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本科就业,那食品专业就真不太行。不是说不好就业,而是就业好很难。找工作容易,但是普遍工资低和工作累。我到现在都记得,有个

作者:妍妤奶爸

本科就业,那食品专业就真不太行。不是说不好就业,而是就业好很难。找工作容易,但是普遍工资低和工作累。我到现在都记得,有个大学校友毕业去了一个食品国企,需要倒班,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在工厂值班,吃泡面。。。

至于本科整个班级就业:

1.直接考公考编,或者选调等。小知识:几乎没有考上的,仅有的也是通过三支一扶?还是啥政策,去建设祖国边疆 ;

2.在家里支持下做小生意。。。;

3.食品行业。我了解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开封菜里面是从基层做起、1-2年可以升到店长(可能是学历优势?虽然感觉也没啥优势~)。小蛋糕则是在厂里面做质检和生产,质检轻松,生产很累。薪酬基本都在4-5k左右,加班就浮动一点;

4.无限转行换行业,这一类感觉挺多的,普遍在各种销售里面徘徊,挺考验个人抗压、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5.最普遍,躺平了。回家乡四五线城市随便找个工作,轻松不累,家里支持下,持续考公考编中。

6.升学,食品考研保研相比其它专业,轻松很多。为啥这样说,因为本人就是混子,最后考上了,找其它人问了下,差不了太多。。。

总结:本科就业最好的出路就是考公考编,但是这个好像几乎适用于所有专业,排除宇宙机等 。其次就是转行去其它行业,薪酬普遍高一些。最难的就是食品行业里面呆着。质检好点,轻松,但是没有发展前景。生产升的快,但是看企业和厂子新旧,还要要能吃苦和倒班。。。

(有人可能要说那些食品外企发展不错。第一,普通学校的食品进不去;第二,本科进去了,要想发展好,也难;第三,研发普遍硕博,管培就看个人命运。)

读研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扭转~

可能学院比较卷吧,也可能是大环境如此。我们那一届的大学同学,几乎人手一篇一区sci以上,不少人都是两篇以上。

同样谈谈发展:

1.升学,国内读博或者申国外博。国内目前有一个很不好的点,就是院校普遍将3年制改成4年制,而且还有万恶的一年左右排队时间,正常毕业都要5年,更不提普遍的延毕。。。所以本硕较好的同学或者靠自己能力有很好学术的同学可以尝试~

2.考公考编,和本科一样,岗位极少,除了海关,普遍只能考三不限,而且基本考不上。上上届、上届、本届,国考、省考、选调、军队文职等等等,能考的全去考。目前仅看见一个师姐考上了,还是家乡乡镇的公务员。。。

这方面,就我观察,我觉得还是考验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本科就能考上985的同学,只要没有太浪,凭借这种学习能力,基本上都能上岸公务员,厉害的就是各种省会和一线公务员。211的同学要差一点,双非及以下就要差太多。

可能有人会说,我见过某某某,学历和学校一般,也考上了。 关于这一点,我只想说幸存者偏差,不排除有这类人存在,但是太少了,有各种因素影响。咱作为普通人,就不要总想着自己上也能行,实事求是一点。如果非要硬碰,祝你好运~

(科普一个小知识,可能了解不全面。除了一线和省会城市的公务员好点,其它地区的公务员薪酬普遍较低,温饱水准,而且这两年好像还降薪降福利了。不过我了解的,江苏那边各地级市,待遇好像挺不错,一年十几万是有的,具体可能看单位叭~

另外,教师编也难了,同公务员降薪降福利,城市越往下越艰难。深圳的教师应该算是待遇最好那一批,之前小学和中学教师年薪可以达到30万+,现在也降到20万左右。而且听教师们说,以后中小学也要开始模仿大学,搞合同制,有的还是大学同款的非升即走,大趋势。。。补充:本科同学,考上家乡三线城市城区的小学老师,目前实习薪酬一千多,转正高一两千,福利待遇稍好一点。。。)

3.食品,到了硕士这一步,进食品基本上都是研发了。同届60来号硕士里面,仅有个位数留在食品行业。简单说说我了解的几个。一个进了小奶茶的研发,13薪,月薪7-8k,新一线城市,包吃不包住。一个进了某国际饮料大厂,管培生,三年期,好像也是13薪,月薪8-9k,新一线城市,包吃不包住。一个进了某冷冻食品大厂研发,13薪,月薪7-8k,四线城市,包吃住,单人宿舍。

4.转行,这个是最多的出路。因为你读研的导师很多都不是食品科班出生,普遍是交叉学科过来的,这也给学生带来新的出路。因为你可以研究很多别的方向,方便以后就业跳槽~

除开自学宇宙机的,跳槽最好的就是去药企和生物医药公司。去一线的同学,起薪12k+,算上绩效和年终奖,年包18万+。去新一线的,沿海和内地差距在1-2k左右,起薪普遍也能达到9-10k左右,算上绩效和年终奖,年包13-14万+

转行到其它行业,各种管培生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基本都是去的比较大的公司。公司平均月薪也是1万左右,新一线。

本科就业,那食品专业就真不太行。不是说不好就业,而是就业好很难。找工作容易,但是普遍工资低和工作累。我到现在都记得,有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