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721年,宰相姚崇去世前提醒儿子:“我死后,姚家会有灭门之灾,宰相张说(yue)是我的死对头。他不会放过你们”。姚崇的儿

作者:长安说书

721年,宰相姚崇去世前提醒儿子:“我死后,姚家会有灭门之灾,宰相张说(yue)是我的死对头。他不会放过你们”。姚崇的儿子听后一脸忧惧,不知如何是好!不料姚崇继续补充:“如果按照我说的去做,可保家族平安。切记,不要大意!”。果不其然,姚崇儿子按照父亲的嘱托行事,保得了一家人安然无恙!那么,姚崇弥留之际到底给儿子说了什么妙计呢?#我要上微头条##头条文史#

历史上,姚崇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时期,他就被重用,政治能力超群;神龙政变之后,李唐江山得以复位,姚崇继续辅佐李显;等到李隆基继位和安史之乱以后,大唐江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此时,姚崇提出很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将颓败的大唐帝国重新拖回了正道,并沿袭以往盛世,辅佐李隆基开创“开元盛世”。姚崇被公认为“救时宰相”,其名誉、地位在宰相界堪称“天花板”。

姚崇不仅政治能力卓越,而且为人处世、智慧谋略堪称一流。

明代大才子冯梦龙的《智囊》中记载着姚崇这样一个真实事迹。姚崇在弥留之际将儿子唤到床前,一脸担忧地说:“宰相张说和我同朝为相,等到我死后他会公报私仇,姚家会有灭门之灾”。

姚崇儿子询问父亲化解灾难的办法。姚崇说:“我观察张丞相平时喜欢奇服、古玩,等到我死后,你们将我生前收藏的奇服、宝物摆放在棺材前,届时张丞相会来吊唁,如果他对奇服、古玩表现出兴趣,你们就与张丞相攀谈,并说这些宝物作为陪葬不免可惜。我素来仰慕张丞相的文采,希望能够为我写一篇碑文。等到张说写完之后,你们第一时间将碑文拿进宫呈给皇上,并恳求皇上铸刻到墓碑上!如此,方能保得我的声誉和你们平安!”

诚如姚崇所料,姚崇的葬礼上张说如期前来吊唁。姚崇儿子(姚彝)见张说一步三回首打量着棺材前的奇服、珍宝,于是上前搭话:“素闻张丞相喜欢此等宝物,如果张丞相不嫌弃,尽可拿走”。张说听罢,喜上眉梢。

姚彝继续跟进说:“向来听说张丞相文采斐然,今日希望张丞相能够为家父写一篇碑文!还望不要推辞!”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张说听罢,也就欣然答应。于是命令左右笔墨伺候。不大一会儿,一篇夸赞姚崇功绩的文章就此诞生!在场人无不赞赏张说的文采。

姚崇儿子不明所以,但也只能按照父亲的意思去办。于是,他将张说写好的碑文拿进宫呈给皇帝。李隆基看罢,除了赞叹张说的文采之外,对于姚崇的功绩更是赞赏有加。遂命令左右将碑文铸刻到墓碑上。

直至此刻,姚崇的儿子悬着的心才放下,几天后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要他第一时间将碑文拿给皇帝,并铸刻成碑文。

《智囊》记载:“数日,(张说)果遣使取本,以为辞未周密,欲加删改。姚氏诸子引使者视碑,仍告以奏御。”

意思即是,姚崇葬礼后的几天,张说后知后觉,原来自己中了姚崇的圈套。于是赶忙命人将自己写的碑文要回来。不料,姚崇家人说已经将碑文送进宫,并铸刻到墓碑上“。

原来姚崇早就料到,张说会后知后觉派人前来索要碑文。所以让儿子第一时间进宫面圣,在得到皇帝的肯定后,将碑文铸刻在墓碑上。生米已经煮成熟饭。直到这一刻,姚崇的声誉、家人的平安其实都已经得到了庇护。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姚崇的碑文是自己的政敌写的。能够得到死对头的肯定,必然普通百姓也会更加认可。如此一来,张说日后如果想要迫害姚家人,或者诬陷姚崇的名声,相当于自己打自己的脸。

其次,姚崇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引进了最强“第三方机构”李隆基,李隆基肯定了姚崇德的政绩。如果张说想要推翻和诋毁姚崇,首先要过皇帝这一关,这无疑是对皇帝眼光、权威的挑战。聪明的张说又怎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

因此张说不禁感叹:姚崇活着的时候我不如他,死了依然能够算计我,我的智慧的确不如他。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折服于姚崇的智慧、谋略。他不仅保得了家人安然无恙,也让自己流芳百世。而张说则是有苦难言,打碎牙也只能往肚子里咽。

智慧、谋略是抽象物,它没有具体踪影,但却是真实存在的。任何一个人,如果智慧傍身,对于任何窘境、人生难题都能从容应对,反败为胜!

然而,现实里很多人疲于人际关系,不懂得与人斡旋,因此常常在交际中处于劣势、被动地位。身处社会,即是身处江湖,必须懂得一点智慧、谋略。

读史使人明智。《智囊》记载,上至先秦,下到大明,1238个启人心智的经典历史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蕴含着深刻哲理,对应生活的各个角落,即学即用!

《智囊》素有“小资治通鉴”之称,其智慧之深奥,康熙、乾隆曾视为“治国利器”,不允许外部人翻阅,只是担心权臣、底层看到后谋反!

懂得社会规则、人心所想,不是让自己世故、圆滑,而是不让自己陷于被动窘境,时刻应对自如,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智囊》,一部中华文化的精粹,一部排忧解难的锦囊妙计。文言文、白话文均有,不必担心看不懂。更有冯梦龙醍醐灌顶的独家注解!戳下【看一看】

《智囊6册》—冯梦龙

721年,宰相姚崇去世前提醒儿子:“我死后,姚家会有灭门之灾,宰相张说(yue)是我的死对头。他不会放过你们”。姚崇的儿
721年,宰相姚崇去世前提醒儿子:“我死后,姚家会有灭门之灾,宰相张说(yue)是我的死对头。他不会放过你们”。姚崇的儿
721年,宰相姚崇去世前提醒儿子:“我死后,姚家会有灭门之灾,宰相张说(yue)是我的死对头。他不会放过你们”。姚崇的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