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作者:玩车教授

这个春节过得有点快

还没好好玩一玩时间就过去了

而在春节回家前

我幻想过各种拜年和游玩的场景

但万万没想到回家的第一幕是

“堵车”

此“堵”非彼“堵”

我不是因为被堵在高速上而回家慢

而是被堵在回家的“门前”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春节后车辆少2/3的场景)

作为广东的一个四线城市,今年大家开车回家的比例高了不止一倍。

尤其老家的市中心区域,车位一位难求。

而在人口密度高的老街区,真的是走路都比开车快。

在家门口的大马道上

日常单向双车道通车

两边各家门口再停放一排车的通行条件完全有

但今年春节不是在家门口看别人会车

就是自己在会车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初二多数车辆外出后“宽敞”的场景)

春节期间,路边停车能停三排,只留一个车身宽度可通行。

方圆两公里区域,大家恨不得一个车位挤三台车进去。

这个场面只能用一句话来点评:大伙都开车回来,那谁用脚走路?

每次从家门口挪车出来,光会车上路,都得花掉好几分钟甚至十来分钟。

真的是堵车堵到家门口,还不如骑小电驴来得方便。

每每经历这个场面心里暗爽的只有一点:

好在家门口私人车位够宽

不然家里四台车不得叠罗汉?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不过呢,今年老家车一多,一些新车上路的身影也出现得很频繁。

除了家门口堵车,春节回家溜街感触最深的一点是:

以前街头没见过的车

今年却成了街坊议论的焦点

“你看,又是影豹,哈哈哈~”

这句来自邻居的随口一提

透露着一丝肯定,又有一丝调侃

但无论如何

都能看出影豹在一个四线城市的存在感有多高

而他们则是从某音上了解到的影豹“大名”

不得不说

影豹上市半年

这波全民皆知的营销案例堪称典范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哪一类消费人群对影豹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第一类,肯定是年轻用户,以90后单身和情侣居多。

第二类,年轻家庭用户,刚成家或者三口之家的小规模家庭。

影豹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把自己塑造成一台“高性能车”。

激进的外观设计、可开闭的排气阀门,低沉的声浪、四出尾喉、黄色的卡钳套......

这些都值得被车主拿出来吹嘘:我是一台运动的性能车!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所以影豹专注于90后这批新消费主力,就是为了追求个性和运动的年轻人而生。

性能化IP的打造,恰好拿捏住定向人群的口味,此时影豹已经成功了一半之多。

但是,影豹又满足了一台紧凑型车该有的共同特质:家用!

佳通Giticonfort F22轮胎,主打静音舒适,本质上影豹并不想只追求小众化的纯运动性。

不过,车主可以选择升级米其林PS4轮胎,这会影豹又把选择权交给了用户。

(不放弃小众用户的选择权,这是影豹的太极拳!)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其次,舒适的悬挂调校让影豹伪装了一把。

就跟思域一样,甭管外形多战斗,该软的地方必须优先保证。

毕竟:软!才是一台说服家人的好车。

4米7的车长和超2米7的轴距,保证了影豹后排空间的充裕。

让家人一上车就能喊出:这车后排还挺大,没想象中的小!

就坐着舒服和空间大这两点,足以让家人高举双手支持你把影豹买下。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自己既享受了选购“高性能车”的任性,又不会遭到家人的反对。

称影豹为“端水大师”都不为过。

毕竟实测7秒多的零百加速成绩不算顶尖。

思域、星瑞、名爵6等都能做到。

但“性能车”只是影豹的一个标签。

但这个标签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在半年销售期间就把月销量打上万台。

影豹打破了被卡罗拉、轩逸这类枯燥无味的居家暖男所统治的常态气氛,这个市场有了新的活力。

至于遍布全网的影豹战AMG等段子,我们笑一笑就过去了。

毕竟在全民皆某音的时代,不把剧情演绎得浮夸点,哪能让人知道思域旧事重演的套路是怎么来的?

(虽然FK7后市场潜力是真无限)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图源网络)

而在家逗留的7天春节假期中,加了尾翼的影豹、贴了车衣颜色的影豹、改了轮毂和刹车卡钳的影豹比比皆是。

虽然影豹在我们那座四线城市不至于烂大街,但也不至于罕见。

因为三天两头就能看到不同轻改的影豹从自己身边驶过。

此时我内心的触动是:

出息了!

一个只认BBA和日系车的地方

年轻人购买国产车的欲望很强

这个现象不错

是的,作为汽车媒体人,理性告诉我,我并不会像街坊邻里那样“略带肯定又夹带讥笑”的内心OS去喊出:

“你看,又有影豹!”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过年不走亲戚,这年几乎等于白过。

但每每走亲戚串门时,时不时就能在巷子某个角落发现一台欧尚X5。

此刻的画面一定有“一位父亲在装年礼,旁边还跟着小孩,外加爷爷奶奶在一旁搭把手。”

是的,他们都在往车上装拜年礼

或许是巧合

但每次看到欧尚X5的时机,总是伴随着这样的场景

我开始意识到:

欧尚X5可能是许多家庭的第一台车

更是家里的代步主力

而吸引这些“父亲”购买它的理由

无非就“价格和外形”这两点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价格亲民好理解,6.99万买一台玛莎同款的直瀑格栅前脸。

还有运动款橙色套装的点缀......

