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六安:进步之城,新进步

作者:六安新闻网
六安:进步之城,新进步
六安:进步之城,新进步

如果在安徽的16座城市之中票选出一座“进步之城”,六安有足够的底蕴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我。

甚至,放眼全国,这也是一座有着“进步基因”和“进步传统”的光荣之城!

从“上古四圣”皋陶架构出中国最早的司法制度体系,成为历朝历代法律制度的思想源泉和实践基础;

到革命战争年代,30年红旗不倒,30万英雄儿女为国捐躯,铸就成不怕牺牲的

“大别山精神”;

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动作为修灌区,饿着肚皮搞建设,书写出甘于奉献的

“淠史杭精神”。

历史上,这座城市的古圣先贤、仁人志士,总是能顺应时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这座城市注入

“进步”基因,赓续“进步”血脉。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区域竞争的百舸争流,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六安,因为区位和地理环境的限制,与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指标上的差距越来越大,成为六安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发展之痛”。

但是,勇于追求进步的六安人并没有安于现状,痛定思痛之后,悟出了“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深刻道理,从而开启了一场逆风扬帆加速跑的“拉力赛”。

六安:进步之城,新进步
六安:进步之城,新进步

01#

【“进步”才是硬道理】

/

迈入“十四五”

六安卧薪尝胆、发愤图强

经济位次、速度不断攀升

发展动能显著增强

六安:进步之城,新进步

『越窜越高的“排名榜” 』

2021年

六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位次创历史最好水平

生产总值增长11%,居全省第二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居全省第三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7%,居全省第一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5%,居全省第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6%,居全省第三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居全省第五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8%,居全省第六

六安:进步之城,新进步

作为革命老区,六安发展底子薄,因此,能够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这样一份答卷,实属不易。

这份逆风扬帆加速跑的成绩,是全市上下坚定不移贯彻“增速超平均、总量向中靠、人均朝前赶”发展思路的生动体现;也是实现从“追赶者”到“赶超者”角色转变的集结号。彰显出了这座城市管理者的崇高追求和历史自信。

『越写越长的“光荣榜”』

透过发展的表象,你能够看到的是渗透在这座城市肌理里的进取与自信。具体到实际工作中,这种进取与自信表现为:拉高标杆。而展现出来的成果,则是全市干部群众共同书写出来的、越来越长的“光荣榜”。

六安:进步之城,新进步

02#

【探寻“进步”密码】

六安:进步之城,新进步

摄影:邹俊

成绩源于实干,进步唯有实干。

每一份荣誉的取得,每一个进步的脚印,都凝结着冒热气的“汗珠”和“敢同自己过不去”的内生动力。

探寻六安“进步”密码,不难发现,这里既有着对产业“筋骨皮”的全面锻造,又有着对干部群众思想“一口气”的深度淬炼。

『外练“筋骨皮”』

六安:进步之城,新进步

摄影:张巨江

透过施政脉络,六安加速发展的痕迹清晰可见。

★强筋——

链上合肥、融入长三角

打通经济发展脉络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和中部崛起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合肥都市圈的不断壮大,六安的发展格局迎来了历史性转变,过去区位上的劣势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市委市政府也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适时提出了“链上合肥”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合六同城化”和“合六经济走廊”建设。

2020年,六安与合肥共同编制《合六经济走廊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把合六经济走廊作为合肥都市圈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集聚地,绿色发展样板区,并合力推动合六经济走廊上升为省级战略。

“希望能够搭上这个列车,对接合肥,找到我们目标客户,发展我们的智能制造方面的业务。”位于合六经济走廊内的金安经济开发区安徽人和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瞄准合六经济走廊建设的大势,2022年计划追加3500万元投资,力争迈入机械加工、电子信息全工艺链综合制造能力的先进企业行列。

金安经济开发区是六安境内合六经济走廊的最前沿,在紧邻合肥区域建设的六安新城与合肥运河新城遥相呼应。目前园区拥有企业3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64家。

