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让你前所未有的迷茫过#
迷茫是每个人都将会经历的一件事,有的人会早些体验,有些人会晚些体验,但多多少少都会带来一些心酸和不适应的感觉。
正在上大学,不知道以后做什么工作;工作了几年,事业进入瓶颈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快要毕业,不知道该选择读研还是该选择工作等等,这一系列的事情都需要我们去做决定,而且每件事又对我们今后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于是便陷入迷茫,陷入沉思。
迷茫意味着需要做选择,做选择意味着需要承担责任,所以我们便担心,犹豫,感到痛苦。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因为我们有很多选择,所以我们才迷茫,可能许多人眼前只有一条路,那也是一种痛苦。
回想一下小时候,我们唯一目标就是小考,中考,高考,大部分人都不用迷茫,因为没有选择,我们有着一条相对明确的前进道路,有着一座必须渡过的独木桥。人总是喜欢确定的东西,喜欢一定有收获的付出,所以我们在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和面临未知的风险时就会恐惧和痛苦。
如今我们离开了学校,发现了面前有着千千万万条路,千千万万种可能性,一时便陷入了迷茫的状态。
大部分人的迷茫可能是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势,很多人会觉得是自己不够了解自己,于是停留在原地,试图通过向内思考的方式来探索自己,了解自己,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确定自己适合从事的领域。这也不错,但大部分时候仿佛陷入了一个死循环,陷入一直思考,却不进行实践和尝试的情况,导致更加焦虑。
迷茫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足够的信息来做出决策,而非想得不够多。
举个例子,很多人觉得自己眼前的工作是不断地重复和消耗时间,身边的同事也都沉浸在这样的情况和氛围中,没有探索未知环境的动力,身体和精神都不想改变,只是偶尔不甘心,情绪上时不时的失落一会,但不会陷入长时间的迷茫。
另一部分人这时候开始迷茫,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这份工作的天花板,看到了最终的结局,面临着这样一直昏沉下去还是走出去这样两种选择,但是走出眼前已经适应的舒适区,又能做什么?是否能做得好?这一系列不确定的问题便带来了长久的迷茫。
个人建议,在迷茫时,不要站在原地,不要停留在舒适区,动起来,利用一切机会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越早接触信息,掌握的信息面越多,经历越丰富,你做出的决策正确的可能性就越高,站在原地只会和昨天一样,陷入无解的循环之中。
所以,如果你还在大学里,多看些书吧,学校的图书馆是不要钱的。多参加一些不同类型的短期实习吧,公司还会给你钱。如果你迷茫了,请走出教学大纲,走出校园。去在外面的广阔天地里进行勇敢的尝试。
如果你已经工作了,也可以多看些书,比化妆品便宜多了。多参加一些圈子外的活动,认识一些其它行业的人,学一门你感兴趣的新手艺,了解一块你感兴趣的新专业领域。或许你会发现你下一个职业阶段的发展就是从你不断地学习中来的。
因为有选择,所以才迷茫,多搜集信息,多了解信息,就会做出相对正确的决定,也会降低迷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