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2北京新闻中心再拆“惊喜盲盒”,中外记者探新馆走近“中华瑰宝”

作者:红星新闻

2月10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再拆“盲盒”。继巴赫主席“空降”拜年后,这次提供给中外记者们的惊喜,是紧随冬奥开幕推出的重磅新馆新展入场券!

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2月5日开馆后,迎来预约参观热潮,每天三千个预约名额全部抢光,门票已经预约至一周后。

作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系列文化活动的重要项目,新馆首个重磅展览“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开展。160余名2022北京新闻中心中外记者,与观众一起走近1298件珍品。

2022北京新闻中心再拆“惊喜盲盒”,中外记者探新馆走近“中华瑰宝”

2月10日下午,中外记者探访中国工艺美术馆。

三年建成开馆

填补非遗国家级博物馆的空白

历经近三年建设,在冬奥会开幕式后第二天,新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重新开启大门。该馆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西侧紧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毗邻多个大型国家级场馆,项目建筑面积91126平方米,地上共六层。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韩子勇介绍,新馆的建成,填补了大陆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博物馆的空白。标志着大陆又新增一处代表国家和首都文化形象、彰显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气象的重要文化地标。

“几乎与工程建设收尾、验收相同步,我们马不停蹄,依托中国艺术研究院强大的学术力量和丰富的藏品资源,同步推进‘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的展陈论证、设计与布展工作。”韩子勇介绍,开馆之作“中华瑰宝”展览与场馆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北京冬奥会期间一项重要文化活动。该馆特别设计了冬奥主题的装置景观《从阿勒泰到北京》,为北京冬奥喝彩。

翡翠“四大国宝”重磅亮相

据介绍,“中华瑰宝”开馆大展,共分八个板块,涵盖了工艺美术、古琴、传统乐器、传统美术、戏曲、金石篆刻与拓本、传统年画、戏曲演出和学术报告八个部分的内容,共展出1298件珍品,百分之八十是第一次面向社会公众展出,大部分展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70年积累的珍藏。

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走进“大国匠作”展厅,翡翠“四大国宝”的共同亮相最令人瞩目,它们分别是翡翠山子《岱岳奇观》、翡翠花薰《含香聚瑞》、翡翠提梁花篮《群芳揽胜》和翡翠插屏《四海腾欢》。四件翡翠国宝从题材选定、形式设计到全部完成,历时八年,由四十多位名扬玉坛、技艺精湛的大师能手共同创作。其中,《群芳揽胜》是中国玉器艺术史上最大的花卉作品。

2022北京新闻中心再拆“惊喜盲盒”,中外记者探新馆走近“中华瑰宝”

2月10日下午,中外记者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中的翡翠国宝。

在“旷古遗音”板块,观众可以欣赏到晚唐“枯木龙吟”琴、宋代“鸣凤”琴等珍品,领略穿越三千余年的古琴艺术。“丝路丹青”板块,则带着观众饱览“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观赏到70余件临摹精品。

此外,观众还可以在“粉墨传奇”板块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在“藉器传文”板块品鉴百位篆刻家以《论语》警句篆刻的百件作品,在“神州迎春”板块欣赏来自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等地缤纷多姿的老年画。展览还设计了精彩的互动环节,观众可扫二维码观看、收听展品的讲解,现场还设有拓本、书法、篆刻等演示体验类活动。

“冬奥期间,我们将提供丰富且有厚度的文化交流活动。除了精彩纷呈的城市采访,还将继续带着中外记者拆‘惊喜盲盒’。”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任徐和建介绍,中心向非注册记者提供符合奥运会举办城市规定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媒体服务,主要包括新鲜且有深度的新闻信息服务、周到且有温度的媒体公共服务、丰富且有厚度的文化交流活动,将“新闻+服务、新闻+文化、新闻+科技、新闻+形象”四大理念贯穿于中心各项服务中。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北京报道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2022北京新闻中心再拆“惊喜盲盒”,中外记者探新馆走近“中华瑰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