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谷愛淩、羽生結弦刷屏冬奧會!什麼樣的教育造就出“别人家的孩子”?

2月8日,中國選手谷愛淩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賽中,奪得金牌,這是本屆冬奧會中國代表團的第三金!

2月10日,日本選手羽生結弦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自由滑比賽中,奮力挑戰被公認為是花樣滑冰中挑戰人類極限、具有史詩級難度的動作——4A,受到萬人欽佩。

谷愛淩、羽生結弦刷屏冬奧會!什麼樣的教育造就出“别人家的孩子”?

而在此前,谷愛淩和羽生結弦都曾獲得多枚比賽的冠軍金牌,除了亮眼的比賽成績之外,他們在很多方面,都是人們口中所說的“别人家的孩子”。

谷愛淩:

世界冠軍、斯坦福學霸、天才少女、時尚名模、福布斯30歲以下精英榜年紀最小入選者、37天共拿到6個冠軍,獲得了最佳表現獎,被國際滑聯評價為“史上第一人”……

羽生結弦:

連續兩屆冬奧會冠軍、12次打破世界紀錄、憑文化成績考入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學、出過4本書、11本寫真集、上過無數雜志封面、日本全國郵局發行過羽生結弦紀念郵票、本人還是個懂禮貌有教養的好孩子……

這兩位大神級别的選手,在本次北京冬奧會上大綻光芒,連續刷屏多天,很多人不僅隻關注到他們表現出來的優異成績,還有一個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家庭和教育才能造就出這樣的天才神童?

熱愛

爸爸是美國人,媽媽是中國人,2003年出生在美國舊金山的谷愛淩,從小就展現出了滑雪天賦,3歲多開始接觸滑雪,4歲時已經可以自由穿梭在針葉林間,甚至能完成貓跳這樣的專業動作。

8歲的時候,滑雪學校不再收她當學員,建議媽媽把谷愛淩送到專業的滑雪隊裡去學習,于是媽媽谷燕就把她送入太浩湖地區的專業滑雪隊,成了當時隊裡唯一的女孩。

谷愛淩、羽生結弦刷屏冬奧會!什麼樣的教育造就出“别人家的孩子”?

在加入專業滑雪隊之後,媽媽并沒有讓谷愛淩放棄學業,而是讓她一邊讀全日制學校,一邊訓練和比賽。為了兼顧好學業和滑雪,谷愛淩從小就學會了如何配置設定時間,因為讀全日制學校,别人有5天時間訓練滑雪,而谷愛淩卻隻有周末2天的時間才能進行訓練,為了追趕他人,在周末開車去練習滑雪的途中,谷愛淩已經習慣了在車上完成一系列身份轉換的動作,“從家到太浩湖的雪場有4小時車程,我學會了在車上寫作業,在車上睡覺,車上換衣服,車上吃飯。”

雖然這樣兩頭跑的生活很辛苦,但是谷愛淩并沒有就此放棄和退縮。

谷愛淩、羽生結弦刷屏冬奧會!什麼樣的教育造就出“别人家的孩子”?

羽生結弦很小的時候就患有哮喘,别人很簡單的一些運動,在羽生結弦這裡,都是會讓自己變得氣喘籲籲,晚上咳嗽得無法躺着入睡。為了治好他的哮喘,媽媽讓他跟姐姐一起去練習滑冰,因為在冰場裡面吸入灰塵的可能性比較小。

誰也沒有想到,因為哮喘而走進冰場滑冰的羽生結弦,這一滑,就滑了十幾年,成了“花樣滑冰全球著名的選手之一”。

谷愛淩、羽生結弦刷屏冬奧會!什麼樣的教育造就出“别人家的孩子”?

