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乡村探秘」王双庙村百年政权变化

作者:方志清河

作者:王金福

「乡村探秘」王双庙村百年政权变化

王双庙村1937年党支部成立前,村内只有几名知名人士(各院族负责人)管理村内一些零星事务。日伪时期,村级组织不定,有时三个政权并存(即:日伪政权、民国政府、党的秘密政权)。民国政府设村长,日伪政府设保长,治安保卫员(简称公安员)。当时没有民兵组织,叫自卫队、妇代会叫妇救会,不需要组织生产,只是召集全村群众开大会,斗地主、除恶霸、分田地、分果实。民主革命斗争时期,组织发动群众,参军参战,保卫胜利果实,筹粮筹款和军用物资,支援前线,出担架和人、大车等一些物资参加战斗;调解一些民事纠纷等事宜。前期日军侵占时,组织活动大部分是秘密的,没有固定办公地址,在坟场里、空闲宅等不明显的地方,日军投降后,村公所设在旧大庙里。

土地改革运动,村民分得田地以后,劳动生产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成立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村级组织才逐步健全,带领广大群众进行农业和工副业生产,并肩负销售、农业技术及农机具改革等工作。大队委员会成立以后,从五十到六十年代后期,大队委员会领导班子逐步健全,分工明确。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村委会、民兵连、共青团、妇联会、治保会等组织,各负其责,带领广大群众开展平整土地、选育优良品种、挖渠打井配套、科学种田等项工作。办公地点始终在现在的办公处(原大庙旧址)几十年没变,就是面貌与原来大不相同。

「乡村探秘」王双庙村百年政权变化

大队办公处是在原来的旧寺庙,1964年成立青年联合会时,在民兵连和共青团的领导下,曾修缮过一次;1967年红卫兵“破四旧”时,用扒旧砖坟的砖,在村北场院北头新盖6间学堂,小学搬出,大队在北屋,西厢房则变成了五队牲口棚和五队仓库。八十年代,生产队撤销后,大队又进行了一次翻新,2002年又将王盛昌前院(大队后院)扩为大队办公处,后院北屋有监控室、图书室、民政等。前排七间重修后,2017年进行精装,成为现在的村委会样板,在全县推广。

王双庙村解放前,村级机构名称变化频繁,直到解放后,才逐步健全。日军投降前后,村公所设村长王其昌,会计王雨亭,妇女主任王金梅,公安员王世昌。1950年改为村委会,村长闫士祥;“文化大革命”期间由残废军人刘印芳主持全面工作(党支部书记、大队长均成为当权派被夺权、批斗),改称“文革会”,1968年改为“三结合”领导班子,改名“王双庙村民委员会”,至今未变。

「乡村探秘」王双庙村百年政权变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