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扬眉吐气:曾出口我国16艘舰艇的俄罗斯,或将反购4万吨巨舰?

作者:军备解码

近日,环球网转述了俄罗斯媒体的一篇文章,该文分析讨论两国海军武器装备贸易相关问题。原文指出,在目前中国军用造舰工业蓬勃发展,而俄罗斯造舰工业逐渐萎缩的情况下,俄海军完全可以向中国采购一定规模的大型舰船,弥补自身造船实力的不足。这篇文章一经发表,便引发了两国大众的热烈讨论。尤其是在大陆,关于利用国产055、052D驱逐舰,甚至054A护卫舰,或者901型大型补给舰、大型医院船,衍生出口型号的讨论,也是络绎不绝。不过,事情恐怕没有想起来的那么简单。

扬眉吐气:曾出口我国16艘舰艇的俄罗斯,或将反购4万吨巨舰?

一篇报道引发舆论热议

在来自俄媒“Репортёр”的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俄海军可以先采购类似医院船、补给船这类吨位较大,俄罗斯目前基本无力建造,同时又区别于主战舰艇,技术没有那么敏感,造价也不算高的辅助舰艇,以便两国在贸易中逐渐积累合作经验。至于像驱逐舰及护卫舰等大中型主战舰艇,俄罗斯仍然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能力,短期内无需向大陆采购。应该说,文章中的这两点依据是很有道理的,也比较符合两国军用造舰工业现状和海军需求。唯一的问题在于,俄海军目前真的需要类似大陆海军4万吨级901型综合远洋综合补给舰,以及1.4万吨920型医院船这类大型辅助舰艇吗?

扬眉吐气:曾出口我国16艘舰艇的俄罗斯,或将反购4万吨巨舰?

国产901型远洋综合补给舰

俄海军在90年代末期,将苏联遗留下的最后一艘巡洋舰完工后,便再未接收过全新建造的大型水面舰艇。在2001年之后发展的4000吨级22350型护卫舰,历经20余年也仅服役2艘。2000吨级的20380/20385型护卫舰,至今服役数量不足10艘。如今,俄海军服役的6000吨以上大中型驱逐舰、巡洋舰,全部都是苏联时代建造的型号,绝大部分下水时间已超过30年。近年来,虽然有部分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但不仅改造进度较慢,数量不多,而且在如此老旧的平台上改造,战斗力提升也较为有限。

中俄海军舰艇近期有过两次“同框”,一次是在2021年末,大陆055型南昌舰率队赴俄罗斯,与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旗舰“瓦良格”号巡洋舰率领的俄舰队在日本海联合军演;另一次在2022年初,大陆海军052D型乌鲁木齐舰,赴亚丁湾护航期间与“瓦良格”号擦肩而过。两次“同框”的对比,都能很鲜明地看出两者间的差距。

扬眉吐气:曾出口我国16艘舰艇的俄罗斯,或将反购4万吨巨舰?

“和平方舟”医院船的舰名实为“岱山岛”号,排量高达14000

尽管如此,俄海军在发展水下核潜艇部队方面却不遗余力,尤其是被公认步入全球第四代标准的955/955A型“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水下排水量高达24000余吨,在美国海军“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尚在建造的情况下,成为公认的最先进战略核潜艇。“北风之神”已经开建10艘,其中5艘已经服役。此外,与“北风之神”级配合的885/885M“亚森”级攻击核潜艇,性能也相当不俗,水下排水量约1.38万吨,整体水平基本达到了美国新一代“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的高度,目前已开建9艘,服役3艘。

扬眉吐气:曾出口我国16艘舰艇的俄罗斯,或将反购4万吨巨舰?

乌鲁木齐舰与瓦良格号的直观对比

于是,俄海军舰艇出现了两极分化:水面舰艇发展缓慢,新造军舰吨位较小,仍旧以老旧舰艇为主;而水下的战略核潜艇、攻击核潜艇发展迅猛,吨位和技术水平都相当优秀,一批老旧的667型“德乐塔”级、941型“台风”级核潜艇正快速淘汰。这种鲜明的分化现象,其背后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苏联时代水面舰艇的建造设施和技术都遗留在乌克兰,使得俄罗斯缺乏快速建造大量水面舰艇的能力,而核潜艇制造、设计机构几乎全部位于俄罗斯,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俄海军的整体国防战略,已经从苏联时期的全球扩张,变成如今的地区性战略防守。

扬眉吐气:曾出口我国16艘舰艇的俄罗斯,或将反购4万吨巨舰?

“北风之神”级是当前最先进的战略核潜艇

在冷战时代,苏联海军的首要作战目标是与美国海军在大洋决战,为此先后发展了12000吨“光荣”级导弹巡洋舰,24000吨“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以及4万吨“基辅”级航母、6万吨“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相应的,自然也就需要大量驱逐舰、远洋补给舰作为辅助。然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经济状况持续低迷,整体军事能力也急剧下滑,俄罗斯无力维持此前规模庞大的全球海军,再加上其欧洲方向的军事威胁愈发严重,迫使其将本就不多的军事资源集中到陆军及空天军。

扬眉吐气:曾出口我国16艘舰艇的俄罗斯,或将反购4万吨巨舰?

