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芯片不荒了,传统品牌要“动手”了?

文 |李浩贤

大家都知道芯片荒,但是你知道到底有多慌吗?

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AFS)的数据,由于芯片短缺,在2021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1020万辆,这相当于丰田汽车公司2021年全球销量的总和,短缺程度超乎想象。

芯片不荒了,传统品牌要“动手”了?

不过好消息是今年短缺的程度将大幅缓减。

根据该公司预测,2022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将收缩至108.85万辆,换句话说今年全球汽车产量将比去年增加约900万辆,这也意味着,去年被大量积压的需求在今年能得到充分的释放。

所以相对来讲,今年车企的生产压力下降了不少,终于又能把重心重新投入到电动化转型上。

沃尔沃跟上特斯拉的节奏

之所以把沃尔沃放到第一位,是因为平时不太起眼的它,今年值得我们多加关注,尤其是它的电动化车型。

2021年,在沃尔沃的第一大市场欧洲市场,Recharge(插电混动)系列车型的销量占比达到了44.4%,纯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了272.6%,达到了16,571辆。侧面说明沃尔沃电气化车型,在竞争激烈的欧洲市场具备不错的竞争力,这是我们之前没有想到的。

芯片不荒了,传统品牌要“动手”了?

毕竟在中国市场,沃尔沃去年才卖了905台纯电动车,但这并不影响其进取的转型计划。

去年5月,沃尔沃宣布了将于2025年实现全面电气化,2030年成为100%纯电豪华车企,2040年之前发展成为全球气候零负荷企业的战略计划。从时间表来看,沃尔沃相比其他欧洲车企要更早实现纯电动化。

芯片不荒了,传统品牌要“动手”了?

与此同时,沃尔沃正在规划提高比利时根特和中国台州制造工厂的纯电动车型产能,预计到今年夏季,两个工厂的纯电动车型年产能将从目前的1.5万辆提升10倍,达到15万辆以上。

这预示着沃尔沃对未来推出的新车型信心满满,据透露,2025年沃尔沃将生产一款基于SPA2打造的电动跨界车,尺寸将介于XC60和XC90之间,并具备Luminar提供的激光雷达。

芯片不荒了,传统品牌要“动手”了?

更重要的是,随着沃尔沃成功上市,从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也将全面投入到电动化转型当中,其中就包括在工厂中添置大型压铸机以生产一体成型的车身。要知道压铸一体成型车身,在汽车生产制造领域是一门全新工艺,首次应用是在特斯拉Model Y身上,目前许多车企尚在观望阶段。

芯片不荒了,传统品牌要“动手”了?

可没想到的是沃尔沃竟然率先宣布跟进。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次工艺的革新,更是沃尔沃的自我革新。所谓电动化转型,更多是造车观念的转型,不固步自封,敢为人先,沃尔沃这次大胆尝鲜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就凭这点,个人认为沃尔沃新产品值得我们期待。

美国两巨头:电动皮卡先行

抛开即将交付的凯迪拉克Lyriq和鲜有问津的别克微蓝6,通用旗下的电动化车型,在国内可以说是一张空纸,当然这句话也适用于美国本土。

芯片不荒了,传统品牌要“动手”了?

雪佛兰Bolt仍处于停产状态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美国大本营并没有急切的电动化要求。当然底特律巨头们并不会坐以待毙,通用汽车的目标是到2030年北美产能的一半转化为电动汽车,而皮卡毫无疑问将成为第一个被“动手”的产品。

日前,通用汽车发布史上规模最大的单笔投资公告,在密歇根州投资7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电动汽车生产。其中包括一个新电池厂和数家整车厂的改造,以采用通用Ultium Platform(奥特能平台)生产即将推出的电动皮卡雪佛兰Silverado EV及其兄弟车型GMC品牌的Sierra。

芯片不荒了,传统品牌要“动手”了?

通用汽车表示,新的工厂将提升全尺寸电动卡车生产能力到年产60万辆。到2025年,它将有能力生产100万辆电动汽车。有趣的是,竞争对手福特汽车也正在同时建设两个电动车生产基地,目前这两家都以电动皮卡为支点,展开电动化的冲锋。

两大巨头在美国本土,率先把最受欢迎的皮卡矩阵进行电动化可以理解,毕竟本土还有Rivian和Cybertruck在虎视眈眈,大家都在与时间竞赛。进一步来讲,这类美国特色电动皮卡将来进入国内市场也是大概率事件,

芯片不荒了,传统品牌要“动手”了?

另外,2022年内,上汽通用基于奥特能平台的别克、雪佛兰旗下新能源产品还将陆续亮相,鉴于采用该平台的凯迪拉克Lyriq未上市即受到追捧,上汽通用能否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值得期待。

芯片不荒了,传统品牌要“动手”了?

另一边厢,福特汽车也正筹划进行一次重大重组,为电动化做准备。消息称,福特汽车在考虑剥离其电动车业务的一小部分,成立独立电动初创公司(类似埃安独立于广汽),以迎合资本市场对新造车公司的追捧,初创业务或瞄准产量较小的个性化车型。这样福特品牌就能专注于大众化电动车市场。

芯片不荒了,传统品牌要“动手”了?

说白了,福特的目的是通过创立“新势力”品牌,把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产品置之于此,这样一来可以当做自己的试验田,二来可以利用夺目的产品吸引投资者,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就算两巨头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不被淘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摩根士丹利著名分析师Adam Jonas还是泼了他们一盘冷水,他表示:“到2027年,特斯拉的营收将超过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的总和。目前还看不出来,但在未来24个月内这种趋势应该变得很明显。”

芯片不荒了,传统品牌要“动手”了?

作为参考,2021年,特斯拉营收538亿美元,通用汽车为1270亿美元,福特汽车为1363亿美元,换句话说,特斯拉的营收要翻5倍才能达到福特和通用的总和,如果你相信这位分析师的话,现在就可以去买特斯拉的股票了。

当然以上都是题外话。今天主要以海外的视角聊了3个欧美品牌的发展大计,他们虽然都称不上是头部企业,但就是这些看似传统的中流品牌,只要立定决心转型,那真是毫不吝啬地把全部家当给赌上,而且在转型初期就能马上拿出一些令人兴奋的产品出来,毫无疑问这就是传统品牌的底蕴所在。

芯片不荒了,传统品牌要“动手”了?

所以我和各位的想法可能不太一样,我不认为在电动化转型中,传统品牌会被所谓的新势力“肆意为虐”,大众ID.系列的销量就能充分说明,国内自主品牌也陆续有好苗头出现。

还是那句话吧,造车,实力和诚意缺一不可,论实力其实大家都半斤八两,传统品牌未来能走多远,主要还是看他们能拿出多少诚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