如果说欧尚X5有原罪,那过于“招蜂引蝶”则是它的第一条罪名。

别误会,这里是褒义的反向夸奖,实际上欧尚X5的多数用户都被它的外观吸引。

就凭9道高光和8道暗光组成的光瀑飞流前格栅,就足以吸引众人的回头率。

何况车身断面S型的弧度和角度,让这台欧尚X5看上去更显质感。

最终视觉会告诉你:这台车要点钱!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1.6L+5AT的欧尚X5手动版才6.99万起。

1.6L+CVT款7.69万起。

而搭载蓝鲸1.5T发动机+7速湿式双离合版8.19万起。

最养眼的当属运动版以及虎啸限定版(666台)。

运动版新增了大尺寸尾翼、四出排气管和橙色外观套件。

虎啸限定版则是春节特别版,用了红色外观套件,非常唬人!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让我在大马路上都忍不住多看它两眼。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虎啸限定版)

何况蓝鲸1.5T发动机的油耗并不高

6.9-7.2L出头的百公里油耗可比哈弗H6这些低不少

每公里成本也就0.51-0.55毛

虽然首保5000公里就得进厂整备。

但长安自家的全合成机油+机滤+工时费总计也才500块多一点。

这就是一次首保的费用,而零配件足够便宜也是欧尚X5的一大养车优势。

轮胎一条455元、雨刮器一副39元、电瓶一个370元......

好吧,买车便宜,用车更便宜。

外形又靓,怪不得春节回趟家发现了好几台欧尚X5的身影。

拿这车在四线城市唬唬家人够够的了。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当然,今年这个年我一样过得够够的了

爸妈只希望我脱单

但七大姑八大姨可不这么想

“可以成家了,要去娶一个了,不能再拖了”

这,就是被催婚的终极场面了

其中有一个姑姑这么说

“我都不敢催你了

我都不知道催了多少年了

年年没看到结果

你赶紧的了”

额~~~好吧

谁刚才说不敢再催我的?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但是相比往年只专注于我的后半生大事。

今年因为提了台特斯拉Model 3回去后,他们在我身上又多了一个话题。

这车不是刹车失灵吗?

你有地方充电吗?

真的只有单踏板吗?

......

好吧,这是我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尴尬局面。

还能怎么办,一一解答呗,尽管他们带着半信半疑的身影满意而去。

但我能从他们的步伐中读懂一个字:哦?

不过这次回家同样发现了一个现象:

今年老家的特斯拉Model 3差点烂大街~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就拿家门口的大道来讲,相距不到100米,居然有3台特斯拉Model 3,且都为附近的住户。

而骑着电驴溜街后有了重大发现。

半径5公里范围内,居然数不清到底有多少台特斯拉Model 3。

不是在路上开的,就是在某一户人家门口停着的。

出镜率一点也不亚于奔驰C级和宝马3系。

端详后发现,这些Model 3除了个别省外牌回来过年的。

其余基本都是广州深圳两地牌返乡。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一年的时间,从街头几乎没有特斯拉的身影,到今年春节某个路口转角可能就能看到一台特斯拉驶过。

作为广东的一个四线城市,这场面确实有点出乎意料。

尤其2021年特斯拉还在老家建设了2座超充站。

其中一座已经在2021年底开放,这也给车主带来了充电的便利。

不过也有夸张的一次,2月6号大批人返程(社畜开始工作)。

仅开放的一座特斯拉超充站有十几台车在排队,此时正在充电的已有6台。

而市里还有少数的几台蔚来、Taycan、Aion系列、小鹏等纯电动车。

这个现象相比往年的“一电车难寻”也大有不同。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只是作为特斯拉车主,充电的不便还是体验到了。

老家市区2公里范围有特斯拉超充专属桩,充电还算方便,但2.48元/度电的费用着实非常高。

相比广州普遍日间2.3元/度,以及夜间23点后0.99元/度的充电成本。

老家非节假日期间特斯拉超充桩场地租金+充电频率低的成本在春节被嫁接到车主身上。

充满55度的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版),单次费用就奔着130元去了。

一个字:真**贵!

不到7万的SUV被误认为很贵?三四线城市这些车满大街了

当然,在老家想体验1块多每度电的福利,市区里就只能去南方电网和星星充电。

但加起来仅有的13根桩处于日常排队状态。

第三方桩在老家已经出现车多桩少的情况,希望明年回去时这个局面能有改善。

这次春节回家,街上的车确实是另一番景象。

车翻倍的多了,车位也难找了,各种刚上市不久的新车也在大街上跑着,电动车的身影也出现了。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多元化消费需求,以及多元的消费选择,正在各大城市铺开。

当然,这仅限在广东汕尾这座城市某个区域的所见所闻。

至于其他城市尤其是北方,那将会是另一番景象。(村里可能一电车难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