脊背高耸的667型“德乐塔”级已经所剩无几

在这种情况下,俄海军实际上已无法兼顾水面军舰和水下潜艇的发展,否则会让两者都陷入困境。经过一番痛苦决策,俄海军最终选择以战略核潜艇为核心,保障海基二次核反击能力以顺应俄军队整体战略,同时大力发展攻击核潜艇,作为战略核潜艇辅助力量。而水面舰艇的发展,自然也就只能处于次要地位,最终通过建造2000吨、4000吨级的中小型护卫舰,维持对近海及中近海部分海域的控制。这种策略,是俄海军根据自身现实状况,及俄罗斯军队整体战略需求下,比较合理的地区防守性选择。

扬眉吐气:曾出口我国16艘舰艇的俄罗斯,或将反购4万吨巨舰?

被寄予厚望的22350型服役数量不多

因此,对于当前主要在中近海作战的俄罗斯海军而言,像4万吨级远洋补给舰、大型医院船这种典型的远洋装备,完全不符合其作战需求。除非俄海军重新恢复远洋作战能力,作战定位也随之向全球海军进发,否则短期内既没有采购这种大型辅助舰艇的资源,也没有装备这种大型辅助舰艇的需求。

至于国产055、052D型驱逐舰,虽然性能也都相当不俗,尤其是055综合性能稳居全球前三甲之内,但对于俄海军来说就更没有相应需求,短期内也基本没有采购的可能。至于像类似出口巴基斯坦的054AP护卫舰,那就完全处于俄罗斯的能力范围之内,其近年来建造的4000吨级22350型护卫舰,虽然排量不大,但性能还是非常犀利的,尤其是搭载的“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在全球堪称首屈一指,这个领域也就不存在向中国采购的可能。

扬眉吐气:曾出口我国16艘舰艇的俄罗斯,或将反购4万吨巨舰?

发射“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22350型首舰

事实上,俄海军虽然失去了航母、大型巡洋舰的建造能力,但其在2003年还为大陆海军建造了两艘8000吨“现代”级驱逐舰,无论是建造速度、质量,还是整体性能都相当不错,表明俄罗斯其实并未完全失去建造大型驱逐舰的能力。这些年来,其水面舰艇部队尤其是大型水面舰艇的萎缩,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俄海军战略的调整。尽管由于海军需求和舰艇性能特点方面的差异,中俄双方在驱逐舰、护卫舰,以及医院船、补给舰等领域,都很难实现快速、有效的合作,但两国在海军装备领域,并非没有可以贸易的领域。

扬眉吐气:曾出口我国16艘舰艇的俄罗斯,或将反购4万吨巨舰?

“现代”级驱逐舰曾是中国海军的“拳头”

在此次“Репортёр”发表文章之前,曾有俄罗斯媒体表示,中国海军的“辽宁”号航母服役年限已超过30年,预计在2030年步入服役末期,再加上届时国产新一代航母也将达到更高水平,因此很有可能在之后将“辽宁”号退役,并在进行一定改造后转售俄海军。不过,这种观点较之“Репортёр”有关补给舰、医院船的贸易合作,想法更加大胆,实现的可能性也更低。背后暴露的问题是,俄罗斯目前已基本失去大型水面主战舰艇的建造能力。因此,两国真正可以合作的领域,并且又是俄罗斯目前海军迫切需要的,其实是4万吨075型两栖攻击舰。

扬眉吐气:曾出口我国16艘舰艇的俄罗斯,或将反购4万吨巨舰?

“辽宁”号航母一度成为俄海军的野望

在2008年与格鲁吉亚的战事中,俄海军意识到,继承自苏联时代的两栖登陆舰艇部队,已不适应现代战争需求。尤其是在对手有能力破坏港口、迟滞对手登陆的情况下,类似两栖攻击舰这种能够实施垂直登陆作战的现代化舰艇,对俄海军现代化进程来说非常必要,也符合俄罗斯周边多个海域存在的复杂局势需要。因此,在一番研究后,俄海军最终决定向法国采购4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其中,前2艘在法国建造,并由俄罗斯建造“西北风”的尾段,后2艘则是由法国提供技术及核心零部件,在俄罗斯建造,以帮助俄罗斯造船工业恢复大型军舰建造能力。

扬眉吐气:曾出口我国16艘舰艇的俄罗斯,或将反购4万吨巨舰?

