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谷爱凌的家庭教育,你为什么学不来?

作者:齐鲁壹点

北京冬奥开幕,谷爱凌成了热点。

我不想蹭热点,只想给大家纠纠偏。

先来看网上讨论的一个热点:

白岩松:谷爱凌的妈妈平时都是计算好时间来安排谷爱凌的生活和学习,但是有一件事是必须做到的,那就是睡够10小时。谷爱凌也认为这是自己成功的秘诀。我们所有的父母和老师也要思考一下,有多少孩子可以睡够10小时?今后能不能睡够10小时呢?
谷爱凌的家庭教育,你为什么学不来?

我非常理解白岩松的良苦用心,但说实话,对多数中国家长而言,学习谷爱凌的妈妈,基本没有可能。

不是说不可以学,甚至一定要学,但要结合实际,不要盲目。

谷爱凌取得今天的成就,和她优越的家庭教育环境密不可分。成为奥运冠军,需要天赋,更需要刻苦、科学的训练。而这种训练,必然从小开始,父母在幼年乃至青少年的训练阶段,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坚持每天睡够10小时,只是一个小小的侧面。我想,她一定和篮球明星林书豪一样,能够严格自律。

多数体育明星,都相当自律。

多年前,林书豪和电视台一位主持人吃饭,主持人发现,每一道菜,林书豪一定会问问是什么成分,如果不符合自己的食谱,再好吃也不会动一点。

媒体公开报道称,百米飞人苏炳添,外出只喝自己带的水,每天睡觉从来不晚于10点。

这种极端的自律,是他们成功的保障。

谷爱凌的家庭教育,你为什么学不来?

谷爱凌大约也是如此,虽然我们只知道一鳞半爪。

很多家长内心汹涌澎湃,恨不得每天拍孩子几十巴掌,让他严格自律,成为“谷爱凌第二”。

还是那句话:心情可以理解,但我还是要打击你一下(向来以此为乐),哈哈。

学习是很好的,但一定一定记住:如果你做不到谷爱凌家长的程度,就不要指望孩子像谷爱凌那么自律。

要想有优秀的孩子,你首先要成为优秀的家长;想让孩子严格自律,家长首先要严格自律。

谷爱凌之所以优秀,首先是家长优秀,至少也是比较优秀(当然,和我相比就算特别、极其优秀了)。

如果要学,先从这一点学起:严格自律——源自家长的严格自律。

避免成为“拿鞭子、不参与”的家长:光在旁边“鞭策”孩子,自己却满不在乎,在自律方面一塌糊涂。

更要避免一点:不要对孩子产生盲目的、不切实际的期待,那样只会成为沉重的包袱,最终压垮孩子。

如果谷爱凌的家长,一开始就拿定主意让孩子成为奥运冠军,很可能不会成功。

把目标分解成阶段,从“小目标”开始,循序渐进,才可能迈上更高台阶。

比如,先定一个“班级前10”的小目标,再慢慢到“级部前十”;一上来就想成为全校第一、全省第一,孩子直接就崩溃了。

有个清华学霸,就很懂这一套。

在一次全市模拟考试中,她名列第4,已经相当靠谱了。但她的目标是清华,按照“参考值”,清华在该市顶多录取3个。

要考上清华,就要把“全市前三”定为目标,压力山大。然而她压力并不大,因为她把目标“改”了,她丝毫不去考虑“全市前三”的问题。

谷爱凌的家庭教育,你为什么学不来?

她考虑的,只有三个人——就是排在她前面的三个同学。我不需要和其他人竞争,考过这3个人就行了。

全市几万考生,但她眼中,只有3个人。有了具体参照物,压力小了,心态好了。

要学会把大目标分解,要学会把小目标具体化,这是清华学霸从来不告诉别人、就告诉了我的武林秘诀。今天我可告诉你了啊,你孩子考不上清华,怨我。

学谷爱凌的家教,这两点是必须要明确的,本尊再重复一遍:

第一,自律,家长的自律;第二,目标要分解,不要有过高的期待。

最后说说媒体报道容易造成误导的问题。谷爱凌成功了,一众家长都逼着孩子上滑雪场,这是不明智的。

相信我没错的:几乎所有家长,在镜头前都是完美的。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失误,是不会在镜头前说的。

就像我写的书,会写很多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失误吗?

(唉,像我这么良心的作者不多了哈哈)

反思起来,我在家庭教育方面犯的错误,不比任何一位家长少,虽然我还经常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灰头土脸、战战兢兢(还有什么词,尽管砸来)地给家长开讲座。

谷爱凌的家庭教育,你为什么学不来?

比如家长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孩子沉溺手机怎么办?

我敢说实话吗?不敢,因为我孩子也这样,我也管不好。不是怕丢自己的脸,主要是怕主办方把我轰出去哈哈。

孩子一旦成功,家长会努力掩饰自己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勾画出一副“完美家教”的模样。

泰格伍兹的父亲,是这样的典型。伍兹在事业上非常成功,这是他父亲严格训练、指导的结果;但他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用套话来讲,就是“人生观”不太理想。泰格伍兹在父亲去世后,事业和生活都出现了问题。

当然,你说“反正钱已经挣够了”,也对,我不反驳你。

谷爱凌的家庭教育,你为什么学不来?

人有时候只能注意到“自己希望看到的”。

培养出好孩子的家长如此,他们在孩子成功之后,往往会“选择性遗忘”那些家教中的负面问题(并非故意,而是本能);

向他们学习的家长也是如此,只会注意到“优秀家长”成功的一面,不愿更深入地了解其背后的一面,导致学习出现盲目性。

不管怎样,谷爱凌是好样的,她的家长、家教也是好样的,值得学,值得认真学,但一定要全面深入地学,不能盲目照搬。

高金国,网名高了高,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3册)》《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26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