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庭教育小故事征文展播丨家长组三等奖

家庭教育小故事征文展播丨家长组三等奖

为大力营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良好氛围

由马鞍山市妇联主办的

“诗城家话”家庭教育小故事

征文比赛圆满完成

众多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我们将分期展播部分优秀作品

让我们共同分享身边的家庭教育小故事

向优秀看齐~

家庭教育小故事征文展播丨家长组三等奖

今天推送的是家长组三等奖作品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马鞍山市荣博小学

汪雯雯

向晚,三年级的儿子在办公室自己专心致志拼素描课老师奖励的零零碎碎的乐高。完成一半时,时间不早了,便催他收拾零件准备回家,彼时停止刷短视频的爸爸等待过程中“马景涛”附身,毫无耐心地咆哮训儿,崽儿一句没敢回嘴…...

快到家时,沉默的儿子突然开口对我说:“妈妈,以后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陪我儿子玩乐高,做一个好爸爸。”崽子此话一出,老母亲略感心疼——这个小钢铁直男,潜台词明明是期盼着父亲的陪伴,却是嘴硬到绝不会明说一句:“爸爸,你陪我玩儿。”

于是,我鼓励他大胆的对爸爸说出来,他却斩钉截铁:“我才不要!说了他肯定要让我去写作业,或者说他要睡觉了!”都说知子莫若父,时间久了,其实知父莫若子也未必不成立。

劝儿不成,老母亲必须出马“劝夫从良”,于是转而给老父亲洗脑:你现在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当下看不出来对孩子对家庭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积累,它们就融入生长因子构成了孩子性格形成的点点滴滴。你现在敷衍他的年少,将来他无视你的年老。我们现在对娃的耐心和付出,决定了娃的人生高度和你老了以后的生活质量。

也许是怕将来被孩子拔氧气管?虽然路上没给我回应,回家后孩子他爸破天荒没有葛优瘫掏出手机而是先陪妹妹玩起了“无聊”的抛皮球,顿时屋子里充满了女儿欢乐的疯玩声,于是我趁机安排好各自任务:哥哥先把作业写完,爸爸陪妹妹玩会儿,再让爸爸陪哥哥好好搭建乐高。

于是一向“铁头”的儿子特别乖巧地写完了作业、洗了澡,又耐心的坐等爸爸洗了澡、接了个长电话......结果陪娃不到五分钟的爸爸就很不耐烦,毕竟天天刷惯了无需意志努力的短视频,乍得突然要高度自律用脑玩搭建,确实不易。这里有个虽有偏颇却反映现实的段子是这样写的:互联网的作用原本是让井底之蛙开一开眼界,认识井口以外的世界,可实际却是成千上万只井底之蛙,通过互联网互相认识、互相认同、互相肯定,比经过长期的交流之后达成共识,认为世界确实只有井口这么大。

窃以为尤其是如今大数据时代,抖音、快手、微视频等等这些短视频推送一些合个人口味的短视频利用声(音乐)色(画面)之欲控制大脑让人上瘾停不下来,久而久之,你看到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信息孤岛,让我们失去面对一些事件、现象和知识深度思考的能力。

所以如果做父母的面对声色犬马都不学会控制自己,一味沉沦放纵自己,又凭什么要求那么小的孩子高度自律、去爱上那费脑筋+需要极大意志努力的学习呢?刷爆网络的武亦姝,不是说她爸爸每天下午四点以后就关机看书陪她,虽然四点的时间点有待商榷,但是否也传达出“别人家孩子”背后有个“别人家父母”的教育观?于是,老母亲又用激将法好一番洗脑,送夫离开,几米之外…...

是夜,温柔的灯光下,这一大一小俩男人正在心平气和地展开独属他们父子间美好回忆的“拼搭之旅”,“金牌调解员”的老母亲哄睡了妹妹后欣慰的掏出手机悄悄拍照、码字,记录下了这温情瞬间……

▲向上滑动欣赏全文

外婆身上的“味道”

含山县陶厂中心学校

干磊

家里的小丫头不知不觉已经五岁了,天真可爱,很是得长辈们的喜欢。母亲退休在家,经常与她斗嘴,有时候从她嘴中蹦出的“童言童语”,往往会逗得我们忍俊不禁。可是有那么一次她的一句“童言”,让我不由得火大。

去年六月,我们夫妻因为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只能托住在乡下的岳母帮忙接送孩子。祖孙俩人多日不见,很是亲密,可是一晚下班归来,一进家门,我便听到妻子在客厅的怒吼声夹杂着女儿的哭号声。

一向在家里“唱红脸”的妻子今天为何大发雷霆,满心疑惑的我赶紧把妻子拉在一边,低声询问她情况:“妈还在家,你声音小点,什么事发这么大火?”妻子闻言更加生气,吼道:“你女儿现在真是小公主,你不知道,她外婆今晚要带她睡觉,她来了句,小公主的床不可以给外婆睡,外婆是农村来的,身上脏!”说完,转身进房安慰岳母,门里不时传来岳母呵斥妻子的声音。

