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的全家福故事】陕西城固县马娟家庭:家风伴我成长

家是我们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是精神成长的源头。家规、家风影响着我们的品质和行为。我的父母是普普通通的农村人,他们上过高中,错过了高考,一辈子和黄土地打交道,和村里人和睦相处,没有说过家法、家规,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我们,给我们无形中定了许多规矩。

【我的全家福故事】陕西城固县马娟家庭:家风伴我成长

马娟(中)一家。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几十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村里传为佳话。奶奶年龄大了,喜欢吃红烧肉,医生说老年人不能吃太油腻。爸爸不让吃,妈妈却说:“可以适当少吃一点,以后经常给她做。”每次吃饭妈妈都乐呵呵地和奶奶说:“妈,咱少吃一点啊,身体要紧,医生不让多吃,下次再给你做。”妈妈给奶奶一做就是好多年,奶奶身体一直不错。一说到这里,妈妈就自豪地说:“医生说不能多吃,没有说不能吃,控制好量,平常注意检查,没问题的。”但凡家里有小事争执起来,大家开始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只要奶奶一开口,妈妈从不顶撞她,即使有时奶奶说得没有道理,可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怨怪她的意思。我有时候看不惯,和爸爸唠叨,爸爸总是说,要让老人感觉到被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顺着他们。

我小的时候,物质生活相对来说也挺丰富了,可是父母节约的意识却还是很强,从不乱花钱,上街卖菜,舍不得买一碗饭吃,回家下酸汤面一吃就了事。我看到同村的孩子屋里玩具一大堆,我也想要,可是妈妈却说:“你都这么大了,还要什么玩具。”我的衣服都是穿的表姐的,可是每次去新华书店给我买书,妈妈却不手软,我怪她乱花钱,她却说:“你要多读书,才能知道知识无价。”

上小学的时候,我的学习很好,但也很骄傲。同学问我问题,我总是很轻蔑地说些风凉话,妈妈批评我:“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人都做不好,学习再好有什么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给他们讲的时候,他们得到知识感激你,还增进你对知识的掌握,何乐而不为呢?”父母一直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我怎么做人。

工作后,在一个岗位工作时间长了,难免会厌烦,工作有懈怠,对待群众不热情,和父母吐槽,他们没少给我白眼,“忘本了吧!你从农村走出来,多不容易。你看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劳作,我们抱怨过吗?别怕吃亏,吃亏是福。在工作中多干点,不要拈轻怕重,你多干了,别人少干点,人家就喜欢和你搭伙干活。对待群众要热情,你看农村多少没文化的出门办事多不易,处处碰壁,多修善缘,就会有福报。”爸爸说。从那以后,我在工作的十多年来,对待群众非常热情,把他们当亲人对待,能设身处地替他人考虑,倍受他人尊敬。

家里来人要热情招呼,吃饭要长辈先动筷,吃饭不出声,坐在那不抖腿,不能说脏话,能原谅我犯错,但不允许我说谎。总之,父母的言传身教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渐渐地,我知道我们的家风家训还真不少,就是“孝敬老人,勤俭节约,善良正直,爱岗敬业……”父母没有明确家风家训,但是他们时时处处给我们做榜样,用正确思想、正确行动、正确方法教育引导我们,从点滴小事中教会我们欣赏真善美、远离假恶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我的家风,我的家风伴我成长,让我受益匪浅!

【来源:学习强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