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这几天网络顶流是谁?说谷爱凌,没人会摇头。这个年仅19岁的小姑娘,一举夺得中国历史上首枚女子雪上运动金牌,也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冬奥会金牌得主,关于她的事情,谁会不感兴趣呢?

妈妈打电话跟我说,冬奥会看了吗?谷爱凌知道吗?拿到金牌了!兴奋又激动的语气,好像是自己家闺女获奖了。
姐姐打视频通话跟我说,谷爱凌这样的孩子,是怎么教育出来的,我家孩子要是有她一半,我也不发愁了!言下之意,已经把谷爱凌当作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了。
但网络上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认为谷爱凌爸妈基因棒,家庭环境好,根本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媲美的,她的成功也和普通人没关系。真的是这样吗?或许你想错了!
01、简单聊聊谷爱凌的成长
谷爱凌在美国旧金山出生、长大、训练,15岁从美国国籍转为中国国籍,开始为中国而战。
谷爱凌的母亲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是北大短道速滑队队员,还长期兼职滑雪教练。在谷爱凌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带他接触滑雪项目,这项运动听起来很酷,但锻炼是非常辛苦的。
有人说,谷爱凌的成功主要是天赋异禀,但除了天赋更重要的,还有她精辟甜蜜的努力和刻苦,这些是不能被忽视的。
谷爱凌3岁就开始练习滑雪,坚持到现在,中间吃的苦、受的伤,不是我们外人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而且她的文化课特别棒,高考时距离满分仅差20分,顺利被斯坦福大学录取。这难道也只是天赋异禀就能做到的?
虽然谷爱凌是家里的独女,而且家庭家境殷实,但她也并没有恃宠而骄。反而更加努力了。妈妈说,女儿好胜心很强,有次比赛,爱凌发烧了,妈妈心疼的说,你还生病呢,也没跳过这样的跳台,参与就好了。但爱凌的回答是:“比赛的时候,人家不管谁跳过谁没跳过。”
我们现在看到的,被冠军和光环加持的谷爱凌,其实有很多别人都想象不到的自律,把时间安排得特别好,这是我们普通人如果努力也能做到的。认真地对待每天的生活,自己的每一个目标。难道也需要天赋异禀吗?
02、谷爱凌的成功难复制,但精神值得学习
谷爱凌说:“当有机会尝试某事时,请务必竭尽全力,因为最糟糕的情况不过就是不喜欢而已。”
确实,优秀的基因是一个方面,家庭环境也占很大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自己有毅力,愿意坚持,持之以恒的努力,这才是关键。
你家孩子也上了九年义务教育,为啥却没人家谷爱凌这么优秀?去掉因素和家庭环境,孩子有没有毅力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谷爱凌坦言,自己每天要睡够10小时,白岩松也呼吁家长,让孩子睡够10小时。是不是睡够了10小时,就可以成为谷爱凌这样优秀的人才了?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只是保持体力充沛的前提,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勇于挑战。
冬奥会第二跳后,谷爱凌的妈妈打电话给她,建议选择更稳妥的转体1440,至少确保银牌。但是谷爱凌说:“妈妈,我不要这样做。”在赛场上,她不是在跟别人比赛,而是跟自己比赛,更希望的是超越自己。
一次次挑战自己,就算结果不尽人意,还是会选择跟自己比,跨过自己的极限,比上一次的自己更好,才是爱凌希望的。尽管转体1620才学了一年多,而且这个念头也是一闪而过的。
谷爱凌身上还有一个优秀的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就是“沉浸式”做事情,学习,那就百分百的精力去学,滑雪,也用百分百的时间。
对比现在很多孩子包括大人,很大一部分人,都没有做到这样。一边刷手机,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一边看电视,三心二意的结果也显而易见,就是什么都没做好。
所以,谷爱凌的成功,和我们普通人也有关系,她身上的很多优秀素养,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即使摒弃先天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家庭环境,谷爱凌也会是非常优秀的人!
结语:
好多无聊的网友开始深挖谷爱凌的家庭成员背景,求学经历,觉得这些才是促成她成功的重要原因。殊不知,那些其实都是0,谷爱凌自身的努力和坚持才是1!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