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无奈的中国70后:辛苦的一代人

作者:厉羽萱

要说现代中国的成就,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她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其中贡献最大的,莫非中国的70后这一批人了。

70后是1970至1979年出生的这一批人。最大的已经53岁,最小的也在几年前踏入了不惑之龄。现在,他们是中国支柱中的主要力量。

无奈的中国70后:辛苦的一代人

40到50岁,正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力、名望、地位与权力全部都达到顶峰的时候。看起来他们光鲜亮丽,实际上他们才是最辛苦的那一批人。

正如电视剧《人世间》,就是讲了这么一群辛苦、努力、奋斗过来的人,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辛酸苦辣。

正所谓没有奋斗就没有成就,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在他们成功的背后,是无数的辛酸与汗水。

无奈的中国70后:辛苦的一代人
他们扬起时代前进的风帆,同时也被帆索把手勒出一道道的血痕。

01 新生的70后:改革开放的主力军

70后出生的十年之后,国家进行了高考改革。

当时的高考题目,对比现在并不太难,然而对比当时的教育水平与全国的资源分配,高考的难度与竞争的激烈程度,说上一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是一点也不夸张。

能够在那时考上大学的,那都是家里、村里的骄傲。去到外面都有人说:“这是我们村的大学生哩!”

无奈的中国70后:辛苦的一代人

当时的大学学历比现在的值钱许多,也更有真实性。作者的初中数学老师,也是一名70后的专科,但是她的水平并不比现在的研究生、硕士生来得逊色。

因为学历确实难得,当时的大学生,都是直接由国家分配工作,相当于有了铁饭碗。这样高的待遇,也侧面证明了当年大学的含金量之高以及高考竞争的激烈。

198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当时最早的一批70后,恰好是20岁,于是他们就作为那些出国考察的前辈们的副手,一同出国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外国的一切让刚刚从封闭中走出的中国人感到震惊,一个人在机场时拿了一张机场中的小宣传单带回国内,只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看到外国因为开放而繁荣,70后们就成为了坚决推进改革开放政策的主力。

无奈的中国70后:辛苦的一代人

他们努力学习知识,建设近代知识体系,迎头赶上全球化的发展浪潮,通过一代人的努力让中国融入世界中去。

在汲取、学习外国先进发展技术的同时,他们又是十分爱国的。外国势力多次向他们抛去橄榄枝,用优厚的待遇试图招徕他们,然而爱国的70后们拒绝了。

他们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工作,建设自己的家乡。

随着中国与世界对接,物价飙升也随之而来。这里很多人都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几十年前,人们的工资只有十几元、几十元,也足够养活一个家庭。

随着物价飞速上涨,货币开始迅速贬值。从前的“万元户”是劳苦大众心目中的富裕的代名词,然而放到现在的2022年,一万块根本算不上什么。

无奈的中国70后:辛苦的一代人

大的不说,一台新版的苹果手机就足以花光这些它们,甚至还不够。钱越来越不值钱,70后就生长在这物价不断飙升的时代之中。

工资的增长速度,明显是要慢于物价的飙升速度的。手上的钱本就不多,还要面对日益提高的生活成本,只好不断地多打几份工,生存的艰辛可想而知。

02 离家辛勤建设的70后

改革开放后,很多年轻人为了挣钱,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往广东、上海等地去工作,参与中国的建设。

这些年轻人,就是70一代。因为他们的辛勤工作与竭力建设,大城市的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

无奈的中国70后:辛苦的一代人

他们就是最早的一批“农民工”,带着梦想进入城市,为这座城市贡献自己的一束光。

现在去看建设工地里,也都是四十多岁五十岁的70后居多。他们吃苦耐劳,可以胜任许多艰苦的工作。

现在很多人说年轻人不能吃苦,都是和这些70后们做对比的。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说,感受70后的艰苦并不是难事。

90后、00后们,他们的父母,正是70后的那一代人,感受自己父母的辛苦,岂不是很容易?城市中的70后上班需要早出晚归,还要经常性地加班。

进入城市当“农民工”的,他们日子更是艰苦。在工地上大灯下,他们不分昼夜地工作与建设。农村坚守着的70后们,也是经营着家里的农田,闲时出去打两份零工,为生计忙里忙外。

无奈的中国70后:辛苦的一代人

由于当时还没有实行义务教育,能凭借自己的学习天赋与努力,考进大学的人无疑是少数。

而城市是可以挣到更大的钱的,所以更多的人就选择成为各个工地的“农民工”。

然而那些拿到大学文凭,在城市中崭露头角的人们,也没能风光太久。

很快,国企改制的风潮来临,很多在国企工作的,似乎是拿着铁饭碗的70后,一夜之间大量下岗,他们不得不进入市场创业。

创业的艰辛,是每个人都能预料到的。有的聪明的、幸运的人在创业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而大部分人过得却并不如意。

