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圃某翁好道,戒酒吃素,独居六十余年,一乡人称他为善人。某天晚间睡觉,忽然听到异响,看到无数小人从门缝进来跳上床榻,摇晃

作者:热情的暖阳GI

老圃某翁好道,戒酒吃素,独居六十余年,一乡人称他为善人。某天晚间睡觉,忽然听到异响,看到无数小人从门缝进来跳上床榻,摇晃着老翁骂道:“嗜杀贼,休想安枕高卧!我辈隐忍数十年,今日决不饶恕你!”言毕,跳上翁身,自首至足,不留一丝空隙。

有人拽他发,有揪他胡子,有撮他嘴掀他鼻子、拧他耳朵摸他眼睛;有胳肢四肢瘙痒的,有咬皮肤的。翁痛痒难耐,欲言而口不能开,欲动而手足如有所缚。微瞅其人,大者长尺许,次者或七八寸、五六寸不等,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面目娟好美如冠玉者,有环眼虬髯狰狞凶恶,鸡鸣下榻由门而去。

如此一月,老翁不堪其扰。自问平生尚无大过,不知是何冤孽。

闻某寺有老僧道行甚高,前往请求纤解。老僧命他坐在旁边,自己趺坐禅床,用手掐口诀诵咒。

少顷,小人果然络绎而至,膜拜,齐伏座下。老僧喝道:“何物妖魔,胆敢祟善士?”小人诉说其因道:“尊师您请听,我们乃山野隐居之流,日常伏于田地间,以蔬菜露水为食,与人无争。不想某翁包藏祸心,视我们如同仇寇,数十年来屠戮了岂止十个家族。倘若我们再任他摆布屠杀,日复一日,我们子孙必无矣。

为此召集同类,决意扑杀这个败类杜绝后患,孤注一掷,真是出于不得已啊。尊师座前不敢说假话。”

大概老翁平素性情勤俭,平生所种瓜豆各类蔬菜,每天除去灌溉以外,一定逐棵逐叶仔细检查,遇到虫子就杀之,唯恐损伤蔬菜。老翁听后恍然大悟,于是向老僧陈述这个缘故,并表示忏悔。

老僧嗟叹良久,为强辩道:“你们所说有道理,但是老衲听说,临近村落甲、乙等人都和老翁一样,操持种植蔬菜瓜果,他们的菜畦田垅比老翁还多,性情也很愚蠢凶恶,平日遇到你们同类对之摧残,也一定更加过分,你们为何不和他们计较,而单单和老翁为难?难道不是欺软怕硬吗?”

小人们答道:“不是啊。像甲乙等人生平作恶较多,以后阴曹森罗殿上,自然有人和他们对治审问,我们何必与他为难!但像某翁这样的人,戒酒吃素喜好道学,一乡称为善人,因为他是善人而戕害物种性命,他的罪过就应该加人一等。《春秋》之所以责备贤德的人,就是这个道理啊。我们同类和老翁结下怨仇,正是此意。”

老僧点头叹道:“好啊!好啊!”因而劝诫老翁从此改变行业:“等老衲为你解脱,你看如何?”老翁双手合十欢喜同意。

老僧于是宣说指示道:“冤家宜解不宜结,某翁今天已经忏悔,愿意捐弃旧日行业,但是你们既已死亡,如何能够再生?老衲愿意为你们念经诵咒,超度你们。

希望你们尽释前嫌,再无怨尤,不要再行纠缠骚扰。你们同类有知,快快服从我的律法指令。”小人们听了各个欢喜,伏地膜拜,一起宣说佛号消失踪迹。某翁从此以后不再从事耕地锄草,只是织席编鞋以此过活。这是庸通和尚说的故事。

里乘子说:“有人怀疑像小虫子这样的愚蠢、卑微的生物,怎么能够知道抱怨的事情啊?大概是禅师嚼舌头,故意借此荒诞诡异的奇谈来警策世人罢了。

我说不是这样,杨宝救黄雀、宋之问救蚂蚁,都记载在典籍之中,这不都是虫子和鸟类中报恩的典故吗?报德既然有所凭证,抱怨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啊?况且出自善人,就该罪加一等,责备贤德的人,更为近乎情理。你为何怀疑呢?”

老圃某翁好道,戒酒吃素,独居六十余年,一乡人称他为善人。某天晚间睡觉,忽然听到异响,看到无数小人从门缝进来跳上床榻,摇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