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 日早晨好
今日成语:采椽不斫读音cǎi chuán bù zhuó
含义:采字通棌木又称柞木;椽,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斫,砍削。用柞木做椽,不用砍削。意思是比喻生活贫穷、简朴
出处:战国时期文学家韩非《韩非子•五蠹》,原句:“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今日晨语:孔子倡导“不耻下问”
春秋时期,师圣孔子有个学生是卫国人叫孔圉(音yu),他勤奋好学,而且很谦虚。他身亡以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表彰他,并让后人都来学习他的好学精神,就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
孔子的另一个叫子贡的学生,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并没有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称赞孔圉为“孔文子”,似乎有点评价过高了。他为此,向老师孔子请教。
子贡说:那个孔圉没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要赐给他“文”的称号?师圣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谦虚请教而不会感到丢脸,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笔者以为:孔圉的可贵之处在于善始善终地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辱,一生在践行着不耻下问的学习胸怀、聆听格局。所以他就得到了卫国国君的褒奖,也就得到了老师孔子的高度赞许。在这里,孔圉将不耻下问已上升为大智慧,对于我们而言,也就有存在着莫大的启迪:大脑能测出的是智商,测不出的是智慧;眼睛能看到的是视线,看不到的是视野;胸口能摸到的是胸围,摸不到的是胸怀......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