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乐亭往事:忆1963年赴会里公社办电

作者:乐亭故乡人

作者:宁舍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会刊

原标题:忆会里办电

乐亭往事:忆1963年赴会里公社办电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1963年初冬,电力所(今电力公司前身)派我们12名职工去会里公社给油厂架设高压线路,给街上各单位及民户架设低压线路和安装室内照明设备。当时农村群众都称之为“办电”。

群策群力

  到会里第二天,我们便开始测量高压线路。该线路是从二滦河南岸南坨村南开始,到会里油厂终止,全长约5000米。测量完毕后,公社派来15名社员挖杆坑。他们热情高,干劲足,都说办电是为老百姓受益的大好事,咱应该多卖力气,加快进度,争取早日送电,50多基杆坑一天就全部完成了。而且长度、宽度、坡度、深度完全合乎要求。

  与此同时,我们开始组装电杆(那时全用木杆)。按规程要求电杆长度一般地带需10米以上,梢径不低于200厘米。而油厂准备的木杆大部分都是六七米长的短截儿,必须打绑桩(接)才够长度。最难办的是该线路要跨越南坨庄北的二滦河。这条河宽约250米,常有船只行驶。因此,跨河电杆规程要求南岸需15米以上,北岸12米以上(河水南深北浅),而且为保证安全,还要架设排杆(两杆并立)。这样15米杆就需要打3截儿绑桩。但规程不准许这样做,因为电杆上重下轻容易倒杆断线,发生危险。我们把情况告诉了油厂和公社,需尽快解决4根9米长的跨河电杆。公社宁风仪书记对此事很重视,他说去外地购买来不及,便亲自去各大队发动干部群众献力献策解决难题。

  当天下午,就从马神庙大队来了两位七八十岁的老人(亲哥儿俩),说他们院内有4根去年锯断的香椿木,长有3丈多,粗一尺开外,那是他们留作百年之后的棺材板儿,如果办电用得上,可以贡献出来,以解燃眉之急。经我们前去查看,香椿木材质坚硬,光滑直溜,长度、直径都合适,两根相接完全合乎要求。难题解决了,油厂厂长石守恩很高兴,连连向老人们表示谢意。

  电杆备齐后,马上运到各个坑边。然后由南往北一边组装横担、瓷瓶,一边往前立杆,一路顺利,进度很快。但当立到二滦河南岸排杆时,因又高又重,我们人手少不够用,怕中途发生危险,只好暂停下来。正在为难之时,不远处在地里干活儿的南坨大队社员见状,快速跑过来二三十人主动帮忙,由于人多力量大,没用半个钟头就把那排杆立好了。当我们向社员们表示感谢时,他们却说,办电是件好事,帮帮忙是应该的。

  电杆立完后,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开始由南往北架线。按要求大致1000米,一个耐张段(10基杆左右,在此范围内完成架线)。当架到二滦河时,因南北两岸排杆相距270米,挡距太长,又跨河流,需在此耐张段。其他段都使用352铝线,但在该段继续使用因机械强度不够,容易断线发生事故,因此改用502钢芯铝线。前段放线是用两头牛分别拉着前进,但二滦河因先年发大水,河水深处3米以上,牛已无能为力。此时幸喜油厂雇来摆渡船,人和牛可以同时登船过河,把线带到对岸。但距北岸还有八九十米远时,船便停下不开了。船工说再往北水浅,船怕搁浅“趴窝”。我们便赶牛下水去拉,但俩牛在船上哞哞直叫,又蹦又跳,死活不愿下水。没办法,又把它们带回南岸,再绕道牵到北岸。最后只好让所有施工人员一齐下河蹚水去拉。因线重水凉,距离又远,人们冻得直打颤,费了好大劲才把线拉到北岸。

  这时已到正午,人们又累、又饿、又渴,但却不能回去吃饭,只怕耽误时间,下午线架不完,裸铝线长时间泡在河水里容易腐蚀氧化,减少使用寿命。同时也防有人偷剪铝线影响施工。于是在南岸排杆上把线挂好后,随即在北岸排杆上紧线。由于挡距太长,钢芯铝线太重,人和牛一起又拉又拽,紧了好几次,弧重(铝线紧完后最低点距水面的距离)还是太低达不到规程要求。这时看见黑坨村午后下地干活儿的社员们离此不远,便请他们过来帮忙。增加了十几个人后,没用20分钟就把这挡线按要求架好了。一直在杆上干活儿的员工范奎俊、周振奎因又饿又累,疲劳过度,当下到地面时头晕目眩,两腿麻木,走路直打晃儿。歇了好些时间才恢复过来。

