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颜忠新证“水浒骂清”,宋江,吴用暗藏半部明亡史

作者:李颜忠红楼屈原

观点:经我多年研究有颠覆性发现,水浒西游红楼一样,都是大清入主中原后,历代文人不断补充完善的骂清之作! 一切文学手段皆在反清复明诉匪,所有离开明史的解读都是“胡批歪解”

我们不要迷信任何权威,像胡适这样的专家尚且出错非止一端,我们只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的逻辑,自己的判断!

《开场诗再证宋江隐写李自成》

我前文就“宋江杀阎婆惜”与“李自成杀妻”比较,证明宋江是隐写颠覆大明的李自成,很多网友提出质疑。认为专家已有定论,水浒早于大清,但我再次提醒读者,水浒传无数骂清元素,足以推翻前人对水浒写作时间与主题思想的判断!

今天我深入研究,再添新证!宋江于第二十一回《虔婆醉打唐牛儿婆醉打唐牛儿,宋江怒杀阎婆惜》出场,有一首隆重的开场诗单表宋江:

李颜忠新证“水浒骂清”,宋江,吴用暗藏半部明亡史

古风一首:

  宋朝运祚将倾覆,四海英雄起寥廓。

  流光垂象在山东,天罡上应三十六。

  瑞气盘缠绕郓城,此乡生降宋公明。

  神清貌古真奇异,一举能令天下惊。

  幼年涉猎诸经史,长为吏役决刑名。

  仁义礼智信皆备,曾受九天玄女经。

  江湖结纳诸豪杰,扶危济困恩威行。

  他年自到梁山泊,绣旗影摇云水滨。

  替天行道呼保义,上应玉府天魁星。

此诗看起来气魄非常宏大,绝非历史上小小宋江所能当得起的,不但词义皆是写李自成造反,藏头大清,崇祯,大明,甚至直接隐藏李自成三字。

宋朝运祚将倾(清)覆=朝廷即将葬送归大清,倾覆,大清覆盖。即李自成葬送大明。

神清貌古真(祯)奇异,一举能令天下惊=李自成与大清令崇祯与天下皆惊!(李自成做到了,宋江远远不够。)

尤其藏头李自成,真是令人惊心动魄!

仁义礼(李)智信皆备-----李。

他年自到梁山泊-----------自

一举(成名)能令天下惊(一举射覆成名)--成

且看诗中,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宋江,皆是正史所痛恨的土匪,怎么会有仁义礼智信?宋江勾结匪人,私放朝廷命犯,不但毫无仁义礼智信,且已经涉嫌犯罪,故此句皆是为了凑“李自成”三个字!

如此看来,此诗真乃神奇无比,古往今来,能解其中味的人凤毛麟角!

《吴用隐喻崇祯皇帝》

吴用=崇祯失败“无用”,此名字直接表明了作者对崇祯的历史态度,西游记中用朱无能隐喻崇祯,朱悟能=朱王崇祯无能!用意与表现完全相同。

吴学究=三字下部暗含“天子”与“九”,“九五至尊”“大明天子”。

吴加亮=吴家明=明朝天下无。暗喻亡国。

吴教授=把江山交授于大清。

作者在塑造吴用时,貌似写他的大智慧,实则皆是小聪明,他的这些小聪明很容易被揭穿,如借反诗纳玉麒麟卢俊义入伙。写假书信被识破,许多智谋非常小儿科,皆不是匡扶宇宙之大才!和三国演义的雄韬伟略无法相提并论!

能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施耐庵,为什么不能再继续展现其雄韬伟略呢?皆是作者有意为之,曲折婉转地表达吴用之“无用”。

试想崇祯若有朱元璋一半才华,国家能如此一败涂地吗?

李颜忠新证“水浒骂清”,宋江,吴用暗藏半部明亡史

《吴用攻打“大名府”“祝家庄”与“扈家庄”隐喻攻打朝廷》

大名府=大明。

祝家庄=住家庄=原住皇庭

住家庄庄主,紫面阎罗祝朝凤=紫朱大明+王(阎罗)+居住朝廷之王=崇祯。崇祯死于李自成之手,祝朝凤死于宋江之手!

扈家庄=护家庄=保护大明的将士,护家庄老幼几百人被杀绝,暗喻李自成反明罄竹难书之罪行。

一丈青=清依仗,大清依仗李自成造反夺得江山,无论从何种角度讲,李自成(宋江)都是历史的罪人!

文章皆是反写,吴用(崇祯)帮助宋江(李自成)攻打大明,住家庄,护家庄一则是反写历史,一则是他“无用”,正是崇真的无用帮了李自成。

宋江“仁义礼智信”的极端,实写李自成“倒行逆施荼毒生灵反人类”之极端!

《宋江招安与吴用上吊之因果关系》

宋江招安隐喻李自成招来大清!

宋江擒皇帝方腊隐喻李自成擒崇祯!

方腊死=吴用必死。

宋江招安大宋(大清)反被大宋害死=李自成招来大清反被大清杀死于九宫山。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宋江死后,引出吴用和花荣上吊,吴用和花荣因为看到宋江被害死,心痛难忍,出于忠义,甘愿随宋江而死。论理,吴用和花荣完全没有上吊的必要,此处隐喻,正是宋江(李自成)的造反与“招安”,才引出“无用”皇帝崇祯的上吊,以及中华民族(花荣)的上吊。

最后一场浩浩荡荡的造反烟消云散,归了水泊蓼儿洼=大清,恢复平静。

中华民族进入了大清“水国”几百年的黑暗统治!

水浒=水胡,水浒传并非浅薄的武侠小说与英雄聚义,而是浸满中华民族亡国血泪的历史悲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