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恨水《金粉世家》:夫妻缘尽,大多因为三点,别不信每段爱情的开始,都带有着无尽的浪漫情怀,那些谈天说地的情愫,互诉衷肠的

作者:石头在路口

张恨水《金粉世家》:夫妻缘尽,大多因为三点,别不信

每段爱情的开始,都带有着无尽的浪漫情怀,那些谈天说地的情愫,互诉衷肠的温柔,总是能牢牢占据痴情男女的心,让他们以为此刻便是永恒。

殊不知,感情中最简单的就是开始,之后每走一步,都会为原来的幻想套上一层现实的枷锁,如若两个人不能在枷锁中调整步伐,那么最终等待他们的,可能就会是幻想破灭、曲终人散的结局。

故事最后,金燕西和冷清秋彻底决裂,用离婚的方式结束了这段感情。这看起来很伤感,可读过他们的故事之后会发现,一切都是注定的。

他们的婚姻之所以破裂,归根结底是因为做错了这三点,而这,也是大多数夫妻离婚的原因。

一:三观不合,无法强融

金燕西是城中有名的富家公子,他有钱、有权,不受外物限制,这使得他在爱情中,比周围人都大方自在,想爱就爱,不想爱就离开。

但冷清秋不是,她骨子里清高,不贪图金钱名利,可当这些摆在眼前时,又免不了觉得刺眼。

她活得很纠结,一边想维持自己的骄傲,一边又被金钱打动。当她嫁进金家,过上云端的生活时,这种差异更是被放大,让她每时每刻都囿于门第观念,觉得自己与周围格格不入。

如果嫁进金家之后,冷清秋能放下骄傲,与金燕西相融,又或者金燕西能看到冷清秋的孤独,帮她主动排解,或许他们有希望走到最后。

可现实是,冷清秋始终看不惯金燕西公子哥的作风,金燕西也终究无法理解冷清秋的纠结,他们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谁也不愿意低头。于是渐渐的,情就散了。

从本质上来说,金燕西和冷清秋不是一类人,彼此地位差异悬殊,终究会被现实所困。更深层次来说,是门第不同所带来的三观差异,最后葬送了两个人的婚姻。

三观不合,无法强融。三观不匹配,终究无法长久。

所以不管和谁结婚,都不要忽略三观的影响,否则,婚后很有可能会过得很苦。

二:不善沟通,矛盾渐生

婚后的冷清秋,经常将两个人的婚姻不幸归于“齐大非偶”,事实上,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却不是唯一的原因。

作为一个女性,冷清秋的性格中有非常多的闪光点,但当她走入婚姻之后,却也暴露了相当多的短板,最明显的,就是不善沟通。

记得有一幕,金家两位女性生子,家里打算邀请亲朋好友庆祝,冷清秋害怕母亲来贺喜时没有钱,所以悄悄给家里送去一点钱,以备不时之需。

谁知冷清秋出府的举动,恰恰被家中的下人看到了,他偷偷将此事告诉金燕西,说是冷清秋跟踪金燕西,监视他的交际。

金燕西本就是一个喜欢自由的人,听到妻子跟踪自己,心里着实不好受。可他了解冷清秋,知道她不应该是那样的人,所以他找到冷清秋,打算问个明白。

对于心有疑惑的夫妻来说,安静地坐下来把误会解释清楚,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可偏偏冷清秋并不想沟通,只说了一句“我现在烦着呢”,就马上走开了。

明明几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冷清秋却始终不愿意面对,之后每次遇到矛盾时,她也习惯性地将自己的想法憋在心里,这就导致她与金燕西之间存在着很多误会、很多没有解释清楚的事情,最终酿成了悲剧。

冷清秋有自己的骄傲,她不屑于与别人争论,也不苛求周围人都理解自己,但婚姻始终不同于恋爱,没有人能永远愿意去揣度你的想法,想要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最好的方式还是沟通。

这一点,不管对于金燕西和冷清秋,还是对于你我,都同样适用。

三:某一方用情不专,突破感情的底线

如果说,冷清秋的错,在于她高冷的性格,那么金燕西的错,就在于他不忠诚、不负责的自私态度。

的确,金燕西会娶冷清秋,是冷清秋步步紧逼的结果。可结婚不是儿戏,既然缔结婚约,就要懂得为另一半负责,谨守婚姻的底线。

这一点,金燕西似乎并不明白。

结婚前的金燕西对冷清秋百般讨好、痴情一片,可婚后的他却常常流连于烟花之地,和其他女人纠缠不清。

这样的做法,刺痛了冷清秋敏感的心,也让这段感情摇摇欲坠。当他们一步步深化矛盾,最终爆发出激烈的碰撞时,婚姻也就走到了尽头。

这世上,没有一个女人能够忍受用情不专的丈夫,当她攒够失望之后,曾经的恩爱种种,也就再也没了意义。到那时,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所以,千万不要试图突破婚姻的底线。也许你会获得一时的畅快,但终究会失去最真挚的情意,并且,很可能再也找不回来了。

三观不合、不善沟通、用情不专,这三座大山压垮了金燕西和冷清秋的婚姻,也折磨着现实中无数的男男女女。

如果你的婚姻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千万不要忽视,我们要做的,是在问题发生之前加以改正,甚至,不让问题发生。

冷清秋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婚前如此温柔的金燕西,婚后会变得如此无情。

但其实,金燕西从来没有变过,他一直是一个处处留情的人,只不过对冷清秋稍微用心了而已。

张恨水《金粉世家》:夫妻缘尽,大多因为三点,别不信每段爱情的开始,都带有着无尽的浪漫情怀,那些谈天说地的情愫,互诉衷肠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