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胜地寻踪丨说文解物之芒城遗址:与最早的都江堰相遇

作者:岁月都江堰

文图/每日都江堰

如果说李冰修建都江堰开启了天府之国2000多年的富庶与繁荣,那么“芒城”“宝墩”这些成都平原上的古城遗址,就是古蜀文明最初的光亮。在“芒城”,我们能看到都江堰最初的样子,也能看到4000多年前这片土地上文明和文化的孕育、萌芽、生长。走近芒城遗址,便能收获一次和最早的都江堰相遇的机会。

胜地寻踪丨说文解物之芒城遗址:与最早的都江堰相遇

都江堰文物保护单位中的“老资格”

青城山镇芒城社区被当地百姓俗称为“芒城子”。传说这个村落是明末张献忠修建,因为修得匆忙,故而叫做“忙城”。而今我们所看到的芒城遗址,就处在由岷江古河道与青城山五里沟交汇冲击形成的台城上,四周原为低洼的沼泽和平原。遗址坐西向东,背山环水,南北长约 360 米,东西宽约340米 ,面积12万余平方米,略呈方形。由于该遗址的四周原有内外两层残高1~2.5米、间隔约20米的城墙围护,整个遗址最初像刻在平原上的一个“回”字。据说,这样具有双层护墙、形状方正规整、保存较好的史前遗址,在全国也不多见。

胜地寻踪丨说文解物之芒城遗址:与最早的都江堰相遇

行走在芒城社区,往西望去,就是药王山,东边不远就是从岷江分出来的支流泊江河,可以说这里是一个有着明显川西风格的村落。如果仔细观察,会在绿树掩映的乡村道路边,发现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成都平原史前城址·芒城遗址”。因为是2001年立的石碑,算起来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年了,所以石碑看起来自然有些陈旧。可这块看起来有些不起眼的石碑,却是都江堰市第二个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标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国保”,是国家文物局对于遗址、古建等不可移动的文物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直至现在,都江堰市也只有几处“国保”单位,而且像灵岩寺、灌口城隍庙以及奎光塔,都是2013年才新增。所以,2001年7月便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芒城遗址”,可算得上是都江堰“老资格”的“国保”单位。

胜地寻踪丨说文解物之芒城遗址:与最早的都江堰相遇

1996年,都江堰市文物局联合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对“芒城遗址”进行详尽的考古发掘,出土的文化遗物和遗迹,证明这是一处新石器晚期的考古文化遗存,距今有着4500年到4300年的历史。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说起古蜀文明,最有名的是三星堆和金沙。三星堆遗址距今3700年左右,而金沙所代表的十二桥文化,距今3200年左右,这说明“芒城遗址”是比三星堆还早的古蜀文明。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距今有4300多年的“芒城遗址”,可以说是离中华文明的源头不远了。所以,1996年,也就是“芒城遗址”发现的当年,都江堰的“芒城遗址”和新津的“宝墩遗址”、郫都的“古城遗址”等一起组成的“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被评为当年的“全国考古十大发现”。它们的发现,为揭示夏商时代三星堆古城文化的渊源关系提供了证据,对进一步探明长江上游地区文明起源,推动古蜀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胜地寻踪丨说文解物之芒城遗址:与最早的都江堰相遇

“芒城”人的衣食住行

1996~1999年秋,都江堰市文物局配合成都市考古队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对芒城遗址进行了三次大型的考古试掘。在100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了石斧、石矛、石锛、石凿等几十件石器和数以万计的陶器残片,发现了灰沟、木骨印痕的红烧土块和残存的内外城墙等遗迹,堆积最厚处约 60 厘米。初步证实了芒城是一处相当于中原龙山时代、距今约 4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晚期遗址,其时间相当于中史前舜禹时代。

胜地寻踪丨说文解物之芒城遗址:与最早的都江堰相遇
胜地寻踪丨说文解物之芒城遗址:与最早的都江堰相遇

相比史籍里的考证和推测,芒城遗址考古发掘提供的证据就要确凿得多。通过里面还原古蜀先民生活的一些细节,我们可以大概想象当时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从“芒城遗址”以及和它同时期的史前城址的考古材料显示,当时长江中游的水稻种植技术传入了成都平原,在种植传统的小米之外,人们开始在适宜于种植水稻的环境小规模种植水稻。我们今天所说的都江堰“精华灌区”,从4000多年前就已经开了个头,种植水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为什么呢?因为水稻即大米的种植,明显比小米让古蜀先民的食物更加有保障,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粮食安全。能吃饱饭了,那部落的人口自然随之增长,所以才会形成如此一个规模庞大的“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除了水稻、小米这些主食的种植,当时的古蜀先民还会采集一些野生的豆类来吃。最有意思的是,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些家猪的骨头遗骸,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吃上猪肉了。

