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四战冬奥的蔡雪桐,没拿奖牌,你也很棒

作者:上观新闻

来源:环球人物 作者:陈娟

81.25、64.50、75.00。

三轮比赛打分过后,蔡雪桐最终拿到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比赛的第四名。赛后接受采访时,她遗憾落泪:“可能今天就是差点运气吧。没办法,竞技体育就是有很多偶然性。”

作为冬奥会“四朝元老”,蔡雪桐尽管无缘领奖台,但在比赛过程中做出了高难度动作,创造了个人冬奥会最高排名。

今天开赛前不久,为她加油助威的网友还关注到一则旧闻。蔡雪桐曾在一档节目中回忆,自己有次在训练中从U型池上方直接摔到了池底,摔断了胳膊,受伤当晚被医生要求坐着睡觉。

四战冬奥的蔡雪桐,没拿奖牌,你也很棒

坚持热爱单板滑雪近20年,伤痕累累,挑战自我的心却从未改变。蔡雪桐的经历,恰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佳诠释。她今天没拿到奖牌,观众为她遗憾,但更想为她鼓掌。

四战冬奥会

这是蔡雪桐第四次站上冬奥会的赛场。

第一次是参加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那一年,她和刘佳宇、孙志峰一道,获得了单板滑雪女子U型池比赛的三个参赛资格。这已属不易——冬奥会的众多项目中,单板滑雪属于小众项目,在中国起步晚,直到2003年才正式立项。

17岁的蔡雪桐,是参赛三人中年龄最小的。此前一年,她刚刚拿下世界青年单板滑雪锦标赛冠军,这是她的第一个世界级比赛金牌。紧接着便作为运动员参加冬奥会,这令她激动不已。

可惜的是,因参赛经验少,她十分紧张,“到了现场看到有非常多的观众,而且台子也很高,就被吓到腿软了,两趟滑下来感觉脑子里是一片空白”。

最终,她两滑均失利,在30名选手中排名第23位,首次冬奥会之旅遗憾止步于U型池预赛。

四战冬奥的蔡雪桐,没拿奖牌,你也很棒

·2010年,17岁的蔡雪桐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摔倒。图片来源:新华社。

接下来的4年里,蔡雪桐一边训练,一边参加各种比赛,磨砺自己。

2014年,索契冬奥会,她第二次获得参赛资格。但此前,她在一次训练中右臂摔伤,造成肱骨骨折,其间休养了一年多。再战冬奥,心理上多少有些阴影。那一次,她在比赛中没能发挥最佳水平,只获得了第六名。

四战冬奥的蔡雪桐,没拿奖牌,你也很棒

·蔡雪桐在索契冬奥会比赛中。图片来源:蔡雪桐微博。

8年,两度折戟,蔡雪桐的心里有些失落。好在,她调整好了状态,决定再次征战奥运。

等到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蔡雪桐觉得是自己状态最好的时候——无论是年龄和身体,还是技术和心理。当时的她信心满满,“毕竟在这个周期(2015-2017年)我滑得都挺好的,不断地突破自己、突破历史”。

然而,或许是因为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她前两轮都出现了失误,解说员忍不住惊呼:“蔡雪桐这次是重重地摔在地上,我们希望她没事。”

当时,蔡雪桐看起来若无其事。直到后来教练询问,她才坦白:“我今天感觉真的太难受了。”

那次比赛,蔡雪桐最终获得第五名,无缘奖牌。队友刘佳宇摘得银牌,也是中国单板滑雪史上首枚冬奥奖牌。

蔡雪桐的心气被自己摔到了谷底。她选择回归校园,在北京体育大学一边求学,一边调整心态。那段时间,她和其他学生一样,为作业、考试而忙碌,也有了时间去思考。半年之后,她更加清楚自己内心的梦想,回到滑雪赛场,继续征服一座座雪山。

