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甲午战争前的辽东半岛—《东猷纪程》回国篇

作者:清風朙月

关键词:中江 九连城 凤凰城 大孤山土煤

路线:(朝)义州——中江税局——鸭绿江——九连城——唐山城——凤城边门——凤凰城(宿)——雕窝——大孤山(宿)——青堆子——庄河(宿)——宋家坎子——皮口(宿)——红土城——李家店——金州(宿)——木城驿——旅顺口(宿)

光绪二十年三月二十九日(1894年5月4日)

早五点钟起程,逾通天河登西岸,又行江通上三里,过中江,为中国、朝鲜分界。两岸有中国税局。入局稍憩,仍西行,见中国耕种多人。又四里过鸭绿江。考通天河、中江、鸭绿江皆一脉,至此而分,下三十里又合,皆可行船,惟中江水深,东边木排皆由此下,民船亦在内停泊。鸭绿江西岸有九连城,有贸易二十余家,房颇整齐。九连城亦唐将薛仁贵征朝鲜时遗迹,以连营九处,俗以为名。有东边道所部靖边右营驻此,各营皆分拨驻守,平时悬旗以助声威,使朝鲜咸知守望相助。义州至此,水陆计十五里。又西六十里至唐山城,亦唐时旧城,居山口东。又三十里至凤凰边门,门因凤凰城命名,无长城沟濠,仅一镇店,有防御一员以控关卡。凤凰山在门北。又西北三十里至凤凰城,与东边道晤谈而别。凤凰城为东边道治所,所部靖边五营:一驻本城,军容枪械较胜吉林靖边诸营。闻其饷项即就本地税局自筹,毋庸请帑,盖边防紧要之区也。是日,宿凤凰城内公廨,计行程百七十二里。

甲午战争前的辽东半岛—《东猷纪程》回国篇

虎山长城

甲午战争前的辽东半岛—《东猷纪程》回国篇

九连城

甲午战争前的辽东半岛—《东猷纪程》回国篇

站在九连城东山头远眺,可见长城最东端虎山长城。

甲午战争前的辽东半岛—《东猷纪程》回国篇

清朝中江税局遗址

甲午战争前的辽东半岛—《东猷纪程》回国篇

凤凰山

四月初一日(5月5日)

早三点钟,遣学生等往凤凰边门、九连城诸处测绘。旋即起程,向南稍西行七十里至雕窝。又一百十里至大孤山。考大孤山,海口大镇,有大洋河一道绕山半周入海,轮船不能出入,仅有民船入泊。营口未准通商时,奉省通商码头在此。巨商云集,近地又产土煤,旅顺大连湾用土煤均来装运,今则非复昔日矣。有靖边左营步队驻此,凤凰厅分防巡检亦驻此。是日,宿大孤山客寓,计行程白八十里。

甲午战争前的辽东半岛—《东猷纪程》回国篇

大孤山

初二日(5月6日)

早二点钟,由大孤山向西稍南行八十里,至青堆子镇,有小河通海,民船入泊,贸易数十家。又八十里,至庄河镇,庄河亦通海口,民船亦可入泊。有靖边步队一哨驻此。曾计陆行十里,即隔潮沟,泥深,颇不便行。民间二麦甫出土,似气候较凤凰城更迟。是日,宿庄河镇,计行程百六十里。

初三日(5月7日)

早三点钟,由镇西南行九十里至宋家坎子。又十里至皮子窝镇,一名皮口,一名洋河口。考皮子窝前临海岸,为小海湾,民船可入内泊,水浅潮落辄现沙滩,南风不能稍避,对海南有长山岛,上有民居五百余家,耕地捕鱼为业,而买卖均来皮子窝。是日,宿皮子窝,计行程百里。

甲午战争前的辽东半岛—《东猷纪程》回国篇

初四日(5月8日)

早三点钟,西行五里过红土城,古高丽海关,城垣具在。又七十五里,至李家店。又七十里,至金州城,天已昏黑。旅寓更衣,往总统铭军刘镇军营晤谈。是日,宿金州刘营,计行程百五十里。

初五日(5月9日)

早三点钟,由金州行六十里,至木城驿,亦有古高丽城。铭军由金州修路至此,宽约四丈。又六十里,至旅顺口,毅军由此修路至木城驿,较铭军尤加宽厚,行人均以为便。是日,宿海军船械局,计行程百二十里。

甲午战争前的辽东半岛—《东猷纪程》回国篇
甲午战争前的辽东半岛—《东猷纪程》回国篇

自海军巡阅时,奉旨派出李鸿章傅相暨东三省练兵大臣都统定安公先后至旅顺口。余初七日随同旅顺口防营诸文武迎见傅相讫。旋于四点钟承招宴席,备询游历边界情形。将大略面复,拟由旅顺乘船回津,再将日记缮册呈阅。而兵船均应随差,无一回船。乃随李鸿章傅相遍历旅顺、大连湾、威海各口,阅水陆防军大操。

越十日,始在威海谒辞李鸿章傅相,乘湄云轮船转旅顺回天津,而凤凰城所留学生等亦由旅顺同载归。旋又乘湄云轮船赴山海关,侍李鸿章傅相巡阅防军大操。又越二日侍李鸿章傅相乘火轮车回津。过芦台车站,谒辞回防,复任统领事务。时维四月二十三日矣(1894年5月27日)。

补:不到两个月,即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发动丰岛海战,在丰岛附近海域对中国运兵船及护航舰只发动突然袭击。日本陆军第5师之混成旅也于29日向由牙山移驻成欢的清军叶志超部发动进攻,清军败退平壤。8月1日,清政府日本被迫对日宣战。同一天,明治天皇也发布宣战诏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