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就是电视机的产生,历史将记住它的发明者——一位14岁的美国少年,他的名字叫费罗•T.法恩斯沃斯。

作者:孩子教育教育孩子

20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就是电视机的产生,历史将记住它的发明者——一位14岁的美国少年,他的名字叫费罗•T.法恩斯沃斯。他11岁时他在家里的屋顶阁楼上发现了成捆的科技方面的旧杂志,开始了自学并决心当个发明家。14岁生日时,他的愿望就是设计出一台能够将移动的画面和声音一起传送的新颖的“收音机”。他爸爸笑了,可他还是低估了自己这个14岁的儿子,凭着兴趣,法恩斯沃斯阅读了所有他能找到的介绍机械电视成果的资料,他设想把观看的屏幕划分成许多像垄沟一样的长条,让电流沿着长条形成黑白区,而当这些长条互相紧密叠加起来的时候,就可以使它们组成一幅完整的图像。这一装置后来证明比专家们搞出来的东西高明的多,而且这种原理和装置至今还有它的使用价值。不仅如此,法恩斯沃斯还想,如果一个画面能够转换成电子流,那么它就可以像天线的电波一样,在空间传播,最后再由接收机重新聚合成图像。经过不懈的努力,法恩斯沃斯终于获得了成功,美国专利局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认定,他才是电视机的所有主要专利的持有者。不难看出,能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一切都源于法恩斯沃斯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

然而心理学则认为,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形成的,而且完全可以开发和培养。学习者只要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产生追求最好的动力,并由此把这件事做到极致。

数学家华罗庚是美国近100多年历史上唯一一个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称号的中国科学家,他幼时反应并不敏捷,数学成绩也不好,但华罗庚意识到他的成绩不好,便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去,于是一有空他就抱着数学课本看,寻找数学题来做,渐渐地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尤其是一次数学课上,他完成了一道全班孩子无法完成的趣味题,数学老师肯定了他的答案和思路,使全体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后来他才知道这道题是《孙子算经》里面的有名的“剩余定理”,传到西方后被称为“孙子定理”。数学老师的鼓励使华罗庚兴趣大增,在数学上加倍用功。后来又因为他的数学老师王维克认定华罗庚是个富有天才资质的数学苗子,便有心个别指导,更使的华罗庚信心百倍,刻苦钻研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不幸的是,一场大火烧掉了他父亲的生意场,也粉碎了华罗庚的求学梦,他只念完初中就辍学在家,但这并没有使他放弃对数学的酷爱。回家后,华罗庚一边帮助父亲照顾生意,一边追逐着他的“数学梦”。由于对数学的入迷如痴,常常怠慢了客人,忘记了记账和收钱,有一次终于惹火了父亲,父亲把他的一大堆数学书和演算稿能撕的撕,能烧的烧……学成回国的王维克校长得知情况后非常器重,让华罗庚在学校做勤杂工兼学校会计,后又聘他做教员请。因此,王校长不堪排挤,只好拂袖而去。

祸不单行! 不但王校长出走使华罗庚失去了依靠,而且之后的灾难接踵而至:母亲去世,华罗庚自己又身患可怕的伤寒症和关节痛,这差点要了他的命。面对生活的重重压力和自身的不幸,华罗庚顽强的生存了下来,但还是落下残疾,余生只能靠着拐杖走路。

但这一切并没有磨灭华罗庚对数学的酷爱,白天谋生,晚上追梦,没了老师的指导他便自己苦读钻研,不停的撰写数学论文投稿,19岁的他就敢于和权威挑战。凭着自己对数学的强烈兴趣,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国外数学界这样评价他:“华罗庚教授的研究著作范围之广,足可使他堪称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也正如美国科学院院长在向华罗庚致赞辞的时候说:“他是一个自学出身的人,但他教育了千百万的人们。”

无独有偶。“数学王子”陈景润可谓家喻户晓,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正是因为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激发了他的勤奋,促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由此可见,兴趣是后天形成的。它是一个人成才的前提条件,即使面对巨大压力和困难,也能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同时,心理学也告诉我们,人的自我期待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只要肯为一种兴趣去努力,那么你日后极大可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即使没有兴趣的内容,你也会变得越来越感兴趣,原来的小兴趣逐渐会变成大兴趣,再后来便成为你一生的追求。因此说没有学习兴趣或者学习兴趣不那么明显的人是完全可以后天开发和培养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