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杏花满棚春意浓

作者:山西新闻网

“不待春风遍,杏花独自开。”2月7日,河东大地的野草还未返青,柳条初显新芽,夏县各乡镇的杏花却早已开满枝头。在胡张乡西下冯村,一栋栋大棚里的杏花娇艳欲滴,给经历了一冬萧条和沉寂的大地填满了温柔的色彩。人的忙碌、蜜蜂的寻觅让大棚更显热闹,一派欣欣向荣。

信步走进一栋大棚,只见一簇簇、一串串杏花缀满尚未吐芽的枝条,艳态娇姿,胭脂万点,占尽春风。“抓好这个时节,给盛开的杏花进行人工授粉,才能为今年杏的丰收打好基础。”看着盛开的杏花和穿梭在杏林中授粉的村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寅虎介绍说,在上世纪90年代末,胡张乡西下冯村“两委”班子就带头带领村民搞农业调产,建起百亩大棚种植油桃,大棚油桃比大田油桃早熟一个多月,抢占了市场,卖出了好价钱。

“后来在实践中,大家伙都感觉油桃比不上早熟‘金太阳’红杏的效益,便纷纷转产,开始种植红杏。”陈寅虎说,这些年来,西下冯村因地制宜,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全村种植红杏、油桃1500多亩,村民日渐过上了好光景。

“在开花的时候,主要是控制好温度不能过高,差不多在20摄氏度,延长授粉期限,对坐果都有好处。不然的话,授粉时间会减少。”原村委会主任杜五元打理杏树已有多年,早摸清了杏树的脾性。“这些年来,我的8亩冬暖棚全都种上了‘金太阳’,每年3月20日左右,广东、海口的客商就以每斤8—10元的价格来收购,这个价格很理想,它真如‘金太阳’一般照亮了我们的幸福路。”

初春暖阳微微洒下,记者弯着腰在杏林间穿行,头上、衣服上都沾上了杏花花瓣,扑鼻的芳香让人陶醉。此时,67岁的杏农杜全林刚忙完疏花授粉的工作,笑着和记者说道:“我这搭建的是春暖式冷棚,和冬暖温室棚相比,杏会晚熟10天,地头批发价也有点差距。明年我打算在村边那块地再建一座冬暖温室设施棚,一茬接一茬增加收入!”

“新的一年里,我们计划把杏农们组织起来外出取经,致力打造‘树上挂红杏,树下产药材’的立体种植模式,千方百计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使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盘算着今年的计划,陈寅虎信心满满。

周明飞 张秀峰

(责编:刘洋、c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