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旅行家马可·波罗:他游记中国十七年是否真实?史料已经给出答案

作者:修心养性的妲己

英国汉学家吴芳思,著作了一本非常畅销的书籍,书的名字叫《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从吴芳思的书名,我们不难想象,直至今天,仍有人怀疑,这位世界闻名的大旅行家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当然,纠缠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同时期,有许多像马可•波罗那样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游记,并且都留下了生动的文字。

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些很多类似马可•波罗的外国游记们,他们笔下的那个中国时代,那个由蒙古人建立的蒙古帝国。

旅行家马可·波罗:他游记中国十七年是否真实?史料已经给出答案

马可波罗画像

13世纪出现的蒙古铁骑曾令整个世界胆寒。蒙古马蹄声所向披靡,东方文明也在有意无意之间浸润着西方的土地。 在此之前,东西方国家虽有上千年的往来,但地理距离的遥远险恶,也限制着双方交往的深入。

13世纪初成吉思汗兴起后,随着蒙古政权的不断对外扩张,一个史无前例的庞大帝国开始出现了。在东起太平洋西至多瑙河的广袤土地上生活的众多民族,都成为蒙古人统治下的臣民。 蒙古帝国的扩张是残酷血腥的,几乎所有被蒙古人征服的国家,都曾痛苦不堪。

旅行家马可·波罗:他游记中国十七年是否真实?史料已经给出答案

但不可否认的是,蒙古的不断扩张,无形中打开了一扇向世界展示中国迷人文化的巨大窗口!而统一完善的驿站交通系统,又使欧亚大陆的交往畅通无阻,大大缩短了东西方的空间距离,由此,这一时期也成为东西方交流最为兴盛的一个时期。

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父都是威尼斯的商人。1271年,他们携带着意大利教皇写给蒙古大汗的书信和赠予大汗的礼物,万里迢迢来到了中国,而十七岁的马可•波罗有幸跟随两位长辈,并在1275年夏一行三人抵达元朝大都开平府。 此时,蒙古的大汗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

旅行家马可·波罗:他游记中国十七年是否真实?史料已经给出答案

马可波罗和忽必烈

马可•波罗在华十七年,大都是他待得最久的城市,也是他最熟悉的城市。这座国际大都市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大汗之城。马可•波罗对中国各地的商品、物产颇为敏感,在游记中不厌其烦地加以叙述,这大概与他的职业有关。作为受到蒙古统治者重用的威尼斯商人,他在华的身份是斡脱商人。斡脱商人就是指持有蒙古统治者颁发的牌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指有很多特权的商人。到各地经商,为蒙古统治者赚取利润。

杭州是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城市。马可•波罗多次光顾此地,马可•波罗把杭州称为“天城”,不远的苏州称为“地城”,这不由得使人想起“天上天堂,地下苏杭”这句古老的谚语,显然,不通汉语的他曲解了这句谚语。 在游记中,马可•波罗对杭州众多桥梁、街道、运河所构成的纵横交错的水陆交通,都有非常仔细的描述,也许正是杭州与其家乡威尼斯相似的美丽,使马可•波罗对杭州发出了由衷赞叹!

旅行家马可·波罗:他游记中国十七年是否真实?史料已经给出答案

杭州西湖——马可波罗雕像

马可•波罗虽然在中国旅居多年,但从游记来看,他显然不懂汉语。不过,他只要是掌握蒙古语、波斯语或者突厥语中的任意一种,就可以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中畅通无阻,而马可•波罗显然具有这种能力。

作为元代江南最繁华的大都市,西湖是杭州最著名的景点,相信每一个到过此地的人都会流连忘返。

马可•波罗来华期间,目睹了大运河建成后所带来的奇迹,马可•波罗曾多次沿大运河南下,游览运河沿岸的城市。这些城市,在他的游记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在镇江,马可•波罗提到当地聂思脱里派基督教的传播情况。指出当地在至元十五年(1278年),蒙古大汗曾任命一位叫马薛里吉思(Mar Sarghis)的基督教徒为地方官,治理当地三年。 据史料记载,当地确实有过一位名叫马薛里吉思的人,而且他确实也是基督教徒。马薛里吉思是在至元十五年上任的,上任时间与马可•波罗所记完全相符。

旅行家马可·波罗:他游记中国十七年是否真实?史料已经给出答案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一家久居中国,思乡心切,多次向忽必烈提出返乡要求,都没有获得批准。但机会最后还是被他们等到了。 忽必烈的侄孙,统治波斯地区的伊利汗国君主阿鲁浑汗,在王妃卜鲁罕去世后,根据她的遗愿,派遣三位使臣到元朝,请求迎娶一位与卜鲁罕同族的姑娘。忽必烈在卜鲁罕的同族中挑选了一位名叫阔阔真的姑娘,让三位使臣带回去。 马可•波罗一家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向忽必烈提出愿意护送阔阔真一行到伊利汗国。这次,忽必烈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1291年初,马可•波罗一家从泉州港扬帆出海,从此,告别生活了十七年之久的中国。1293年,抵达伊利汗国霍尔木兹港,以后又于1295年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威尼斯。

20世纪40年代,大陆著名学者杨志玖先生在《永乐大典》所录元代《经世大典•站赤门》中找到一份材料,讲的是1290年前往伊利汗国阿鲁浑汗处的三位使臣支请口粮的事情。非常有意思的是,三位使臣的名字分别为兀鲁、阿必失呵、火者,与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的伊利汗国三使臣Oulatai(兀鲁)、Apusca(阿必失呵)与Coja(火者)发音正好相符。这为马可•波罗到过中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旁证。

旅行家马可·波罗:他游记中国十七年是否真实?史料已经给出答案

马可波罗游记——英文原版

《马可•波罗游记》既是一部丰富多彩的东方见闻录,又是一部长期聚讼纷纭的旅行记。即使在其生前,也有不少人对游记的真实性产生过怀疑。

关于《马可•波罗游记》的真伪,争论还在继续。但无论如何,它为当时封闭的欧洲世界打开了一扇文明的窗口。 西方有学者认为,马可•波罗的游记,“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无数的西方人为马可•波罗笔下的那个神秘的国度而着迷,被它的富庶所吸引,甚至纷纷踏上了追寻的道路,并因此而开启了人类社会一个崭新的时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