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赣南白鹭村有位清代小妾,乾隆皇帝三次诰封,族人给她建了祠堂

作者:懒游的故事

接着分享我的旅行故事,今天我们去赣南的白鹭村去逛逛。

赣南白鹭村有位清代小妾,乾隆皇帝三次诰封,族人给她建了祠堂

在江西省南部的群山之中,坐落着一座静谧的客家古村。北宋年间,钟氏先人带领家族自河南颍川迁徙到此,选择了这处山清水秀,有着众多白鹭栖息的地方建立村庄。870多年来,钟氏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世代传承着他们特有的风俗与文化。如今,白鹭村中依然生活着2000多位钟氏后人,享受着幽静淡然的乡村生活。

赣南白鹭村有位清代小妾,乾隆皇帝三次诰封,族人给她建了祠堂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间,村里从来没有出现过违法乱纪的事件,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钟氏先人留下的家规祖训。客家人有着尊祖敬贤的严谨家风,每一次家族祭祀都是在表达对先人的尊崇,并告诫族人做人做事的道理。祭祖的诰文中隐藏着钟氏先祖训诫后世子孙的格言,神圣而不可违背。

赣南白鹭村有位清代小妾,乾隆皇帝三次诰封,族人给她建了祠堂

积德流芳,常留善庆于后世。自古以来,白鹭村就以乐善好施而闻名。在赣南地区流传着“白鹭村没有饿死的叫花子,没有上不起学的孩童,更没有无棺材的老人”的说法。

赣南白鹭村有位清代小妾,乾隆皇帝三次诰封,族人给她建了祠堂

白鹭村的钟氏后人也因此受到当地人敬重,这些都源自于一位被称为王太夫人的女子。白鹭村中至今还保留着一座王太夫人祠,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极为罕见。这个是王太夫人的神像,它是纪念她做了好事,善事多。后面有一个仓库叫作义仓,这边就是孤儿,没有钱上学的小孩,她收留起来在这里念书,还要请老师教他们读书。

赣南白鹭村有位清代小妾,乾隆皇帝三次诰封,族人给她建了祠堂

王太夫人原本是清乾隆年间一户钟姓人家的小妾,虽然家境殷实但她却十分节俭。平日里穿布衣、吃素食,用节省下来的积蓄为病人施药,为贫寒者施粮施衣,甚至为死在白鹭村的孤寡孤独者施棺材并妥善安葬。直到临终前,王太夫人还交代儿子,义仓中每年要有一千石谷子,当年必须全部发放出去,不得留存。

赣南白鹭村有位清代小妾,乾隆皇帝三次诰封,族人给她建了祠堂

人有善念,天必报之。在王太夫人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四个儿孙都十分优秀,考取了功名,而且为官期间善举不断,造福了一方百姓。王太夫人的故事流传开来后,乾隆皇帝深受感动,三次诰封王太夫人。族人们在王太夫人的义仓前为她建起了祠堂。从此之后,王太夫人祠就成为了白鹭村救难济贫的场所,一直持续了200多年。

赣南白鹭村有位清代小妾,乾隆皇帝三次诰封,族人给她建了祠堂

85岁的钟益善老人小时候曾在王太夫人祠中的“义学”里读过书。我们去读书就不要钱。小学毕了业就有150斤谷子奖励,中学的就加150斤。高中毕了业那就奖得更多了,有500斤谷子奖励。不是帮助我一个人,大家都是一样的。在中国人的传统说法中,一个女人可以影响家族三代人。一个有德行的女人可以长久地兴旺一个家族,王太夫人就是以她的善举荫泽了数代后世子孙。

赣南白鹭村有位清代小妾,乾隆皇帝三次诰封,族人给她建了祠堂

在中国文化里面,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正确不正确,一生他的价值就是为社会做了贡献没有。一个最基本的就是你善不善。这个人你可以看到她尽管只是一个妾,一个妇道人家,她没有什么很高的社会身份。她有气象,有格局,奉献自己全部的财产,所以她在这个村里形成了一种风气。她死了以后甚至人家建祠堂,可以说她是不朽的。

赣南白鹭村有位清代小妾,乾隆皇帝三次诰封,族人给她建了祠堂

人们把王太夫人教育子孙的故事改编成了东河戏《机房教子》。200多年来,每逢节庆之日,古老的唱腔就在村落里咿咿呀呀地唱响起来。老人们沉醉在熟悉的对白和唱腔中,孩子们则被诙谐幽默的剧情所吸引,古老的唱腔带给人们无数次的欢乐与感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钟氏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