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男子的妻子回娘家,约定某日回来,却提前一天回来了,他觉得奇怪,就问怎么回事?妻子说自己记错了日子,男子也没在意。第二天,

作者:小九说民间故事

男子的妻子回娘家,约定某日回来,却提前一天回来了,他觉得奇怪,就问怎么回事?妻子说自己记错了日子,男子也没在意。第二天,又一个妻子回到家里,他大为惊讶,再找昨天那个,已经不见了。

男子名叫张如生,自认为博学多才,很注重理学,平时做人也循规蹈矩,从来没犯过什么错误。但是只有一样,这个人太高傲了,动不动就喜欢责难别人。

有个朋友,家中娶了一个贤良淑德的妻子,奈何家中的老母亲总是故意为难妻子,给妻子难堪,这个朋友忍了许久,有一日,终于替妻子出头说话了。老母亲因为自己儿子替儿媳妇说话,大哭大闹了三天三夜,闹得人尽皆知。

张如生知道以后,写信指责他说道:“小辈惹了长辈不高兴,长辈责难几句,就跟长辈计较,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啊。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因为朋友有规劝的以为,所以我提醒你,你打算怎么给我回信呢?”

过了几年,这个朋友的母亲去世了,八月脱了孝服,十月便打算娶个小妾。张如生知道后,又给这个朋友写了一封信,指责他说道:“母亲刚去世三个多月,你就打算娶亲,看来你蓄谋已久了。朝廷官员在职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职,从得知丧事的那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孝三年。因为朋友有规劝的义务,所以我提醒你,你将怎样回答我呢?”

在当时,对动机追究极严,男子虽说不是在守丧时婚娶,却等于在丧期婚娶。他的看法都是类似于这样的,引经据典,让人难堪,自己却不自知。

一天,张如生的妻子回了娘家,约定好了某一天回来,结果却提前一天回来了,他觉得奇怪,便问妻子为何提前回来了,妻子只说自己记错了日子,张如生也没在意。第二天,又一个妻子回到家中,他大为惊讶,再去找昨天那个,已经找不到了。

从这一天开始,张如生日渐消瘦,形容枯槁。其实是狐女假冒他的妻子,摄取了他的精气,一个晚上就耗去了很多。

朋友听说此事,也给他写了一封信说道:“小别胜新婚,小夫妻两个分开几天,妻子突然提前一天回来了,两个人做夫妻之事也不能说不对,狐魅假扮你的妻子,你也确实没办法知道,但是你一个晚上就大伤元气,要说不是纵欲过度,也不至于如此吧?难道夫妻这件事不能用礼法来克制一下自己吗?我可听说,狐魅从不去侵犯有德行的人,比如说周敦颐,张载,朱熹……我怎么没听说他们遇到过狐魅呢?这个狐魅公然冒犯先生,莫不是先生德行有亏?先生是贤人,求全责备圣贤是《春秋》的大旨。朋友有规劝的义务,我不能不说出我的想法。先生您打算怎么回答我呢?”

张如生收到书信,赶紧说这些都是乡里的人造谣,根本没有这种事。

小九说:《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之其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这就是所谓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吧?很多人都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训斥别人,美其名曰:我是为你好。然后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让身边的朋友非常不舒服。#民间故事#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暴露出对方观点的荒谬,让对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