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用味蕾打开满满的“年味”

作者:南方90後橙

俗话说:百节年为首。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是尊先敬祖、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品鉴美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对我们来说,过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年味”。

用味蕾打开满满的“年味”

如何打开这“年味”呢?

最幸福踏实、最让人期待的方式莫过于品尝那满满一大桌家乡特色美食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文化环境也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新年美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各地独具特色的新年美食吧!

用味蕾打开满满的“年味”

北方饺子

“好吃不过饺子”,饺子是北方年夜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饺”与“交”谐音,有“更岁交子”之意。而且饺子外形如元宝,春节吃饺子寓意“招财进宝”,象征财源如汤水滚滚而来。人们还会在一锅饺子内挑几个“幸运”的饺子包上花生、硬币或糖果。吃到硬币寓意新年发财,吃到糖果表示来年生活甜美,吃到花生则寓意健康长寿。除夕夜,一大盆滚烫的饺子端上桌,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给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

用味蕾打开满满的“年味”
用味蕾打开满满的“年味”

南方年糕+汤圆

年糕即“年年高”,象征着“年年高升”。小小的一块年糕,寄寓着人们希望生活、工作一年更比一年好。年糕中比较有名的便是江南的水磨年糕了。除了年糕,南方过年时候的汤圆也很有特色。汤圆汤圆,团团圆圆。在江苏、上海等地,有大年初一早上吃汤圆的习俗,有的地方也叫“团子”,取的就是“全家团圆”之意。看着碗里胖乎乎的汤圆别提有多馋人啦!轻轻咬开糯米软嫩的外皮,细细品尝里面丝滑的馅料,香甜的年味按摩着全身每一个角落。

用味蕾打开满满的“年味”

除了饺子、年糕和汤圆,还有哪些美食代表着独具特色的“年味”呢?

春卷

万物始于春。春节吃春卷,寓意着春天要来了,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开启,即表达迎接新春的涵义。春卷是将韭菜、豆芽、肉丝、芹菜、豆腐丝、鸡丝、香菇等食材合炒,然后用薄饼将合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代表“有头有尾”。有些地方则是吃炸春卷,油炸后的春卷看起来像是一块块金条,有“黄金万两”的吉庆寓意。

用味蕾打开满满的“年味”

腊味

过年吃腊味是大陆广东、四川、湖南等地都有的传统习俗。因为腊味腌制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一般在每年大雪节气后就开始准备。腊肉、腊肠、腊鱼、腊猪头等,色美味香,令人垂涎。旧时生活艰苦,物质短缺,人们便把美好的心愿寓意到谐音的过年食物上,所以春节吃腊肠寓意“常吃常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鲜美异常的腊肉在年夜饭的餐桌上绝对是一道“抢手菜”。

用味蕾打开满满的“年味”

春节餐桌上最少不了的就是鱼。因为“鱼”谐音“余”,代表着有盈余。有的地方过年吃鱼还有一个讲究,鱼是年夜饭桌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基本上不吃,留下来意味着“年年有余”。还有些地方,年夜饭吃鱼要留头留尾到明年,寄寓了来年“有头有尾”的美好愿望。摆鱼也有讲究:鱼头要对着贵宾或长辈,体现尊敬;来客是文人,将鱼肚对着他,赞他肚里有墨水,满腹文章;来客是武将,将鱼脊对着他,夸他刚武豪放,可作脊梁。吃不同鱼的寓意也不同:鲤鱼代表“鱼跃龙门”;鲫鱼寓意“大吉大利”;鳜鱼则是“富贵有余”。

用味蕾打开满满的“年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地过年特色美食更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也将自家的幸福“年味”分享给了小团儿,让咱们一起来瞧瞧吧。

用味蕾打开满满的“年味”
用味蕾打开满满的“年味”
用味蕾打开满满的“年味”

新春至,万物生。

祝大家新春吉祥,“虎虎生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