我轻轻掩上房门,把女儿拉到一边,替她擦干眼泪,轻声问道:“悦悦,是谁教你这些话的?”小丫头涨红着脸,边哭边说:“外,外婆本来就是农村的,她身上有臭味。”我不由得皱紧眉头,心想:她才多大呀,懂的这些。我又气又怒,继续问道:“外婆身上有味道,你闻到了?”女儿抹着眼泪,想了想,摇了摇头。我继续问道:“那什么人可以睡你的房间?”她歪着脑袋,掰着粉嫩的手指:“坤坤、小鹿、奶奶、妈妈、郑老师......”“为什么他们就可以住你的房间呢?”我打断了她的一一例举。她睁着大眼睛,一本正经的说道:“因为他们都很干净啊!”“为什么?”我追问道。

小丫头一时语塞,她扭捏着身子,手指搅着自己的裙角,想了想,细声说道:“他们,他们在城里住,爱干净。故事书里说了,乡下的人脏兮兮的。”

我不由得一阵语塞,原来,我们给孩子买的外国故事书中,有太多对公主的赞美,而描写农民、渔夫等劳动人民时,往往用“衣衫褴褛、黝黑的皮肤、深深的皱纹”来形容。这些词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们对于劳动人民的看法。“懒惰、肮脏”这些贬义词彷佛成了劳动人民的专有名词。我耐着性子低下头,跟女儿说道:“悦悦,你知道吗,最了不起的人是农民伯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灌溉庄稼,换来了我们的衣食无忧;最勇敢的是渔民伯伯,他们冒着狂风暴雨,出海打渔,为我们送来的美味的食物,最辛劳的是环卫工人伯伯,他们早出晚归,为城市清理垃圾,为我们带来的美好的生活。他们是光荣的,比任何公主都高贵!”小丫头睁着眼睛,似懂非懂地看着我。

我把小丫头领到房间,她的外婆哭红了眼,我让小丫头上前道歉并闻闻外婆身上有没有味道。女儿不肯去,岳母含着眼泪,用布满皱纹的双手把她搂在怀里,柔声说道:“婆婆洗了澡,不脏。”女儿将自己的小脑袋深深地埋在岳母的怀里,过了许久,小声地说道:“外婆,对不起,你身上没有味道。”看着相拥的祖孙二人,我和妻子不由得相视一笑。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尽可能的抽出时间,带女儿去农村拔草、摘棉花......看着她被晒黑的皮肤,看着她绽放的笑容,我觉得她比之前更可爱了!

忆田儿学画

甄露

我的田儿囡囡,望着你呱呱坠地,牙牙学语,欣然入学。三千余日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你我志趣相投,既是母女,更似挚友。闲暇时,或画些人物花鸟,或聊些今古离殇,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听鸟语闻花香,乐在其中,喜不自胜。我以为教育之乐,无过于此矣。

记得去年此时,你忽然说要学画。那日散学,你缠着我说:“妈妈呀,我想学画画,我想参加红色经典绘画比赛,画英雄小雨来,你看可好?” 我俯下身问你:“我俩一起学可好?买书自学,今后还可以切磋哩。”你莞尔一笑:“太好了!一言为定!”

参赛倒计时十五日,田儿学画第一日。午后经过一番学习讨论,书房里,两副画架背靠背,我们两母女各自在画纸上挥舞着,房里静得只剩下铅笔与画纸摩擦的刷刷声。然而这宁静很快便被你的嘟囔打破了。“嗯,手好酸啊,哎,好无聊,一直画线能有什么用啊!”你撅着嘴,怏怏地瞥了我一眼。“线条是绘画的基础,就像先得学会走才能跑啊。”我停下来坐到你身旁,“你知道达芬奇画蛋画了多久吗?他画了六年。反复是熟练的唯一途径啊。”同你聊了片刻,你仍不大情愿再继续画,便跑开玩耍了。我径直坐回画板前,继续练着。夕阳悄无声息地从墙上挪到画板上,又从画板上溜走了。忽地你跳到我身旁,“你居然还在画!已经两个多小时了。”望向我练习过的那一叠画纸,你投来赞许的眼神,不一会儿竟默默坐回了画板前拿起笔。我怔住了,想了想,或许是因为我的身先垂范。

倒计时十日,田儿学画第五日。一条条颇为流畅的线条随着你的手有节奏地延展着,你惊喜地喊:“妈妈,我进步了耶!熟能生巧哎!”我会心一笑:“是啊,学习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学一次有一次见解,习一次有一次情趣,愈久愈入,愈入愈熟。”

倒计时三日,田儿学画第十二日。由于第一次上色缺乏经验,错选了水彩笔,一上纸油墨便迅速扩散开去,结果雨来被描得周身都是斑斓的墨点,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的初稿便这样毁了。你抽抽咽咽地哭了一通,我心疼地揽你入怀,给你讲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在发明蓄电池的时候,一共失败了25000次,但无数次的失败并没有让他就此放弃,他越挫越勇,最后获得了成功。所以不要难过了好吗?待会我们再换彩铅上色试试好吗?”你哽咽着点点头。

倒计时一日,田儿学画十四日。你练习的画纸撂在地上已有新华字典那般厚。经过不懈的努力,你终于完成了作品,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其间有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气宇轩昂,手握一柄红缨长矛。至此,比赛结果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令我欣喜的是这过程中你的成长。

育儿先育己,父母当修为。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

他们的笔触有没有打动到你呢?

更多优秀作品,敬请期待哦~

家庭教育小故事征文展播丨家长组三等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