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顾宏伯和华觉平的师生情(一)顾宏伯老先生在苏州评弹学校做过老师,1960年苏州评弹学校成立后,他几次到学校里任教,专职教

作者:代理兄弟

顾宏伯和华觉平的师生情(一)

顾宏伯老先生在苏州评弹学校做过老师,1960年苏州评弹学校成立后,他几次到学校里任教,专职教评话班。他是说《包公》的领军人物,是广大评弹听众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苏州电台《广播书场》资深编辑华觉平当时就是苏州评弹学校评话班的学生,他记得顾宏伯上的第一堂讲角色的课: ”到处黎民有哭声,狐群狗党尽横行。天生一副铜筋骨, 专打人间抱不平…”他是以中篇评弹《林冲》当中鲁智深的人物挂口,来教学生花脸的角色,教的过程当中还配以身段和架子。

顾宏伯的动作给人形象感,其实书台上一样东西都没有,但他表演挑野鸡毛时,他的手、身体、头,三样一起配合,而且还表现出野鸡毛的抖动,包括踢袍角,是从周信芳那里学来的(以前评话表演时是没有的),手眼身法步,角色的运气,相互之间配合起来。

华觉平从苏州评弹学校毕业后,进入了上海评弹团。到了1974年,上海评弹团招收了第二届评弹学馆的学员,就是秦建国那一批,需要师资力量,所以向上海新长征评弹团借调了评话名家顾宏伯去学馆执教。顾宏伯曾经在苏州评弹学校执教过,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975 年,他来到上海评弹团设在淮海路汾阳路的学馆所在地进行评弹的基础教育。那时适逢文艺系统开始开放传统剧目,评弹界同样如此,逐步将传统书目开放。

由于传统书目自1964年之后,已有十多年没有演出了,不要说那些只学说了一年多传统书目的青年演员早已经忘记了,就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前辈们也需要将沉寂了的书目逐步逐步地重新挖掘出来。挖掘书目需要有人把书记录整理出来,当时上海电台正好要请顾宏伯去录音,顾宏伯就请华觉平帮他将《包公》中的一段《狸猫换太子》的内容先记录下来。(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