她不再只想着拿好成绩,开始享受在雪上飞翔的感觉,享受挑战自我的过程。2018-2019世界杯赛季中,她辗转5个分站,每次比赛无论输赢,都很开心:

在美国铜山,“只有我一个亚洲人站上了奖台(美籍韩裔的克洛伊·金除外),最后拿到铜牌”;

在中国云顶,“迎风而上,是风把我吹得更高,我也凭借着高度拿到了冠军”;

在瑞士莱克斯,“(我)第二轮出现失误,遗憾拿到第四名没能登上奖台,但前刃900的感觉回来了,感到无比开心”;

……

蔡雪桐在实战中总结经验,不断创造佳绩。就在上个月,单板滑雪瑞士莱克斯公开赛中,她再次拿到赛季总冠军,捧回第7个“水晶球”。

四战冬奥的蔡雪桐,没拿奖牌,你也很棒

·蔡雪桐捧回第7个总冠军“水晶球”。

在一场场比赛的洗礼中,她终于等来了2022年的冬奥会。赛前,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别用了四个词形容四次参加冬奥会的感受:年轻、平静、巅峰和享受。

这一次,她真正享受在奥运赛场上“飞”起来的感觉。

雪场夺冠之路

蔡雪桐与滑雪结缘纯属偶然。

1993年,她生于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小时候,她精力旺盛,一头小毛寸,典型的假小子模样。

4岁那年,爸爸带回一双37码的旱冰鞋,勾起了她的好奇心。她一会儿看看鞋面,一会儿摸摸鞋底,还趁妈妈不注意,偷偷穿着在客厅里滑。一开始,她扶着墙走,踉踉跄跄,总摔跟头,滑了几天,开始能顺畅地转弯、回旋。父母发现她有天分,就由着她滑下去。

四战冬奥的蔡雪桐,没拿奖牌,你也很棒

·蔡雪桐小时候(左)滑旱冰。

3年后,蔡雪桐在家里滑着玩,电视里突然传出国歌声。回头一看,体育频道正在转播赛事,一名中国女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五星红旗在歌声中升起。

那一刻,她怔住了,有了“当一名运动员”的念头。后来,她捏了一块泥巴,在正面写下“我的目标是取得世界冠军”,在背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蔡雪桐真正走上体育之路,是在2003年。

有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在家附近的公园里滑旱冰,对面突然出现一个陌生人,“吓得我握紧手中的地瓜,脚下一抹油,转身就溜”。后来她才知道,那人是玉泉业余体校教练李大吉,正在寻找单板滑雪运动员。

在李大吉的劝说下,蔡雪桐开始跟着校滑雪队训练,后来又被老师举荐,进了省体队,开始了职业滑雪生涯。这一滑,就滑到了现在。

四战冬奥的蔡雪桐,没拿奖牌,你也很棒

刚开始接受单板滑雪训练时,蔡雪桐“就像一张白纸”,“教练教什么,我就学什么。”她每天苦练,放假也不回家,一个动作一练就是上百次,跌倒了爬起,爬起再跌倒。

U型池长120米,宽15米,深3.5米,平均坡度18度。从最高点腾空后与池底的落差相当于6层楼。第一次走进U池,蔡雪桐也没犯怵,“教练带着我在U池底端荡了一下、两下,第二下的时候,我就荡到了U池的边缘上,然后滑下来之后觉得,这个东西真好玩,像坐过山车一样”。

2006年3月,13岁的蔡雪桐参加全国滑雪锦标赛,在单板滑雪比赛中摘得冠军,随后被调进单板滑雪国家队。

她首次代表国家参加世界级大赛是在2009年,国际雪联世界青年单板滑雪锦标赛。在赛场上,她踩着滑板,风驰电掣般跃过赛道边缘,压低重心,一次次从U型赛道的边缘腾空而起,抓板、跳跃、旋转,落地俯冲,动作行云流水,最终摘得女子U型场地金牌,这是中国单板滑雪选手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上首次摘金。

