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冰墩墩”被黄牛炒出9倍高价 有人找代购买竟遭拉黑

作者:壹现场
“冰墩墩”被黄牛炒出9倍高价 有人找代购买竟遭拉黑

北京冬奥会举行,吉祥物“冰墩墩”成为顶流,一经上架瞬间销售一空,出现“一墩难求”的局面。为了拥有一只冰墩墩,大家各显神通,找黄牛、托朋友甚至开始自己动手制作。然而却有人因此花了冤枉钱,还被骗子拉黑。

现象:冬奥吉祥物被黄牛炒出9倍高价

冬奥吉祥物冰墩墩“一墩难求”,也催生了黄牛业务,甚至炒到了比原价多出9倍的价格。

记者以要购买冰墩墩为名联系了多个黄牛,有黄牛直白告诉记者:“有现货,就是贵。”还有黄牛表示,官方售价不到200元的20cm冰墩墩毛绒玩具,现在从他这出手就要2000元,“要是着急送人可以考虑,如果是自己留着,建议等几天。”

据报道,在日本最大的二手交易网站上,一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玩偶甚至可以卖到约合人民币5000元左右的价格。

2月8日,北京东城警方通报,有3人因在指定销售网点等地高价倒卖“冰墩墩”,非法牟利,扰乱正常购买秩序,已被处以行政处罚。

然而打“歪主意”的人并没有就此收手。陕西西安一博主爆料称,就在该新闻发布不久后,其所在的小区群中,就有人加价倒卖冰墩墩钥匙扣,“129元一个,直接加了快100元,说是12号还要涨价。”为了给大家提个醒,该博主表示,他决定将通报扔到群里。

为买吉祥物陷入骗子圈套 交钱后被拉黑

据宁波警方消息,2月7日下午,家住浙江宁波鄞州区福明街道的小杨报警称,其因为太喜欢冰墩墩了,做梦都想拥有一只。经同学推荐添加了一位自称拥有许多冰墩墩的男子微信,后经讨价还价双方以230元的价格成交,说好款到发货。但没想到转账之后,小杨就被对方拉黑了。

“冰墩墩”被黄牛炒出9倍高价 有人找代购买竟遭拉黑

同样受骗的还有江苏盐城市民严先生,2月7日他在网络上发现有人自称可以代买“冰墩墩”,于是通过支付宝分两次转账用于购买“冰墩墩”玩偶,当再次联系对方时却发现已被拉黑。

严先生想到自己朋友不久前也通过此人购买“冰墩墩”,便联系朋友询问情况,结果得知朋友也被拉黑,更过分的是收到的快递里仅有一块眼镜布。

严先生发现被骗随即拨打110报警。盐城警方高度重视,立即开展工作,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

2月8日晚,盐城市公安局盐南高新区分局刑事警察大队联合新都派出所,连夜远赴北京开展抓捕行动,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胡某。胡某对其违法犯罪行为供认不讳,该案系2022年以来该省侦破的首起“冰墩墩”电诈案。

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解读:花式自制“冰墩墩”侵不侵权?

“一墩难求”的情况下如何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冰墩墩”?不少有才华的网友便另辟蹊径,拿起材料和工具自己动手实现“冰墩墩自由”,比如雪人“冰墩墩”、漫画手绘“冰墩墩”、花馍“冰墩墩”、橡皮泥“冰墩墩”、“冰墩墩”汤圆、剪纸“冰墩墩”、毛线“冰墩墩”、糖人“冰墩墩”、表情包……

那么,这些民间自制的“冰墩墩”“雪容融”到底会不会造成侵权呢?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张晓宾律师表示,按照著作权法规定进行合理使用是允许的。

张晓宾律师进一步解释称,如果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或者名称、作品名称,并且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如果没有进行商业销售,这些自制的物品不构成侵权,但如果从事商业销售盈利,则构成侵权。不过,在网络上制作、传播相关表情包,即使未收取费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未经许可使用仍是侵权行为。”

张晓宾律师表示,如果构成侵权行为,应当根据侵权情节,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相应民事责任。

提醒:这些骗局要当心!

目前,已有多地警方发布提醒,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将至少持续销售到2022年6月底,目前已协调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生产,会有源源不断的“冰墩墩”供应到市场。切勿从“黄牛”手中高价购买,以免受到经济损失。

如果遇到需要提前支付“预付款”“定金”“手续费”等,诈骗的可能性极大,千万不要轻信。他们往往“以次充好”,用不具收藏价值的纪念品冒充,骗取高额收购款;“空手套白狼”,仅仅以“冬奥纪念品”为幌子,收到转账之后就拉黑消失。

同时还指出,有四类诈骗行为也值得警惕:第一类,假冒冬奥会官方网站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搭建虚假的冬奥会官方网站,在网站上进行所谓的“幸运抽奖”“冬奥纪念品赠与”“冬奥限量版纪念邮票限时抢购”“冬奥纪念币抢购”等活动,诱骗进行在线注册。

而诈骗分子早已在网站中植入盗号木马或病毒程序,一旦市民按照网站设定的路径操作,就会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银行卡中的钱财被转走。

第二类,以企业名义发起虚假中奖信息。“恭喜您,在公司举办的迎冬奥回馈抽奖活动中中得一等奖,您将获得18800元奖金,以及价值1万元的笔记本电脑一台。”如果您收到这样的“中奖”信息,可别轻信。

当信以为真的市民与兑奖方联系,对方都会以需要保证金、支付邮寄费用等各种借口,要求市民先汇钱。

当汇去第一笔款后,骗子还会以手续费、税款等其他名目,继续欺骗市民汇款,直到“吃干榨尽”为止。

第三类,虚假奥运募捐诈骗。冬奥会赛场的比拼,给了运动员展现天赋、实现梦想的舞台,一些此前人们不太熟悉的体育项目或运动员进入人们视野。

犯罪分子利用群众对冬奥会的特殊情结,通过编造虚假感人故事或某运动员家庭贫困背景需要资助等,骗取市民同情,并以“网络募捐”形式骗取钱财。

实际上,诈骗分子早已在这些网站中种植盗号木马或病毒程序。一旦按照网站设定的路径操作,就会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

第四类,庆功“红包”。每逢重大赛事,总是会出现名为运动健儿庆功的红包,可点开后却提示要将红包链接分享到2个不同的微信群即可领取,在这个链接中还包含不少广告内容,按照该提示操作,红包中的钱依然没有到账。

所谓的“需要分享才能领取的红包”通常是一些伪造成微信红包进行恶意推广营销的手段,发布者利用送“红包”的方式吸引用户转发,实际上除了骗子增加了传播量之外,用户并不会得到任何好处,还极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甚至财产会受到损失。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