眼福。究竟是什么珍贵的图卷呢

1982年,美国一家美术馆在日本展出了一套特殊的画卷,让很多国人、尤其是史学家争相观览,一饱眼福。

究竟是什么珍贵的图卷呢?

展出时的文字说明为:

“乾隆元年(1736年)郎世宁等为乾隆皇帝和皇后、十一位妃嫔画的像。”

这可是这些历史人物的真实相貌,能更直观地了解他们的长相、神态、衣着及各种稀缺信息,对清中期历史研究具有极大的帮助。

乾隆一生共有41位后妃女子,画卷上则只有12位。这12位后妃女子,身世各不同,进宫时间前后不一,封号也高低有差。按画像上所注每人的位号,可断定其年龄和绘制年代,也可以弄清乾隆及其12位后妃女子画像的排列顺序:

乾隆、富察皇后。

接下来是十二位妃嫔。

贵妃、纯妃、嘉妃、令妃、舒妃、庆嫔、颖嫔、忻嫔、惇妃、顺妃和循嫔。

乾隆皇帝头戴冬季服冠,红缨顶,海龙皮帽,冠顶衔大珍珠一颗,身着明黄色龙袍,领袖边供为石青缎绣五彩云金龙,加海龙皮领。

乾隆元年绘,时年25岁。

皇后富察氏头戴冬季服冠,用海龙皮帽檐,冠顶一东珠。身着明黄八团龙袍,石青缎领袖上绣彩云金龙,外加海龙皮领。

乾隆二年绘,26岁。

贵妃,即慧贤皇贵妃高氏,乾隆二年绘,约24岁。

纯妃,即纯惠皇贵妃,乾隆二年绘,24岁。

嘉妃,即淑嘉皇贵妃,乾隆六年绘,27岁。

令妃,即孝仪皇后,也是嘉庆帝生母,乾隆十四年绘,27岁。

舒妃,叶赫那拉氏,乾隆十四年绘,22岁。

庆嫔,即庆恭皇贵妃,乾隆十六年绘,28岁。

颖嫔,即颖贵妃,乾隆十六年绘,21岁。

忻嫔,即忻贵妃,乾隆十九年绘,约19岁。

以上画像,为郎世宁及其弟子所绘。

惇妃,汪氏,乾隆三十九年绘,28岁。

顺妃,即顺贵人,乾隆四十一年绘,28岁。

循嫔,即循贵妃,乾隆四十一年绘,26岁。

以上3位妃嫔像,为宫廷画家续画,因为郎世宁己于乾隆三十一年病死。

这12位后妃女子在画像时平均年龄24岁左右,上天赐给她们才华和美貌,却没能给她们一个真正的人生,她们的整体命运并不幸福,寿命也普遍较低。

乾隆帝及后妃图卷,是将13张独幅画像裱在一起的。从乾隆像开始至循嫔妃像为止,前后历经40年。

乾隆将自己的画像和她们组合在一起,前后历经40年,堪称一幅巨大工程。晚年的他慢慢打开笔墨下的后妃图,于昏黄的孤灯下寻找一份慰藉,也许画像里才是他真正的精神世界。

除了他之外,乾隆不允许任何人欣赏。在他退位之时,他最后一次将画拿出来欣赏,之后便将画封存起来。

乾隆还特地叫人看管,并且下旨:谁再看必将凌迟处死。

乾隆之所以让人封存起来,还下令不准再看,他是想要皇室在官员百姓等人面前保持一种威严感与神秘感,以此来维护皇权。如果将画到处使人观看,有些有其他心思的人将画像内容记下来,然后照着临摹,随即宣称这是宫廷画师亲笔画的嫔妃皇帝画,那岂不是会天下大乱了。

所以,乾隆下旨禁止观看画像一方面出于私心,一方面想要维持社会秩序和大清的统治。不得不说,他考虑的还算是周到。

这幅颇具特色的图卷,应裱作于乾隆四十一年,因为次年正月乾隆的生母孝圣宪皇后病故,身为孝子的乾隆,自然不会在太后大丧期间裱作他与后妃们的图卷。

在清代,有一批画师为宫廷服务。他们所绘制的皇帝、后妃画像,收藏在景山寿皇殿、热河行宫和圆明园各处。在清代陵寝中,几乎所有的入葬人物也都有影像。它们有全身像和半身像之分,存放在各陵隆恩殿或享殿内,在祭祀时拿出张挂。

可惜的是,清朝灭亡后由于陵寝管理不善,兵匪入侵,这些画像早已荡然无存。

而“乾隆帝及后妃图卷”,不仅保存十分完好,而且从其所注文字及人物位号,还可断定画像的绘制年代及人物年龄,为我们了解宫中后妃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

更为可贵者,将绘制时间相隔40余年的单幅人物画像,裱成长卷后竟浑然一体,令人叹为观止。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乾隆皇帝的东西,怎么会被美国人保管呢?

起初这幅画一直被留在圆明园内,谁也不敢打开。直到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先是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

就这样,《心写治平图》(又称《乾隆帝后妃嫔图卷》)被这群强盗据为己有,后来流落在了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1982年,美国一家美术馆在日本展出了一套特殊的画卷,让很多国人、尤其是史学家争相观览,一饱眼福。究竟是什么珍贵的图卷呢
1982年,美国一家美术馆在日本展出了一套特殊的画卷,让很多国人、尤其是史学家争相观览,一饱眼福。究竟是什么珍贵的图卷呢
1982年,美国一家美术馆在日本展出了一套特殊的画卷,让很多国人、尤其是史学家争相观览,一饱眼福。究竟是什么珍贵的图卷呢
1982年,美国一家美术馆在日本展出了一套特殊的画卷,让很多国人、尤其是史学家争相观览,一饱眼福。究竟是什么珍贵的图卷呢
1982年,美国一家美术馆在日本展出了一套特殊的画卷,让很多国人、尤其是史学家争相观览,一饱眼福。究竟是什么珍贵的图卷呢
1982年,美国一家美术馆在日本展出了一套特殊的画卷,让很多国人、尤其是史学家争相观览,一饱眼福。究竟是什么珍贵的图卷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