自此,蔡雪桐在国际单板滑雪比赛中崭露头角,成为了最有潜力的运动员之一,也由此开启了她在雪场上的夺冠之路:

2010年,单板滑雪U型槽世界杯加拿大站女子组比赛,她夺冠;2011年,第二十五届世界大学生女子单板U型槽比赛,她夺冠;2012年,单板滑雪U型槽世界杯加拿大站比赛,她夺冠……

她代表中国参加了20多次世界杯单板滑雪比赛,先后获得了12次世界冠军,还接连6次加冕世界杯总积分冠军。

和很多运动员一样,优异成绩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汗水。练单板滑雪,不仅辛苦,还有很多潜在危险:比如刀刃被卡住,比如高难动作完成不好时摔落,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致残,但蔡雪桐都挺了过去。

她期待在雪场上突破自我,收获那种“爆发式的喜悦”。

继续向着山顶进发

单板滑雪之于蔡雪桐,就像是一场又一场游戏,“滑起来的那一刻,整座山就像一片由着你玩儿的世界”。

带着“玩儿”的心态,她驰骋在U形池,在地形公园,在雪山。她喜欢滑雪时那种自由的感觉,“当飞出去的时候,就是天人合一的。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可以忘掉陆地上的所有规矩和限制,这是这项运动独有的魅力”。

滑雪之外,蔡雪桐也很爱“玩儿”。

她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和随感,比如她是怎么被教练发现,怎么走上滑雪之路的,文字妙趣横生。

四战冬奥的蔡雪桐,没拿奖牌,你也很棒

·蔡雪桐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中描述自己第一次偶遇教练的场景。

她自我介绍:“我,蔡雪桐,中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队员,就是那个在半拉管子里飞来飞去的项目,对,就是肖恩·怀特玩滴那个。要说我与肖恩·怀特最大的区别就是他被称为‘飞翔的番茄’时,我飞起来还是番茄炒蛋。”

在微博上,蔡雪桐有着东北女孩爽朗逗趣的一面。

她会分享自己的日常点滴,追热播剧,看迈克尔·乔丹、纳达尔、C 罗等知名运动员的纪录片,发旅行照片等。她还是国乒队员刘诗雯的忠实粉丝,会为对方激情“打call”。

四战冬奥的蔡雪桐,没拿奖牌,你也很棒

·蔡雪桐在微博上为追剧而迷上的明星庆生。

四战冬奥的蔡雪桐,没拿奖牌,你也很棒

·蔡雪桐在微博上为刘诗雯加油。

她会拍视频,带着大家“云”滑一趟可可托海的野雪;记录自己最爱吃的Burrito,并在镜头前挑战了最高级别的10级辣,最后辣出眼泪,忍不住哈哈大笑。

四战冬奥的蔡雪桐,没拿奖牌,你也很棒

·蔡雪桐发视频记录自己在可可托海滑野雪。

她喜欢挑战各种运动,轮滑、爬山、沙排等,连爬山的打开方式都是欢乐的——周末去爬山,她一路小跑下山,镜头跟不上她的脚步而摇摇晃晃,看得人眼晕。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时,她配文调侃:“眼神不好的不建议尝试。”

但蔡雪桐最爱的无疑还是雪上运动。

如今,在单板滑雪的赛场上,年轻选手不断涌现,给这项运动带来了新鲜力量,也给老选手带来了挑战。但蔡雪桐的心态早已变得从容,“我只想着能够滑好,开心地滑,像一只飞翔的小鸟一样。在这一过程中尽最大的努力”。至于奖牌,在她心中已变得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挑战自我、释放自我。

她曾说,只有带着雪板才能征服大山。这次冬奥会后,她将继续向着山顶进发,等待着下一次的腾空而起。她的目标是广袤天地,终点在无垠雪山。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环球人物 金台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