“依托现有的主导产业和龙头项目,做好与合肥的补链、延链、强链文章。”在深入“链上合肥”方面,园区围绕构建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氢能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四大主导产业。

围绕合肥龙头产业做配套,围绕合肥科创机构做底层,围绕合肥园区做情报,围绕合肥市场做农产品供给。这是六安市委市政府错位布局,与合肥共舞的战略定位,也是推进一体化进程的具体抓手。

为了达到“同城”的效果,六安还在交通基础设施上大做文章。连接合肥的南部通道S329已具备通车条件;合六叶高速改扩建项目年底完工;G312快速化改造项目正在实施,改造后预计车程将由目前一个半小时缩短至40分钟。未来,还有多条高铁、高速和城际轨道交通连接合六两地,这些交通大动脉将从“时空”上拉近两地的距离,推进一体化的进程。

六安:进步之城,新进步

除了合六同城化,六安还迎来了长三角一体化的“政策大礼包”。

2021年12月8日,六安被列入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市,与上海松江区开展结对合作。

2022年1月28日,六安市与上海市松江区举行结对合作帮扶“云签约”仪式。两地围绕《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明确的7项重点任务,着眼十年、谋划五年,努力构建产业、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相结合的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格局,具体包括探索产业合作、支持资本对接、加强农业协同、优化文旅合作、提升民生水平、搭建人才平台、开展互派挂职、扩展合作领域等8个方面合作内容。六安将利用松江的桥头堡,对接沪苏浙大平台。加速融入长三角的大幕已经全面拉开。

无论是“链上合肥”,还是“对接长三角”,都是六安延伸发展经脉,汲取外在营养,拓展发展空间与发展层次的战略举措,也是这个基础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实现赶超发展的必由之路。

★壮骨——

双招双引,积树成林

补足工业发展之钙

六安发展,最弱的一环是什么?答案无疑是工业。远的不说,省内近年来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合肥、芜湖和滁州,无一不是在工业上取得了突飞猛进。以滁州为例作横向比较,2010年六安和滁州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都相差不大,但是到2020年,滁州的工业产值和GDP分别是六安的2.8、2.3倍。十年时间,六安的工业产值增长不到1倍,而滁州的工业产值增长了近4倍。差距可见一斑。

六安:进步之城,新进步

找到症结,方可施策。2021年,六安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7%,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居全省第三。这些逆袭数据的背后,依靠的是一系列发展战略的有效支撑。

“实现赶超发展目标,关键靠工业、希望在工业。”围绕这个出发点,全市上下坚持“投资为纲、项目为王,产业投资是纲中之纲、产业项目是王中之王”的理念,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发展第一战场,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引擎,推深“精重促”行动。

2021年,全市上下大力开展“双招双引”。组建了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与生物医药、数字创意与现代服务业“5+1”产业链推进组。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8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80个。

为了亲商、安商,更是采取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安徽雅迪机车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作为雅迪在华东地区配置的最大机车生产基地,这个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得到了当地园区的全程帮办服务。“在整个厂房的选址、厂房的建设、还有我们人员的招工,都给了我们很大支持。”现在每1分钟,就有一台电动机车从这里下线。“我们一期投入在15个亿,二期还要再投入近8个亿。”

2021年,全市上下深入开展“精重促”行动,建立“管行业必须管投资”机制,开展亿元以上项目提级调度,531个纳入省调度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10.6亿元。

六安:进步之城,新进步

摄影:洪登北

此外,全市上下还深入实施重点工业项目“积树成林”和规模工业企业“老树育新干”工程。推进规上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实施企业上市“雁阵计划”。

千方百计,百计千方,目的只为做大工业骨架,做强工业骨骼。

『内练“一口气”』

六安:进步之城,新进步

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关键在人。如何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凝聚全市上下发展的“一口气”,六安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敢同自己过不去”的态度,横向对比与先进找差距,纵向对比向历史找动能,先后开展了两次干部群众发展思想大讨论。

