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奥会,拒绝只看热闹

冬奥会,拒绝只看热闹

强烈推荐这本《冬奥简史》,一来当然是因为应景,在北京冬奥会进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咱们别光看热闹,多了解一些冬奥会历史有助于让我们更加深层次地理解冬奥会,而不只是看热闹、追明星;二来这本书综合了历史、政治、体育等多个领域的冬奥知识,将冬奥会融入人类历史及政治局势当中,可读性非常强,并非只是单纯地列数字、举例子。

纵观本书,可以看到冬奥会之风在全球的席卷走向。从1924年法国夏蒙尼举办首届冬奥会起,举办冬奥会一开始只是实力雄厚的欧洲国家的特权。1932年,冬奥会主办权第一次落到了美国手里,为此美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组委会主席杜威甚至捐出自家私有土地用作雪橇比赛场地”。作者称之为“欧洲体系与……美洲风格之间的一次直接冲撞”。1940年这届冬奥会原本计划在日本举行,但是侵华战争使得日本丧失了举办资格,直至30年后的1972年日本才重新获得举办资格。这也是亚洲第一次举办冬奥会。中国首次亮相冬奥会是在1980年,这相比较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参与奥运会的日本来说真是非常晚了,而且当时我们也完全没有取得成绩的希望。直到1992年的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中国选手叶乔波才为中国实现了零的突破,获得第一枚奖牌。

冬奥会从欧洲走向美洲,又走向亚洲,而且中国运动员从单纯参与到成为强有力的奖牌竞争者,这一切都表明着世界格局的变迁,以及亚洲,特别是中国的不断成长。这一成长是包括各个方面的: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国民素质等等。

除此之外,本书还给我们描摹了坚强自律的奥运会运动员的形象。比如国家冰球联盟NHL殿堂级人物维恩·格雷茨基,他自律且负责的形象让乔布斯都成为了他的粉丝,乔布斯在苹果产品发布会时引用了他的名言:“我要滑向球要去的地方,而不是它已经在的地方”,表达了放眼未来的宏远志向。又比如历史上第一位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双料开幕式选手——汤加运动员塔乌法托法。以及王濛、羽生结弦、金妍儿、武大靖等都在冬奥会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身影。

在本次冬奥会上,大陆“冰强雪弱”的局面也得以改善,苏翊鸣和谷爱凌两名小将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精神站上了冬奥会领奖台,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突破。期待奥运健儿们能够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再创佳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