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闪耀在冬奥赛场的那些“星”乍暖还寒的初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北京的冬奥赛场上。 开赛第三天,一张年轻的面孔就刷爆了全网。

17岁的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上完成了超高难度的1800度五周转体。 1800这个数字,也和他的名字一起,冲上了热搜。很多人因此第一次认识了他。 创造了历史后,他腼腆的笑了:努力永远不会欺骗你的。这句话,是对他过往经历的真实写照。
他4岁开始学习滑雪,7岁成为了世界知名滑雪品牌的签约滑手。可以说是年少成名。一直到2018年,14岁的他入选国家队,正式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短短的三年里,他战绩斐然,众多金牌在手。直至今天,站在了冬奥会的舞台上。 有人说:苏翊鸣在国家队这三年的辉煌,是用他过去十年的不懈努力、潜心精进,用他的一次次的摔打和跌倒换来的。除了苏翊鸣,更有被全世界宠爱的青蛙公主谷爱凌。
还有从陪练到主力,强悍逆袭人生的武大靖。
这些笑傲江湖、闪耀夺目的“星”们,深扒他们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他们都是一个长期主义者。在一年又一年的艰苦训练中,无论多苦,始终不放弃。 心中的那团希望之火也永远不会熄灭。网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最高赞的回答说:因为只有长期主义者,才能“必然”取得最后的成功。很多人的失败,并不是败在了开始,而是败在了没有坚持。
2
人生没有太晚的起步,只有太懒惰的辜负人生的跑道,漫长而坎坷。有的人因为努力而不断精进,而有的人却因为懒惰而狼狈不堪。新年前夕,江西财经大学一次性清退了125名研究生。 其中的原因在于他们已经超过了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其中,学习时间最长的一名博士生2004年入学。距今已经超过了18年!
有人说,18年,我已经从出生走到了高中毕业。可是他,依然还在原地停留。不禁唏嘘,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18年? 不仅是江西财经大学。武汉大学、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在清退这些“懒惰”的学生。 对于这样的懒在一世,惰性十足的学生来说,清退,或许能够让他们悔悟。现在的这个社会,人才辈出,竞争激烈。多少人都在咬紧牙关、努力攀爬。不是为了能够出人投地,而只为了能多一份选择。如果懒惰,结局注定是出局。我的一个朋友,自小家境优渥。父母宠爱,吃喝不愁,学习、工作早早地被家里安排妥当。 一路顺风顺水的他,从来不知道生活的路其实并不好走。而他今天偷的懒,会在今后加倍偿还。 于是,在其他的同龄人都在挑灯夜读、钻研技术、读书考证的时候,他在外面和朋友谈笑风声。 没想到,人到中年时,公司因为受到疫情影响,经营业绩不佳,开始裁员。无学历无资历无经验的他,毫不意外地被裁掉了。 直到这时,他才明白,原来,过去他自以为是的所有云淡风轻,其实都是他给自己挖的坑。辗转好几个月,找不到称心的工作。无奈之下,他最终接受了一个小公司的一个普通职员的工作。 曾经听到这么一句话:人生,没有过晚的起步,只有懒惰的辜负。很多人,明明只是二十多岁的大好年华,却早已身心死亡,得过且过。他们最终辜负的,是自己原本应该绚烂的人生。
3
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每一份努力都会创造奇迹罗振宇老师在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中,反复提到了一个概念:长期主义。所谓长期主义,就是长期坚持做一件事,将今天的努力累积成明天的成就。他还讲了敦煌莫高窟的例子。 他说:莫高窟的开凿,其实都是最普通的工匠,在长期的岁月中,一笔一刀雕刻而成的。 从1600年前一个叫乐尊的僧人,到后来的无数后继者。他们雕塑佛像,绘制壁画,最终才创造了伟大的莫高窟。 演讲的最后,罗振宇老师强调:普通人的努力,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会积累成奇迹。时间帮助了他们,他们成为了时间的朋友。36岁的张小斐,在经历了多年的沉淀后,终于王炸般地红了。 而在此之前的十几年,她在演艺圈的状态一直都是查无此人。 从北电毕业后,她成为了北漂,过上了漂泊不定的生活。她在各个剧组跑龙套,希望能够争取到一个角色。 那些年,看着她的同学大红大紫,而她依然在为基本的生活奔波。她经常很迷茫,甚至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一个演员。 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做演员的梦想,也没有放弃努力。 爆红一年后,她再一次“查无此人”。她没有忘记初心。一个从低谷中走来的长期主义者,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每一个长期主义者,每个坚持把梦做完的人,都“敢进窄门,能走远路”。在遭遇困难之后,他们从不耿耿于怀、自怨自艾。 而在喧嚣之后,她们也从不流连自傲、原地停步。
4
所有开挂的人生,拼的都是长期主义那些成功的人并非天赋异禀。他们只是不断咬牙向前的天资平平的普通人。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长期主义呢? 1
1. 做好目标分解
很多人的畏难,是来自于他们觉得目标太遥远,太艰难。那么,不如将一个大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再一个一个的完成。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冠军,吸引了大批记者的注意。事后接受采访时,他说:用智慧战胜对手。这个“智慧”其实就是来自于他对于目标的分解。在每次比赛之前,他都会把整个的比赛线路仔细的走一遍。记住沿途醒目的标志,如银行、医院等。 40多公里的赛程,会被分解为几个小目标。跑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目标分解,才是他得以取胜的最大的智慧。
2. 做好每一个小目标
进行了目标分解之后,我们要如何面对每一个小目标呢?答案就是全心投入,并穷尽一生去磨练技能。说出这句话的,是被称为日本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在86岁高龄时被吉尼斯评为“全世界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
在他的身上,“匠心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对于寿司的苛刻,除食材、品控、技法之外,也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当客人从碟子里取走寿司之后,他一定会立刻把盘子擦得铮亮。在他的心里,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会影响客人的就餐体验。 他不会的告诉自己“还可以再好吃一点”、“我还能做的更好一些”。他不断的钻研,力争做到极致。 细节虽小,却最终能够决定成败。
3. 不断探索更多的尝试
生命的绚烂,在于我们拥有无限的可能。只要愿意,我们就可以探索更多的尝试。一场大音希声、大道至简的冬奥会开幕式,再一次将众人的目光聚焦到这位已经72岁的导演张艺谋身上。
曾经听到一句话:“最好的养生方式不是惜命,而是折腾。”用这句话来形容张艺谋,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和冬奥会开幕式一同走入人们视线的,是他的第24部作品《狙击手》。 同样是这个春节。张艺谋收获了自己第十座金鸡奖杯,完成了自己的“十全十美”。 不断打破人生边界,已是古稀之年的张艺谋,依然创作力旺盛。为喜欢他的人们奉献出一部又一部的优秀作品。
5
世界上只有一件事会使人焦虑,那就是摇摆不定和悠游寡断。 而笃定、坚持地去做一件事,则会诗人身心解放。 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赛道。 每一个微笑着冲向终点的人,都是人生的妥妥大赢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追求速成的成功。但每一个真正的成功都是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努力前行的结果。真正的自由,绝不是懒散,而是自律。真正的成功,也绝不在当下,而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