小時候的羽生結弦,雖然很喜歡在比賽場上萬衆矚目的感覺,但畢竟是小孩,成熟度不夠,而且枯燥的訓練,長時間的練習,很容易會讓人心生厭煩。

“朋友們都在玩耍,就我一個人還在練習。”

雖然訓練過程很辛苦,但是後來又想清楚了,還是選擇堅持下去,“我不想在這裡屈服,我努力了那麼久才走到這裡的……”

放手和尊重

滑雪是非常容易受傷的體育項目,谷愛淩曾經在訓練中摔成過腦震蕩。

媽媽曾因為擔心谷愛淩受傷而遊說她放棄,但是在她自己的教育理念裡面,孩子應當追求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而滑雪是谷愛淩非常熱衷參與的事情,再在後來看到谷愛淩堅持訓練滑雪的模樣,雖然内心是憂心忡忡的,但是她還是選擇在行動上支援谷愛淩,成為女兒背後最堅強的後盾。

谷愛淩、羽生結弦刷屏冬奧會!什麼樣的教育造就出“别人家的孩子”?

當被問到怎麼才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女兒的時候,谷愛淩媽媽說:“不要糾正孩子的錯别字,不打擊孩子的創造力;少點表揚他們的聰明,多點表揚他們的努力。我就是照着這兩條做的。”

當面對孩子熱愛某件事物的時候,谷愛淩媽媽沒有通過強管控的方式剝奪孩子喜歡的東西來實作保護的目的,而是選擇了尊重孩子的決定,并且做他們背後的依靠,以放手的姿态來促使孩子成長,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除了在滑雪運動方面,在學業上,谷愛淩媽媽也是相當尊重孩子的選擇。

谷愛淩、羽生結弦刷屏冬奧會!什麼樣的教育造就出“别人家的孩子”?

谷愛淩覺得自己“必須上斯坦福!”

而谷愛淩媽媽卻認為:“她(谷愛淩)說比如他爸是哈佛畢業的,我是斯坦福畢業,是以她就覺得我必須上斯坦福。我跟她說你不必須要上斯坦福,但是你更重要的是一輩子,都不放棄學習。”

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更多的是注重孩子本身的興趣所在,通過做孩子的後背支撐,來幫助他們達成目标,這也許是谷愛淩能成為天才少女、“别人家的孩子”的原因。

谷愛淩、羽生結弦刷屏冬奧會!什麼樣的教育造就出“别人家的孩子”?
谷愛淩、羽生結弦刷屏冬奧會!什麼樣的教育造就出“别人家的孩子”?

無獨有偶,羽生結弦的父母也是相當尊重自家孩子的決定,雖然看到他傷痕累累會很擔心,但是在實際行動上始終沒有幹涉過他的安排。

在羽生結弦堅持不住的時候,他的父母也沒有強迫他要繼續滑下去。父親隻是希望他可以考慮一下打棒球,因為“打棒球花錢少”,而母親則是希望他在堅持愛好的同時不要落下學習,并且會督促他在外出比賽時也要帶上課本。到了後面,羽生結弦自己又想通了,還想繼續在花樣滑冰這條道路上走下去的時候,他的父母也沒有表示反對,無論羽生結弦是否堅持,他們都會一如既往地支援他。

羽生的父母從不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他們非常重視孩子“喜歡不喜歡”、“想不想做”,如果孩子自己已經做出了選擇,作為父母,他們也隻會盡自己最大所能去幫助他達成目标。

谷愛淩、羽生結弦刷屏冬奧會!什麼樣的教育造就出“别人家的孩子”?

在羽生結弦剛開始參加比賽的時候,他的服裝都是由從未學過裁縫的母親,一針一線地縫紉出來的,這一套套花樣百出的衣服,支援着他一次次比賽勝利。

為了追求更好的訓練效果,羽生結弦的媽媽陪伴着他一起去加拿大多倫多拜訪大師,提高訓練水準。為了讓羽生結弦專注于訓練,沒有後顧之憂,媽媽還與專家商量制定了專門的飲食計劃,讓羽生結弦能在訓練之後能充分補充能量,迅速恢複體能。

谷愛淩、羽生結弦刷屏冬奧會!什麼樣的教育造就出“别人家的孩子”?

羽生結弦能從懵懂少年到世界冠軍,其實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一個收入不高的普通家庭,不焦慮、不雞娃,靠着對孩子的适時放手和全力支援,養育了一個堅韌而有力量的“冰上王子”,成為了羽生結弦成功背後一股最為強大的力量。

正如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所說的“一個人從小受到的教育把他往哪裡引導,能決定他後來往哪裡走”,好的教育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強加給孩子們身上,而是要讓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文章内容和圖檔整理來源網絡,僅供學習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