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最终卖给了埃及

在双方签署协议后,俄海军紧锣密鼓筹备接受“西北风”,并在卡-52武装直升机基础上,发展了舰载型卡-52K,并派遣了一批海军官兵前往法国培训。然而,随着2014年国际局势的变化,已经基本建造完成的前2艘“西北风”最终未能交付俄海军,法国在犹豫数个月之后,宣布交易作废。在向俄罗斯退还了绝大部分费用后,将2艘“西北风”级转售埃及,后2艘“西北风”的建造也无疾而终。俄罗斯希望获得现代化两栖攻击舰的第一次尝试,就此失败。

扬眉吐气:曾出口我国16艘舰艇的俄罗斯,或将反购4万吨巨舰?

卡-52K原本是为“西北风”两栖攻击舰准备

受这次交易失败的刺激,俄海军决心自力更生发展大型两栖攻击舰,并多次向外界展示相应设计模型,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确切进展。与此同时,大陆建造的4万吨级075型两栖攻击舰发展却异常顺利,首舰于2019年9月下水,2021年4月正式加入海军服役。075型的整体性能直追全球公认最强的“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吨位达到法国“西北风”的近两倍,完全能够满足俄海军的两栖作战需求。

而且,大陆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先后下水3艘075,表明建造实力非常雄厚,能够满足国际买家的订购和改造需求。此外,在2021年末,大陆还下水了计划交付泰国的一艘071E型船坞登陆舰(071基础上衍生的出口型号),这也进一步积累了大型两栖舰艇的出口经验。

扬眉吐气:曾出口我国16艘舰艇的俄罗斯,或将反购4万吨巨舰?

“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至今仍然是俄海军的核心

目前来看,俄海军对两栖攻击舰确有迫切需求,而其自身设计建造的可能性又微乎其微,而中国已有075这款先进的成熟型号,造船实力非常雄厚,建造速度和质量能得到保证,并且还有相应的出口经验,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因此,在国产075基础上衍生的出口型号,或许才是两国海军装备领域最有可能,也是准备最为充分的领域,比起虚无缥缈的补给舰、医院船、驱逐舰的交易,明显要靠谱得多。当然,作为高度复杂的大型军事装备交易,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也注定不仅仅是性能指标、造价以及双方关系那么简单。

扬眉吐气:曾出口我国16艘舰艇的俄罗斯,或将反购4万吨巨舰?

075的性能足以满足俄海军需求

俄罗斯脱胎于已经解体的苏联,本身仍然拥有源自苏联时代的庞大军工体系,尤其是在过去的近30年间,俄罗斯向大陆出口了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在2000年前后,先后向大陆出口了4艘8000吨“现代”级驱逐舰和12艘3000吨“基洛”级潜艇。如今,原本的“老师”、“大哥”,突然向“学生”“小弟”采购大型海军装备,在思想上的负担确实比较重。

事实上,当年俄海军在建造21631型导弹舰时,最早采用来自德国的柴油机,并未在俄罗斯内部引发什么波澜。而当德国宣布拒绝继续提供后,俄海军情急之下采购大陆生产的民用柴油机,却在俄内部引起轩然大波。最终还是拖延了该艇的建造进程,并在经历第三次动力方案的变更后,才为俄罗斯军舰使用中国柴油机事件画上句号。小小的导弹艇用柴油发动机,都能在俄罗斯内部引起如此大的波澜,如果采购4万吨级两栖攻击舰,带来的争议可想而知。

扬眉吐气:曾出口我国16艘舰艇的俄罗斯,或将反购4万吨巨舰?

曾因搭载中国柴油机引发热议的21631型导弹舰

事实上,就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前,俄海军罕见地以3艘“光荣”级巡洋舰为核心,出动20余艘大中型舰艇汇聚地中海海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周边局势的态度。这个规模和力度,是俄海军近年来绝无仅有的大规模舰艇群活动。这场行动本身,显然是在展示实力、宣示态度。虽然是对北约为主的西方势力的警告,但反过来,也说明了俄军方对于自身实力尊严和地位的坚定捍卫,在此情况下,中国舰艇要想出口俄罗斯,即使是理论条件最充分的075外贸型号,似乎也要面临极大的抵触。

因此,如果国产舰艇真的能出口到北方邻国,那当然是特大利好,算得上在批量采购“现代”级和“基洛”级20年余后,对自身实力最直接的认可。而且来自俄海军的认可,也意味着我们的国产军舰已经得到重量级国际用户的肯定,对之后出口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扬眉吐气:曾出口我国16艘舰艇的俄罗斯,或将反购4万吨巨舰?

俄海军舰艇大规模聚集在地中海

即便俄媒猜测的这笔交易最终只是泡影,也不必失望。随着国产新一代航母、055型驱逐舰、075两栖攻击舰后续型号的稳步推进,中国海军真正走向远海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如今的中国海军,早已不像20年前,只能依赖俄罗斯的“现代”级驱逐舰、“基洛”级潜艇,用作对抗霸权的心理屏障。如今的中国海军,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海上力量的壮大和变革,后续还有更多、更新、更加革命性的海上装备陆续到来。来自北方外贸采购交易,只能算作锦上添花,得之我幸,失之亦无所谓。这恐怕也是我们数十年来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并且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成就的底气所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