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宁波民营剧团越剧演员直播唱戏,收入翻3倍一场挣1万

宁波民营剧团越剧演员直播唱戏,收入翻3倍一场挣1万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表了一组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其中从事主播及相关从业人员160多万人,较2020年增加近3倍。消息一出,引发大量关注和讨论。视频制作、小说写手、美妆博主……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欣欣向荣,孕育出丰富多样的就业方式。人们开始逐步摒弃对灵活就业的偏见,认为选择灵活就业是一种全新的就业模式,并不等于找不到工作,也不是打零工。

浙江宁波的越剧演员陈誉,对此深有体会。她本是当地一家民营越剧团的演员,疫情发生之后,线下演出大量取消,正常时期,她一年能演200场,现在骤降至20场。拿不了演出费,一度,她入不敷出,经济压力特别大。2021年4月,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朋友的建议下,陈誉开始直播唱越剧,有人打赏就能挣钱。“当时没有多大期待,反正直播一下成本不高,不行就算了。”陈誉回忆。

宁波民营剧团越剧演员直播唱戏,收入翻3倍一场挣1万

陈誉发布的短视频作品,她扮演小生。

开直播前,她留意看了直播平台上曲艺类的直播,有人弹古筝,有人唱黄梅戏,效果都很好。她学着别人直播间的样子,买来灯光,声卡,电脑,话筒,先从便宜的入手,不过单件也要一两千元。她在家里收拾出一个小房间,作为专门的直播工作室,早上9点和晚上7点,各播一场,每场唱3个小时。

第一次,看直播的人寥寥无几,她收到了几十块元的打赏,坚持一个月以后,最多的一次直播间在线人数达到了近五千人。现在,她每个月收入和之前在民营剧团相比翻了3倍,最多时一场直播收入上万元。

陈誉在直播间成功实现了再就业。这样灵活就业的形式给她提供了“单飞”的机会,可以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和兴趣,创作出优质的成果,给自己搭建展现能力的平台。起初,直播间里也有质疑的声音和不好的评论。“有人说我这么拼,开直播就是为了赚钱;还有人说好好的戏曲演员,不在舞台上唱戏,这个行业看来要凉。”陈誉承认,她开播就是为了挣钱。另外,她认为,在全民直播的时代,网络大平台上看不到戏曲演员的身影,这个行业才真是过时了。

宁波民营剧团越剧演员直播唱戏,收入翻3倍一场挣1万

陈誉(右)和同事一起直播唱越剧。

业内同行对她在直播间唱戏都很支持,好几个同事特地跑来跟她请教如何开直播。这几年,不少传统戏曲剧团人才流失严重,生存困难。像她曾经供职的民营剧团,全靠辗转四地,拿演出费挣钱。她曾因出差太频繁,照顾不了家庭,尝试做了一段时间幼儿园老师,不过最终还是因为热爱,又回到剧团。疫情发生之后,陈誉很多剧团的同事都转行了,有的去了工厂,有的做起了小生意……陈誉把越剧带进直播间,获得不错的打赏收益,让仍留在这个行业的演员们被大众看到,也让一些同行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最近,关注陈誉直播间的人越来越多,很多粉丝通过她了解到越剧,喜欢上越剧,“这么看来,好像是对越剧的继承发扬起到了一点作用。”陈誉笑着说。粉丝的热情也给了她信心,现在她对待直播唱戏,早已不是玩一玩的态度,每天开播前,她花一个多小时化妆,硬件设备也都换成了上万元的高档货,“把直播当做一份事业去发展,正是大有前途的时候。”陈誉说。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鼓励个人利用社交软件、知识分享、音视频网站等新型平台就业创业,促进灵活就业、副业创新。像陈誉这样,不拘泥于就业形式,自己多方寻找机会,把灵活就业发展为个人事业的越来越多。比如,视频“UP主”(上传者)何同学早在大学期间,就凭借测试5G网速、制作可以给手机充电的桌子等视频出圈,甚至和苹果公司CEO库克对话,去年,他大学毕业,在杭州开办自己的工作室;本职工作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的罗翔,因为在视频网站上,讲解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以接地气的方式为人熟知……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灵活就业,给求职者提供了更多尝试空间和选择机会,也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的干劲。不过,对于灵活就业人群的保障制度及相关措施还待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