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中国选手谷爱凌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夺得金牌,这是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的第三金!
2月10日,日本选手羽生结弦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自由滑比赛中,奋力挑战被公认为是花样滑冰中挑战人类极限、具有史诗级难度的动作——4A,受到万人钦佩。

而在此前,谷爱凌和羽生结弦都曾获得多枚比赛的冠军金牌,除了亮眼的比赛成绩之外,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别人家的孩子”。
谷爱凌:
世界冠军、斯坦福学霸、天才少女、时尚名模、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年纪最小入选者、37天共拿到6个冠军,获得了最佳表现奖,被国际滑联评价为“史上第一人”……
羽生结弦:
连续两届冬奥会冠军、12次打破世界纪录、凭文化成绩考入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学、出过4本书、11本写真集、上过无数杂志封面、日本全国邮局发行过羽生结弦纪念邮票、本人还是个懂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
这两位大神级别的选手,在本次北京冬奥会上大绽光芒,连续刷屏多天,很多人不仅只关注到他们表现出来的优异成绩,还有一个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和教育才能造就出这样的天才神童?
热爱
爸爸是美国人,妈妈是中国人,2003年出生在美国旧金山的谷爱凌,从小就展现出了滑雪天赋,3岁多开始接触滑雪,4岁时已经可以自由穿梭在针叶林间,甚至能完成猫跳这样的专业动作。
8岁的时候,滑雪学校不再收她当学员,建议妈妈把谷爱凌送到专业的滑雪队里去学习,于是妈妈谷燕就把她送入太浩湖地区的专业滑雪队,成了当时队里唯一的女孩。
在加入专业滑雪队之后,妈妈并没有让谷爱凌放弃学业,而是让她一边读全日制学校,一边训练和比赛。为了兼顾好学业和滑雪,谷爱凌从小就学会了如何分配时间,因为读全日制学校,别人有5天时间训练滑雪,而谷爱凌却只有周末2天的时间才能进行训练,为了追赶他人,在周末开车去练习滑雪的途中,谷爱凌已经习惯了在车上完成一系列身份转换的动作,“从家到太浩湖的雪场有4小时车程,我学会了在车上写作业,在车上睡觉,车上换衣服,车上吃饭。”
虽然这样两头跑的生活很辛苦,但是谷爱凌并没有就此放弃和退缩。
羽生结弦很小的时候就患有哮喘,别人很简单的一些运动,在羽生结弦这里,都是会让自己变得气喘吁吁,晚上咳嗽得无法躺着入睡。为了治好他的哮喘,妈妈让他跟姐姐一起去练习滑冰,因为在冰场里面吸入灰尘的可能性比较小。
谁也没有想到,因为哮喘而走进冰场滑冰的羽生结弦,这一滑,就滑了十几年,成了“花样滑冰全球著名的选手之一”。
小时候的羽生结弦,虽然很喜欢在比赛场上万众瞩目的感觉,但毕竟是小孩,成熟度不够,而且枯燥的训练,长时间的练习,很容易会让人心生厌烦。
“朋友们都在玩耍,就我一个人还在练习。”
虽然训练过程很辛苦,但是后来又想清楚了,还是选择坚持下去,“我不想在这里屈服,我努力了那么久才走到这里的……”
放手和尊重
滑雪是非常容易受伤的体育项目,谷爱凌曾经在训练中摔成过脑震荡。
妈妈曾因为担心谷爱凌受伤而游说她放弃,但是在她自己的教育理念里面,孩子应当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滑雪是谷爱凌非常热衷参与的事情,再在后来看到谷爱凌坚持训练滑雪的模样,虽然内心是忧心忡忡的,但是她还是选择在行动上支持谷爱凌,成为女儿背后最坚强的后盾。
当被问到怎么才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儿的时候,谷爱凌妈妈说:“不要纠正孩子的错别字,不打击孩子的创造力;少点表扬他们的聪明,多点表扬他们的努力。我就是照着这两条做的。”
当面对孩子热爱某件事物的时候,谷爱凌妈妈没有通过强管控的方式剥夺孩子喜欢的东西来实现保护的目的,而是选择了尊重孩子的决定,并且做他们背后的依靠,以放手的姿态来促使孩子成长,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除了在滑雪运动方面,在学业上,谷爱凌妈妈也是相当尊重孩子的选择。
谷爱凌觉得自己“必须上斯坦福!”
而谷爱凌妈妈却认为:“她(谷爱凌)说比如他爸是哈佛毕业的,我是斯坦福毕业,所以她就觉得我必须上斯坦福。我跟她说你不必须要上斯坦福,但是你更重要的是一辈子,都不放弃学习。”
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更多的是注重孩子本身的兴趣所在,通过做孩子的后背支撑,来帮助他们达成目标,这也许是谷爱凌能成为天才少女、“别人家的孩子”的原因。
无独有偶,羽生结弦的父母也是相当尊重自家孩子的决定,虽然看到他伤痕累累会很担心,但是在实际行动上始终没有干涉过他的安排。
在羽生结弦坚持不住的时候,他的父母也没有强迫他要继续滑下去。父亲只是希望他可以考虑一下打棒球,因为“打棒球花钱少”,而母亲则是希望他在坚持爱好的同时不要落下学习,并且会督促他在外出比赛时也要带上课本。到了后面,羽生结弦自己又想通了,还想继续在花样滑冰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时候,他的父母也没有表示反对,无论羽生结弦是否坚持,他们都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羽生的父母从不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他们非常重视孩子“喜欢不喜欢”、“想不想做”,如果孩子自己已经做出了选择,作为父母,他们也只会尽自己最大所能去帮助他达成目标。
在羽生结弦刚开始参加比赛的时候,他的服装都是由从未学过裁缝的母亲,一针一线地缝纫出来的,这一套套花样百出的衣服,支持着他一次次比赛胜利。
为了追求更好的训练效果,羽生结弦的妈妈陪伴着他一起去加拿大多伦多拜访大师,提高训练水平。为了让羽生结弦专注于训练,没有后顾之忧,妈妈还与专家商量制定了专门的饮食计划,让羽生结弦能在训练之后能充分补充能量,迅速恢复体能。
羽生结弦能从懵懂少年到世界冠军,其实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一个收入不高的普通家庭,不焦虑、不鸡娃,靠着对孩子的适时放手和全力支持,养育了一个坚韧而有力量的“冰上王子”,成为了羽生结弦成功背后一股最为强大的力量。
正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所说的“一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好的教育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强加给孩子们身上,而是要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章内容和图片整理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