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這幾天網絡頂流是誰?說谷愛淩,沒人會搖頭。這個年僅19歲的小姑娘,一舉奪得中國曆史上首枚女子雪上運動金牌,也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冬奧會金牌得主,關于她的事情,誰會不感興趣呢?

媽媽打電話跟我說,冬奧會看了嗎?谷愛淩知道嗎?拿到金牌了!興奮又激動的語氣,好像是自己家閨女獲獎了。
姐姐打視訊通話跟我說,谷愛淩這樣的孩子,是怎麼教育出來的,我家孩子要是有她一半,我也不發愁了!言下之意,已經把谷愛淩當作孩子們學習的榜樣了。
但網絡上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認為谷愛淩爸媽基因棒,家庭環境好,根本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媲美的,她的成功也和普通人沒關系。真的是這樣嗎?或許你想錯了!
01、簡單聊聊谷愛淩的成長
谷愛淩在美國舊金山出生、長大、訓練,15歲從美國國籍轉為中國國籍,開始為中國而戰。
谷愛淩的母親畢業于美國斯坦福大學,是北大短道速滑隊隊員,還長期兼職滑雪教練。在谷愛淩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帶他接觸滑雪項目,這項運動聽起來很酷,但鍛煉是非常辛苦的。
有人說,谷愛淩的成功主要是天賦異禀,但除了天賦更重要的,還有她精辟甜蜜的努力和刻苦,這些是不能被忽視的。
谷愛淩3歲就開始練習滑雪,堅持到現在,中間吃的苦、受的傷,不是我們外人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而且她的文化課特别棒,聯考時距離滿分僅差20分,順利被斯坦福大學錄取。這難道也隻是天賦異禀就能做到的?
雖然谷愛淩是家裡的獨女,而且家庭家境殷實,但她也并沒有恃寵而驕。反而更加努力了。媽媽說,女兒好勝心很強,有次比賽,愛淩發燒了,媽媽心疼的說,你還生病呢,也沒跳過這樣的跳台,參與就好了。但愛淩的回答是:“比賽的時候,人家不管誰跳過誰沒跳過。”
我們現在看到的,被冠軍和光環加持的谷愛淩,其實有很多别人都想象不到的自律,把時間安排得特别好,這是我們普通人如果努力也能做到的。認真地對待每天的生活,自己的每一個目标。難道也需要天賦異禀嗎?
02、谷愛淩的成功難複制,但精神值得學習
谷愛淩說:“當有機會嘗試某事時,請務必竭盡全力,因為最糟糕的情況不過就是不喜歡而已。”
确實,優秀的基因是一個方面,家庭環境也占很大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自己有毅力,願意堅持,持之以恒的努力,這才是關鍵。
你家孩子也上了九年義務教育,為啥卻沒人家谷愛淩這麼優秀?去掉因素和家庭環境,孩子有沒有毅力堅持才是最重要的。
谷愛淩坦言,自己每天要睡夠10小時,白岩松也呼籲家長,讓孩子睡夠10小時。是不是睡夠了10小時,就可以成為谷愛淩這樣優秀的人才了?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隻是保持體力充沛的前提,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勇于挑戰。
冬奧會第二跳後,谷愛淩的媽媽打電話給她,建議選擇更穩妥的轉體1440,至少確定銀牌。但是谷愛淩說:“媽媽,我不要這樣做。”在賽場上,她不是在跟别人比賽,而是跟自己比賽,更希望的是超越自己。
一次次挑戰自己,就算結果不盡人意,還是會選擇跟自己比,跨過自己的極限,比上一次的自己更好,才是愛淩希望的。盡管轉體1620才學了一年多,而且這個念頭也是一閃而過的。
谷愛淩身上還有一個優秀的品質,也值得我們學習,就是“沉浸式”做事情,學習,那就百分百的精力去學,滑雪,也用百分百的時間。
對比現在很多孩子包括大人,很大一部分人,都沒有做到這樣。一邊刷手機,一邊吃飯,一邊看書,一邊看電視,三心二意的結果也顯而易見,就是什麼都沒做好。
是以,谷愛淩的成功,和我們普通人也有關系,她身上的很多優秀素養,都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即使摒棄先天條件和得天獨厚的家庭環境,谷愛淩也會是非常優秀的人!
結語:
好多無聊的網友開始深挖谷愛淩的家庭成員背景,求學經曆,覺得這些才是促成她成功的重要原因。殊不知,那些其實都是0,谷愛淩自身的努力和堅持才是1!
(本文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