消除纷争

  高压线路架设完工后,油厂生产、照明全部用电。为了商议下一步各单位及街上民户照明线路如何安装问题,公社宁书记召集各单位负责人商议(让我也参加)。没成想会议开到半截儿各单位就因安装时间先后问题引起了纷争。原因是他们见高压线路架完后只留下我们5个人(由我负责),显然短时间内是不能全部完成的。所以各单位都很着急,担心春节前不能用电。供销社刘兴元主任首先说道:“我们单位人员多,货物多,销量大,晚上职工们拢账、点货使用油灯太不方便,应该先给我们单位安装。”话音刚落,粮站马方伯站长表示不同意:“那不中,我们粮站人员也不少,很多粮食白天要晾晒,晚上拎着提灯入库能行吗 还是先给我们单位安装为好……”话还没说完,卫生所杨永祥所长便据理力争:“你们都强调各自理由,难道我们卫生所就不急需用电吗 天天晚上来看病的人你来我往,大夫们能摸黑儿瞧病、打针吗 药用错了,那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你们说,是货物、粮食重要还是人重要 ”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争执着,而刘主任、马站长却不买他的账,都说他这是“谎报军情”因为晚上很少见过有人来看病,杨所长当然不甘示弱,立马反唇相讥:“你们说的晚上拢账、点货,粮食入库也是‘虚张声势’,不符合实际。因为这些事下班前就能够做完,为啥还要晚上去做 ”这三位势均力敌,互不相让,一时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中学主任翟凤山和小学校长刘景富一言未发,始终保持沉默。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单位是武大郎儿卖棉花——人囊货软。一个没权没势谁也用不着的清水衙门无力与之纷争,只好闷坐一边,听命于人。宁书记见此僵局不好表态,便想听听我的意见:“一家子(因我俩都姓宁),你有啥看法 ”既然书记相问,我便坦诚直言:“三位领导说了不少,各单位都急切用电,这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只有中学的翟主任和小学的刘校长没有作声,可我却认为应该先给中学安装。原因是中学人员最多,晚上学生要上自习,老师要备课、批改作业,一直工作到很晚。使用煤油灯又黑又暗,太不方便,也会影响视力。因此他们才最需要尽早用电灯照明。”我说完之后见他们三位表情好像不大愿意,便又接着说:“还有个主要原因大家不知道,电力安装规程规定,变压器送电后,其他用户的安装顺序要先远后近。据此也应该先安装中学。不过请大家放心,我们会想办法在春节之前让所有用户都能用电。”大伙儿一听,心里有了底儿,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宁书记最后当场拍板:“先安装中学,然后再安装其他单位和民户。各单位要协力支持,争取早日送电。”

不搞特殊

  为加快中学安装进度,我们每天都起早贪黑,从不误工。5个人分两拨儿,3个人在室内安装,两个人带领学生们架设中学至变压器低压线路。学生们劳动热情极高,一切坚持自力更生,挖坑、组装、立杆、架线全部自己干。他们抢脏活儿,干累活儿,人人奋力,个个当先。有个姓白的学生干部在立杆时把胳膊划了一道血口子,大伙儿劝他回校休息,可她始终不肯,一直坚持到最后完工。为了方便施工,加快进度,学校让青年教师巩和配合我们,缺啥短啥他都及时去找去办,从不误事。而且还和大家一起架线,安装天棚内的照明线路。弄得浑身脏兮兮的也不在乎,始终和我们并肩作战。由于学校的有力配合与支持,不仅节省了开支,也缩短了工期。

  学校领导见我们工作紧张,辛苦劳累,总想为我们改善伙食。但学校经济条件有限,没钱买鱼买肉,食堂刘师傅就为我们在笼屉里单做了一圈馒头,用海米单炒两盘土豆片、酸菜粉儿什么的。这虽然算不上啥好饭菜,可桌旁的老师们吃的却是苞米面、薯干儿窝头,清汤寡水的熬白菜、萝卜汤。我们看在眼里,心情很不好受,便向校领导建议:往后在生活上不要与其他单位及农村大队相比,咱学校经济条件差,有啥吃啥。要同老师们一样,不能特殊化。后来张树礼书记、陈克宽校长说,学校在经济上没有为难,我们在师生中影响很好,都表示谢意。

  供销社、粮站、卫生所三位负责人起初都认为我们是有意偏向中学,可能在背地儿得到过什么好处。后来他们得知真实情况后,很受感动,便一起买了30斤肉送到中学,说我们工作辛苦劳累,送点儿肉改善一下生活。我们见这三个单位经济实力雄厚,又是真心实意送来,不好推辞,便收下了。中午刘师傅炖了一锅肉,炒了几个菜,我们和全体老师、员工高高兴兴地吃了一次大会餐。老教师王延龄风趣地说:“我们这叫旅店的臭虫——吃客(且)。”电工钱树森一听接过话茬儿:“彼此,彼此。我们这叫‘借花献佛’。”二人说罢,大家乐得哄堂大笑。

按时送电

  眼看腊月将至,春节临近,中学安装已近尾声,不日即可送电。各单位及民户室内线路安装迫在眉睫。但因我们人手少,力量不足,于是便请示电力所领导,建议把会里、于坨两个公社已送电的大队电工组织起来,在会里办一次实际操作培训(学习)班。这样即可交流、提高操作水平,又能按期送电。

  得到批准后,通知的20多名农村电工全部按时到位。为防发生意外,我们在工作前向大家提出了三个要求:一要遵守群众纪律,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二要注意人身安全,严防发生事故;三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操作水平。最后把人员分了工:8个人架设街上低压线路,其他人安装各单位及民户室内照明设备。我们各派两人跟随指导。

  半个月以后,工程全部完工。送电的当天晚上,各单位、民户灯光通明,亮亮堂堂,到处洋溢着喜悦、欢乐的气氛,

  岁月流逝,会里办电转瞬过去了50余载。我们当年一起参加办电的老友每逢相聚,总爱回忆这段富有情趣的往事。而且从中体会到一个真谛:无论何时、何地、何事,只要有群众的支持,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作者宁舍,电力局退休干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