胜地寻踪丨说文解物之芒城遗址:与最早的都江堰相遇

除了食物,考古资料也让世人对当时人们的居住条件有所了解。考古发现的一座完整的“竹骨泥墙”房址,就是首次出现在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的考古发掘中。所谓“竹骨泥墙”,是当时人们建房子的一种方法,把木头或者竹子树在地上作为房子墙面的“骨架”,然后用混有草、藤等纤维的黏性泥土抹上去,再用火烧干。这就是当时生活在都江堰的古蜀先民的家。想象着如果能够穿越时空,去到4000多年前的都江堰,或许会看到一座座像雨后蘑菇般的“木骨泥墙小房子”,4000多年前的“都江堰市民”就住在里面。他们生活居住的“芒城”,修在高出水面的台地上,而且有着双层的城墙来抵御洪水,像是一个安全、坚固的小岛。并且因为当时的气候温暖湿润,大多是河流沼泽的环境,所以,有专家推测,那个时候的成都平原,很可能像今天的威尼斯一样,是一个水系纵横、舟楫往来的聚落群。如果要出门,比如说从都江堰的“芒城”去新津的“宝墩”,或者郫都的“古城”,“都江堰市民”很可能要坐船出行。

胜地寻踪丨说文解物之芒城遗址:与最早的都江堰相遇

李冰修建都江堰之前的“都江堰”

不过,对于都江堰人来说,“芒城遗址”最重要的可能还不是入选“十大考古发现”,或者被评为“国保单位”,也不是透过它能猜测当时的“都江堰市民”究竟过着怎样舒心、安逸的日子,而是通过它,大家知道了都江堰的历史原来这么悠久,已经有4000多年了。

胜地寻踪丨说文解物之芒城遗址:与最早的都江堰相遇

说起都江堰的历史,人们总是习惯从李冰担任蜀郡守、开凿离堆讲起。一方面是因为李冰修建的都江堰确实重要,她不仅改变了都江堰连年遭遇水灾的历史,甚至整个成都平原的面貌都焕然一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都江堰在李冰之前的历史记载中几乎没有。《史记·河渠书》:“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享其利。”寥寥数语,便是史书上关于李冰修建都江堰的全部记载。除了这些语焉不详的记载,民间还流传着一些准确性还存在争议的说法。比如,都江堰过去的旧称“灌县”,就和第二代蜀王柏灌有关。历史学家蒙默认为,“柏灌可能是成都平原西北地区今都江堰市“灌口”“观坂”一带的土著民”,在赵公山还有一个“柏灌台”。

胜地寻踪丨说文解物之芒城遗址:与最早的都江堰相遇

云卷云舒 摄

此外,根据《郫县志》记载,今天都江堰二王庙在东汉时是祭祀第四代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朝齐明帝在位时,刺史刘季连才把“望帝祠”从都江堰迁到了郫都,然后把这里改建成了祭祀李冰父子的“崇德庙”。这只能从侧面说明都江堰是古蜀先民的聚居区。所以,要论李冰之前的都江堰历史,大概是真的不知从何讲起,也全靠“芒城遗址”的发现,为世人揭开了这段李冰之前都江堰历史的神秘面纱。毕竟,和“芒城遗址”比起来,两千多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只能算是“小兄弟”。

胜地寻踪丨说文解物之芒城遗址:与最早的都江堰相遇

当然,更重要的是,“芒城”里藏着的都江堰历史不是神话传说,也不是有待考证的野史传闻,而是有着切切实实的考古证据证明的真实存在。通过城址、陶器、石器这些看得见也摸得着的考古资料,人们得以和4000多年前的都江堰相遇。

主管|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主办|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主编|赵龙魁

执行|严 伟

责编|徐伟伟

编辑|曾 莉

记者丨刘 晓

图片丨周新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