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昨天,一条妈妈留言引起了我的高度注意!

妈妈说:

“最近发现小孩嘴巴有些凸,晚上留意了一下,好像是张嘴呼吸?”

“怎么干扰预防?网上卖的什么矫正贴有效吗?”

上网搜了一下,真的有不少妈妈在给娃用“口呼吸矫正贴”。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一个网红贴,没想到竟在全网销量有10w+??你们一个二个真的鬼迷心窍,气死我了......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口呼吸贴这个网红玩意儿,不是咱普通人买来随随便便就可以用的。

看看这些“心大路子野”的宝妈,真的把我气晕了:

4岁半宝被医生确诊为“腺样体肥大”后,

宝妈仍不死心,仍然多次使用只因怕宝宝变丑。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发现孩子有些嘴凸和龅牙,宝妈就判断是口呼吸。

半夜偷偷给贴上,娃发现后经常主动撕掉。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我只能说:你们真的在作死边缘疯狂试探

因为,造成小孩口呼吸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本身有上呼吸道疾病。

(比如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

这些疾病往往会阻塞孩子的呼吸道,从而导致娃被迫张嘴呼吸。这时如果你用封口贴贴上,无疑是把小孩捂死在手中!

被封口贴憋得满脸通红的小孩,也绝不在少数。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但宝妈们都经不起“吓唬”,一看到这5张图,瞬间又动摇了不再用封口贴的决心: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这种图片看多了,别说你们,我们老粉群的妈妈们都会魔怔的认为,自家娃好像也有问题: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其实,判断孩子是否为口呼吸,绝不能仅从这5张面相图来判断!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等孩子熟睡之后把他的上下唇捏牢,闭紧在一起,保持5分钟。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如果在5分钟之内,他的嘴唇基本上是闭牢的,那么口呼吸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捏紧5分钟内,发现孩子有挣扎、明显不适翻动、甚至惊醒,那就要小心口呼吸的情况了。

浙大邵逸夫医院,牙科中心副主任 —— 黄丞一

不过这个方法可能需要二次哄睡,打扰到父母睡觉,所以下面2个方法也同样适用!

1.纸片法

家长可以将卫生纸撕成长条,等孩子熟睡,分别贴近口唇外和鼻孔外,观察纸片的颤动,来判断孩子是否张口呼吸。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2.面镜法

在孩子熟睡的情况下,找一面镜子,然后镜面朝上放在孩子鼻子下方,再用同样的方式把镜子放在孩子的嘴巴前方。

观察对比镜子上的雾气,如果是鼻子呼出的雾气多,孩子就是正常用鼻呼吸;反之,如果是嘴巴呼出的多,那就是口呼吸。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经过以上3种自测方法,来判断孩子是否为口呼吸,比看面相更为准确!

那么如果只是单纯的张开嘴,却没有通气,就不能算作口呼吸!(只能说是有张嘴习惯)

习惯性张嘴解决方案

1.龅牙导致的张嘴

如果你的孩子龅牙比较突出,嘴就自然无法闭合,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张口的习惯。这时,需要去牙科做牙齿矫正。矫正完毕后,自然就能把嘴巴闭上了。

2.嘴唇肌肉力量薄弱,导致的张嘴

学会鼓气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这个方法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玩耍、洗澡、散步、上下学路上。通常我们会要求孩子坚持鼓气时间,从刚开始的几秒到半分钟,然后1分钟以上不漏气。

抿木板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注意:要仅用嘴唇抿住,而不是用牙齿抵住嘴唇去抿。

木板就用平时吃完的冰棍棒子、尺子都行。父母可以在孩子坚持的过程中,轻轻抽一抽木棒,如果轻易松动说明孩子力量不到位,要继续练习。

这些训练都需要日积月累,天天锻炼才可以的哦~

但如果是真的口呼吸,要怎么解决?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都说只要是有鼻炎的小孩,10个里面8个都会口呼吸。

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只要鼻子是堵的,孩子就只能用嘴巴代偿呼吸。

想要解决口呼吸,得先解决下面这3大常见问题!

1、鼻炎:长期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无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鼻窦炎,都会导致鼻粘膜充血进而发生呼吸不畅!

当然,鼻炎的类型不容,用药和疗程也自然不同。科大大简单地做了张图,供大家参考: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

到了孩子3-6岁爱生病的年纪,腺样体和扁桃体会出现增生肥大。

同时肿大的扁桃体、腺样体又会进一步堵塞气道,使鼻气道压力增加,就会再次提高口呼吸的发生率。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如果情况严重,可能就需要做手术了!

那到底要不要做手术,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娃腺样体肥大要不要手术?看完这些真实案例,再决定!

3、过度肥胖:

过度肥胖也会引起身体的器官肥胖,比如:腺样体肥大,所以来看看你家宝超重了吗?

手把手教你怎么看小贴士:

1.根据公式计算出孩子的BMI数值;

2.先看下方横轴,找到孩子的月龄;

3.再看左侧的竖轴,找到孩子BMI数值的位置;

4.横线竖线交叉的位置,就是孩子的体重区间;

就可以看是偏低、正常还是偏胖啦。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月销10万+的口呼吸贴,别再给娃用了!背后的隐患医生都捏把汗

最后想说说:口呼吸,对大人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 睡觉打鼾,严重时出现呼吸暂停。● 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学习和生活效率大大降低。● 牙弓发生改变,咀嚼功能下降。● 口唇、口腔粘膜、咽部失水干燥,致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反复刺激下呼吸道,易得气管炎。● 口鼻的内环境改变,导致对常居病菌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口腔疾病和呼吸道疾病。

所以,口呼吸这件事真的不分老小,全家都要治!

一键三连,转给你家那位总爱打呼噜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