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行走在冰刀之上的花滑少年

作者:光明网

与冰刀为伴、以花滑为梦。任毅涵生于“冰城”哈尔滨,4岁时,第一次踏上冰场的他,就被光滑的冰场和疾驰的冰鞋迷住。如今,13岁的任毅涵已是黑龙江省花样滑冰队运动员。从业余爱好到专业训练,他摔伤过、沮丧过,却从未放弃。他曾数次摘获比赛桂冠,最大的心愿是能一直练花滑,享受冰场上的每分每秒。

任毅涵:我身边有许多热爱滑冰的人。在杨超教练和邻居姐姐的帮助下,我很小就能在冰面滑行,虽然没他们滑得那么快、那么美。听着耳边呼呼的风声,我感觉自己像天鹅般翱翔于冰面之上,这种状态让我着迷。

妈妈每隔一天,会带我去冰场滑两个小时。冰场温度很低,但我越滑情绪越高涨。每次滑到最后,都会出汗,屁股也摔得不轻,却还是舍不得离开冰面。那时候,我就特别期待隔天上冰的两小时。

行走在冰刀之上的花滑少年

任毅涵在冰场练习花样滑冰 徐凯鑫/摄

冰雪运动传承着古老的风俗,也衍生出独特的魅力,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在哈尔滨,有太多人像任毅涵一样,热爱并享受着滑冰等冰雪运动带来的奇妙体验,并在冰天雪地里挥洒热情。

任毅涵:以前,我不太爱说话,学了几年花滑后,结识了一群热爱滑冰的小伙伴,我们互相交流、彼此鼓劲。我逐渐变得更开朗自信了。

为了备战第一次专业比赛——黑龙江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花样滑冰比赛,杨教练精心为我挑选比赛曲目《黑天鹅》,爸妈亲自为我设计比赛服装。后来,我将更多时间投入花滑训练中。

第一次拿冠军是在2018年的一场比赛。当我顺利完成比赛,下了领奖台,一把抱住妈妈,非常高兴和激动。

花样滑冰需要运动员展现出平衡跨跳、旋转、跳跃、滑行步法等技术动作。任毅涵近年来练习的男子单人滑包括短节目和自由滑两部分,在短节目中,他会完成3次跳跃、3次旋转和1个步法;在自由滑中,则是7次跳跃、7次旋转以及两个步法。与花样滑冰展现于外的优美身姿相生相伴的,则是训练中经常遭受的各种伤痛。

任毅涵:2021年2月,我练习3周半跳时不慎摔倒。去医院检查后,爸妈告诉我是韧带撕裂。受伤后,我在床上休养了两个多月,有接近6个月没能正式参加冰上训练。我心里挺着急,但爸妈似乎比我更忧心。爸妈还特意置办了瑜伽垫、瑜伽球、门上单杠等各类训练器材,家里就像一个小训练室。

现在,我已经重回冰场,最近正在优化后外点冰3周跳动作的完成度。我知道,训练中的伤痛依然少不了,因为每一个完美动作背后,都离不开成千上万次的跌倒。如果动作不够漂亮,那就是摔得不够多。

每天训练结束,我都会写日记,写给自己,也写给我的冰场、冰鞋两个“伙伴”。我向“他们”倾诉过梦想,希望有一天能站上奥运领奖台,看国旗升起。

行走在冰刀之上的花滑少年

任毅涵获得的奖章 徐凯鑫/摄

10年来,任毅涵凭着对花滑的满腔热情,在无数次摔倒中,找寻自己、证明自己、突破自己。从他身上,我们似乎能体会到运动的真谛:竞技取胜固然重要,但享受运动本身才是运动的意义所在。

《半月谈内部版》2022年第2期

半月谈记者:徐凯鑫 王鹤

来源: 半月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