★对标江浙沪庐 比先进找差距

2021年决策杂志发表的一篇题为《江苏、浙江的干部是如何突破常规的?》文章,在六安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议,主流媒体更是广泛开展了《对标长三角,改革进行时》的思想大讨论。

“相比沪苏浙,我觉得我们最缺少的是‘高标准’和‘创新理念’,这也是我们过去落后的原因和今后赶超的目标。”

“没有办法想办法,没有方案出方案,把应该办又‘行不通’的事变成‘行得通’。”

“要坚决摈弃‘自我良好’的错觉,敢把自己放在全省、全国中去比拼,去排位。”

……

通过思想大讨论,长三角地区的开放思维和先进理念,已经在六安干部的脑海里扎下了根,成为日常工作中自觉参照的坐标。

与此同时,六安还常态化组织干部到沪苏浙与合肥跟班学习、拜师学艺,并要求各级干部在交流学习中,将所见所闻转化成自身的作业题,让心得体会成为工作中的“破难之法”,形成调研报告41篇,将梳理出的问题纳入改革清单。目前,对标沪苏浙25项改革任务目前已落地见效,与上海松江建立了实体化合作平台和沟通机制,着力推进7+X事项,积极支持各县区与沪苏浙开展园区结对共建。

★汲取历史营养 增强文化自信

2021年10月30日,市委书记叶露中在《五六十年代的六安干部是如何干工作的——弘扬淠史杭精神,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一文上批示:淠史杭精神蕴含着奋斗有我的敬业精神、奋勇争先的事业追求、奋发图强的干事热情、奋不顾身的责任担当,昭示我们,只要敢想敢拼,勇于跟自己过不去,就可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就可以创造人间奇迹。我们今天要干成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大业,让六安再度雄起、再上前头,就要传承弘扬这种精神。唯如此,才无愧于先辈。并要求在各县区和市直部门积极开展学习讨论。

“不管时代怎么发展,社会怎么进步,老一辈身上的忠诚信念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不能丢。”

“靠实干立身,扑下身子当好‘战斗员’,做到干一件成一件,做一桩成一桩。”

“让‘在状态’成为常态,让站起来成为躺平后该有的姿态,这是淠史杭精神给我的深刻启发。”

通过大讨论,让更多干部更加深刻地理解“大别山精神”和“淠史杭精神”的实质与内涵,了解六安先辈们的“进步”一面,和这座城市的“进步”传统,从而树立文化自信与历史自信,以不负先辈、责任在我的使命感,在新时代追求更大的进步!

标准抬高就能看出问题,标准降低了就不是问题。通过与先进比,与历史比,其目的是为了树立高标准,拉升工作标杆。

2022年,六安最新发布了“赛马”计划,围绕扩投资、增动能,面向全市8个县区政府(管委会)开展月度监测、季度小考、半年会考、年度大考,对年度考评前三名,颁发“年度奔马旗”,以“出活”论英雄,在“赛马”中“找马”,真正让干了的与没干的不一样。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2022年新年伊始,六安市委在巩固党史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切实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改变干部工作作风。同时,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五问’六安—奋勇争先大讨论”活动。一问状态怎么提?二问标杆怎么立?三问劲头怎么鼓?四问本领怎么强?五问作风怎么实?直面总量偏下、人均靠后的“六安之痛”,聚焦速度、位次、奖项,进一步提振全市党员干部精神状态。

六安:进步之城,新进步

勇挂云帆济沧海

御风破浪会有时

十三五的六安

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推动六安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四五的蓝图已经绘就

志存高远的六安人民

胸怀“两个大局”

心系“国之大者”

以“不负历史、不负人民”的使命感

坚定“接续奋斗,再上前头”的雄起决心

撸起袖子,甩开膀子

奋力奔跑赶超路

努力实现新时代六安各项工作的

更大“进步”!

来源|六安广电融媒体

责编/张磊 校对/ 程晨 审稿 /王伟 核发 / 查琦 吴炜

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