卖菜摆摊的收入明显不如在国企中工作来得安稳,来得轻松。然而70后一直为了生存而不断地,努力地与生活搏斗,从来没有放弃。

无奈的中国70后:辛苦的一代人

其实如果仅仅是这样,还并不能让我们坚强的70后屈服。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开始哺育下一代的70后们,很快又迎来了两个全新的问题:孩子的养育与房价的走高。

与现在的晚结婚、晚生子不同。

当时进入30岁时的70后们,大多已经成家立业,孩子的抚养与教育,又成了很大的问题。

过去生孩子,只需要家里多添一双碗筷即可,所以一家可以生六七个孩子,而70后就是在这样“散养”的方式中长大的,所以他们深知这样的方法已经不适应社会了。

养育、教育的成本十分高昂,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这样,70后又背上了沉重的育孩压力。

无奈的中国70后:辛苦的一代人

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的费用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更令人震惊的是一路飙升的房价。

房价增长从改革开放开始后,其实就已经开始了。随着国家越来越开放,那些临海的贸易城市比如广东、珠海、深圳、北京等都是一路飙升。

到了后来,政府的收入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土地,房地产商和炒房者因此赚的盆满钵满。

那这些财富是凭空产生的吗?

当然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房子一直是刚需。70后虽然是新时代的主力,但幼年也受到旧时代的影响。

无奈的中国70后:辛苦的一代人

他们不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认为租房也可以,而是认为必须努力让自己拥有一套房子。这样的心态也让房地产商们把握住了,于是房价涨得更加肆无忌惮。

70后身上背负的重担,也随之越来越沉。

03 一切为了孩子

现在,70后们已经四五十岁了,他们的儿女也开始踏入社会。这些年轻人也非常苦,他们的工资增加慢,物价和房价等却都飙升得太快。

已经中年的70后,刚刚为了自己的生活奋斗完后,又要去帮助子女。就目前经济形势,大多数年轻人想要买房,凭借自己的收入简直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根据统计,以上海为例,如果一户普通家庭想要在上海买一套80平米左右的房子,需要三代人的积蓄才能买得起。

无奈的中国70后:辛苦的一代人

其他地方房价虽然没有上海这样高昂,那也不低了。

让自己的子女去挣出一套房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过去我们还能听到“啃老”这个词,社会都对这种“啃老”的年轻人嗤之以鼻。

可现在好像没什么人提啃老了,为什么?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啃老”,不“啃老”的寥寥无几,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

等到将来儿女成家,抱了孙子之后,还要帮子女带孩子。

在踏入信息化时代时,70后的接受能力要明显比90后00后的年轻人落后一截。

当前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大行其道,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70后不在少数。

而且自疫情以来,我们出行都要出示健康码与行程码,否则就哪里都去不了,这更难住了一大批70后。

无奈的中国70后:辛苦的一代人

曾经是改革开放主力军的他们,现在已经无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城市中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让70后们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他们试图学习,可对这些东西不熟悉且又过了年龄的他们来说,学习的进度都十分缓慢。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里,70后们只希望它能跑得慢一些。

中国人口出生持续走低,大陆面临的老龄化危机也越来越严重。将来在越来越严重老龄化社会中,70后也将生存地越来越难。

实际上,大陆早已在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21年,中国人口净增长只有四十多万人。专家预测,这有可能是大陆人口增长的最后一个年份。

严重的老龄化危机会让公共系统不堪重负,养老金分得人越来越多。将来70后的养老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无奈的中国70后:辛苦的一代人

国家发展的人口动力不足,则养老金的费用也必定会减少。现在开始号召的“延迟退休”,要求60岁即可退休的老人们要到65岁才可退休。

70后奋斗了一辈子,到老还得自己给自己养老,真是辛苦又辛酸的一代人啊!

总结

70后赶上了中国进步的风口,他们刚出社会,就遇到了改革开放这个大机遇。

机遇与风险并存,70后们用尽全身力气,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创造了新中国建设的一个又一个“神话”。

他们直面物价上涨、房价抬升的挑战,奋勇拼搏,很好地完成了他们这一代人的使命。而他们也有不能如意之处:

现在的他们已经很难跟上时代的脚步。

无奈的中国70后:辛苦的一代人

各种电子产品、二维码、app等让70后们眼花缭乱。同时随着房价逐渐走高,生活成本节节攀升,70后不得不为儿女们提供经济上的帮助。

年轻时候帮老人,老了之后帮儿女。

随着老龄化社会越来越严重,将来的养老资源也会逐渐减少,延迟退休的政策也使得70后们从青年到老年,一直在工作。辛苦的70后,辛苦的一代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