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简介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1096年至1099年间由西方基督教世界所发起,旨在收复穆斯林所占领的累范特圣地的一项军事行动,最终以1099年十字军攻陷耶路撒冷收尾。1095年,教宗乌尔班二世最初为了应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一世的求援,而号召西方志愿军前往拜占庭帝国抵御塞尔柱人从安纳托利亚而来的入侵。后来,东征的目的逐渐演变为夺回圣地及耶路撒冷城,并将东方基督教从伊斯兰的统治者解放出来。东征过程中,西方人在黎凡特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的黎波里伯国、安条克公国和埃德萨伯国四个十字军国家。由于十字军对耶路撒冷这座461年未在天主教控制下的圣城怀有热忱,因而他们拒绝将夺取的土地归还给拜占庭帝国。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基督教徒对于穆斯林的势力扩张的一次回应,其后的近两百年内,第二次东征至第九次东征纷至沓来。同时,东征也间接重开了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衰落的国际贸易。

十字军东征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事件简要经过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5年11月27日—1099年7月15日)共有两队。原本规定东征出发的时间是圣母升天日,也就是1096年8月15日,但是在这一年的2月份,就已经有一支队伍急不可待地踏上了征程,这第一队是由法国亚眠修道院的隐修士彼德和“穷汉”瓦尔特等所率领,此支十字军是由二万名贫农组成,称为「农民十字军」。这支农民军是在教皇乌尔班二世的承诺中组建,于1096年4月首先出发东征。途经匈牙利和拜占廷到达小亚细亚,但是,这支以农民为主的十字军出征不久,已有好几千人病死于途中。此支军队没有纪律,也做出强迫归信基督教和杀害犹太人的暴行。军队虽到达君士坦丁堡,却在小亚细亚被塞尔柱人屠杀。另一队由欧洲贵族组织的十字军,同年8月,法国国王腓力一世的兄弟、韦尔芒德公爵于格及其他封建主率领十字军主力2.5-3万人又出发东征。热那亚和威尼斯的大商人还为十字军组建了一支供应船队。1097年4月,各路十字军先后到达君士坦丁堡,并从拜占廷皇帝阿厉克塞一世那里得到补给后渡海进入小亚细亚。是年6月,十字军攻占尼西亚;同年7月1日,十字军又在多里莱乌姆重创塞尔柱突厥人(多里莱乌姆之战)。接着,十字军乘胜进军叙利亚,进占埃德萨。1098年6月,十字军夺取安条克城,并在城下以少胜多大败前来解围的突厥人(安条克之围)。1099年1-6月,十字军进逼耶路撒冷,经过40天的围攻,该城于7月18日被十字军解放。随后,十字军又在阿什凯隆之战中以劣势兵力击败了法蒂玛王朝的反攻。十字军以狂热的祈祷和纵马践踏血迹斑斑的穆斯林尸体来庆贺他们的胜利。十字军随即建立了四个十字军国:埃德萨伯国,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和耶路撒冷王国。于公元1144年,伊斯兰教徒再度攻下埃德萨伯国。
攻占耶路撒冷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结果
第一次十字军战争是200年间,十字军东方战争中唯一对穆斯林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事,收复耶路撒冷圣城,夺回主的圣墓,在当时的西方基督教世界引发了空前轰动,也是教皇乌尔班二世至死未曾想象过的大捷。自然,它受到了整个基督教世界累世的传诵,众多随军教士及后世的教会编年史家都在竭力记述此役,赞美基督大能,如神迹般传诵。同时,这场战争及其后拉丁东方的建立,更是影响了整个东地中海格局,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各方的强烈关切。拜占庭、亚美尼亚、突厥人、阿拉伯人,各种宗教背景、不同地位出身的史家都在著述陈辞,详述此事,以资借鉴反思。第一次十字军战争无疑是中世纪记载最为丰富、史料最为充分的历史事件之一。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建立了埃德萨伯国、安条克公国、耶路撒冷王国和位于巴勒斯坦的,的黎波里伯国四个“十字军国家”,亚美尼亚难民组成的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等国也成为了十字军的盟友。回到西欧的那些曾到达耶路撒冷的十字军成员被视为英雄。例如,为表彰法兰德斯的罗伯特的战功,他被冠以“Hierosolymitanus”的称号。而在布永的戈弗雷的死后,他的一生流传为传奇。在西欧,许多政治局势因某些人物离开故土去参加东征而受到重要的影响。比如罗贝尔·柯索斯参加十字军后,他在英格兰的王位被弟弟亨利一世继承,而这间接导致了1106年的坦什布赖战役。同时,十字军国家的建立大大缓解了塞尔柱人加于拜占庭帝国头顶的压力,拜占庭也在十字军的帮助下收复了部分安纳托利亚的土地,而且在12世纪度过了一段相对而言和平、繁荣的岁月。首次十字军东征对于东边的穆斯林王朝的影响显得迟缓但重要。1092年,马立克·沙一世死后,塞尔柱帝国走向动荡与分裂,拜占庭向天主教会的求援使得塞尔柱人之后面对的是拉丁国家的协同防御。东西教派的合作艰难维持了几十年,然而地中海东岸从埃及到叙利亚直到巴格达的土地都在穆斯林国家的掌控下,有着各种呼吁将十字军驱逐出去的声音,在后来萨拉丁的阿尤布王朝连结周边区域并收复耶路撒冷之时达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