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是如何变得不浮躁的?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去电影院看电影往往能够完整地看完一整部,而在家里下载下来的,往往看不

作者:石头碎事

你是如何变得不浮躁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去电影院看电影往往能够完整地看完一整部,而在家里下载下来的,往往看不了几分钟就不想看了,觉得浪费时间。

有的小伙伴分析了:

1、 可能是因为我们花了钱,形成了沉没成本,必须把它看完,不然对不起我们的电影票。

2、 有的则认为是有他人在场的心理原因,我们不好意思看一半中途离场。

3、 还有人说是电影院的音响效果是家里没法比的。

我曾经也是这样一个人,电影明明看的是内容(除了某些特效电影),为什么在电影院就能看完,在家里这样舒适的环境反而看不下去。这到底是为什么?

小伙伴们都是从外在环境分析,但是在我看来,去电影院能够看完电影、在家里看不了几分钟这个事实,是外在的环境掩盖了你内心的焦虑。在家里,我们的内心完全暴露无遗,然而我们却很难发现。

一部电影通常前面要有将近半个钟头的铺垫,但是很可惜,我们都等不及,我们急着要去干什么,其实我们自己也很难说得清楚。

1、我们为什么总是无法活在当下,哪怕是玩?

前一阵子,我曾经应一个朋友的邀请,去他家做客。那段时间我正在忙着备考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有一些其他的阅读计划和学习计划。

从心理上我排斥:在我要学习的时间去参加朋友的聚会,而且仅仅是聊聊天喝茶而已,并没有什么实际利益产出,但考虑到这个朋友是我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而且他也邀请了好几次,推脱不了。

矛盾的心理已从此刻开始酝酿,我尽管已经答应了朋友,可是心里总是觉得有种说不清楚的忐忑。我的头脑里一团浆糊,不知道做下这个决定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去到朋友家,朋友的热情款待,朋友刚入住的新房子,别致的装修,崭新的家具,无时无刻都在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在以前,我可能会就房子的价格、地段、入住率、就装修的造价、装修的材质、市场的行情等等和朋友展开一段愉快的对话,并且从中收获到很多有趣而且重要的信息,同时增进彼此的友情。但是在那一刻,我的心思始终无法与当下的一切环境结合在一起。

我看着电视里面正在热播的《奔跑吧,兄弟》,却找不到一两个话题可以和朋友展开对话。

我时不时的翻看一下手机,看看微信上面有没有找我;几分钟的时间刷了五六次朋友圈,但其实我什么也看不进去,看进去了也什么都不记得。

没过多长时间,我又不时地望向朋友家的时钟,如坐针毡。

对于朋友的提问和闲聊,我总有些机械地回应着:“是的”、“确实是这样”、“最近这件事很火”,但也仅止于这些机械的回应。

忽然之间,我朋友问了我一句:“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忙啊?”

我下意识地回答道:“没有啊。”

那一刻我才如梦方醒,草草聊了几句近期的工作之后,夹杂着矛盾的心理和混乱的情绪,离开了朋友的家。回家途中,收到了朋友的一条微信:“怎么坐下聊会天这么心不在焉,是不是遇上什么事了。”

是真朋友才会如此直接,我回了一句:“没事,有心了。”

我竟然焦虑到所有的心理表现都挂在脸上,我到底在焦虑什么。

我确实是有事要忙,但是我的时间真的紧到没办法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吗?难道我真的忙到一点时间都没有吗?我如果这个时间在家里自学,难道就一定能保证百分之百全身心投入,而不至于浪费时间吗?我现在就焦虑成这样,那我以后怎么办?

我把自己每天搞得很紧张很勤奋的样子,为了考多一个证,学多一点知识,我几乎挤占了我工作之外其余的时间,但是好像过得并不快乐,更加不从容。

2、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

曾经有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和尚和一个老和尚的对话,小和尚问:“师父,你们不是常常说禅吗?到底什么是禅啊?”

老和尚气定神闲,敲了敲小和尚的头,闭着眼睛说:“禅就是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

“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活在当下。”这个道理谁都懂。只是知道很容易,要做到却很难。

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吃饭的时候想着工作的事情还没做,睡觉的时候却在思考人生。哪怕这个时候你已经极度犯困,你依然不想那么快就进入梦乡,因为一旦闭上眼睛,停止思考,这一天就算过去了,今天的问题没有解决,明天依然带着疑惑重走昨天的道路。

多么善于思考的人类,可是这种思考却用错了时间,用错了场合,好一点的话只是晚睡造成神经衰落,不好一点直接就睁眼到天亮。

说到底,还是因为焦虑。

我们没有办法享受当下,是因为在我们头脑里面还搁着其他重要的事情没有做,我们的头脑无法负荷那么多事情同时进行。

长远的、近期的、大的、小的、紧急的、重要的、我们没有意识到,问题从来都不是我们忙到没有时间,也不是我们斟酌要不要去朋友的聚会,那样值不值,更不是我们要放弃掉社交聚会,时间就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

你是如何变得不浮躁的?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去电影院看电影往往能够完整地看完一整部,而在家里下载下来的,往往看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