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拐、韩笛子等八仙与弈之邪大单于商量好计谋后,当即告辞,前往北地皇龙城散播流言。

这些流言有什么我建立北方都护府,准备自立为帝,率军入关之类的。
还有我拥兵自重,准备与司马氏皇族抗衡,恢复姒氏王朝之类。
更有甚者,传出流言,说我要与愚天帝争夺皇后王欢,以报当年夺妻之恨……
这些流言在北地皇龙城一时间满天飞,有八仙传谣,更有北狄细作推波助澜,很快漫天谣言由民间传到庙堂,传到宫中,最终传到愚天帝耳中。
这晋主司马愚天本就与我不和,我没毛病,他还想给我找点儿毛病呢!此时,听到如此的流言顿时不淡定了,立刻就召集朝廷重臣,商议对策。
自从我在塞外立北方都护府,已成一方势力,这愚天帝就如鲠在喉,此时召集群臣,怒道:“好个姒神龙,不请旨意,就在关外私立什么北方都护府,图谋不轨,早晚必会对我大晋不利,朕决定兴兵讨之,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中大夫秦归向来谄媚愚天帝,立刻出班附言道:“陛下所言极是,那姒神龙早就意图不轨,反心已明,现今朝堂内外,民间百姓,皆知其反心,以臣看来,应立刻征调我大晋精兵强将,出关灭此贼,以除后患!”
太傅王霸聃恨我当年斩其婿庄贾,更害其女王沉力疯癫,此时也出班言道:“秦大人所言极是,陛下,若出兵讨伐姒神龙,臣不才,愿率我王氏家兵为陛下前驱!”
王霸聃之言尚未完,我义父太尉公孙越却是冷笑出班,言道:“国丈好气派,就不知你王家家兵可比十八王爷的军队更厉害?十八王爷征讨姒神龙尚且失利,国丈可有多大把握?”
此言一出,群臣尽皆无语,要知十八王爷司马毁自关外战败后就去了南都朱皇城,可也一直没回京,就连愚天帝也很无奈,毕竟关外之战,令百战百胜的十八大王司马毁丢尽了脸,就连愚天帝都不知该如何安慰自己这位最为倚重的皇弟呢!
此时听了我义父公孙越的言语,愚天帝心知这老头子有办法,于是问道:“老太尉觉得不宜发兵,可又该如何为朕分忧呢?”
那一旁太傅王霸聃插嘴冷哼道:“陛下不知,咱们太尉大人乃是姒神龙那小匹夫的义父,人家父子情深,自然不希望陛下发兵!”
我义父闻言,花白胡须乱颤,未看太傅王霸聃,只对愚天帝拜道:“陛下圣明,老臣自受先帝遗命辅政,忠心耿耿,殚精竭虑。今日陛下国丈朝堂之上如此说臣,想是陛下疑臣也有贰心。老臣纵有百口莫辩,今日愿血溅庙堂,以示臣之赤胆忠心!”
这老头子说完,对着一旁盘龙柱就要撞过去。这可把愚天帝吓得不轻,赶紧命人拦住了老头子。
其实,愚天帝内心何尝不希望我义父就这么撞柱而亡。那样,他就可以把我义父手中的兵权收回来了。要知道,公孙氏乃西北大族,我义父公孙越执掌大晋西北整个军政,大晋至少四分之一的兵权在他手中。
可愚天帝又害怕我义父就这么撞死,原因很简单,义父言语虽说是太傅王霸聃在咄咄相逼,可话中言及“陛下国丈”,却也是在指愚天帝疑他。如此一来,这逼死老臣的罪名可就落在愚天帝头上。义父若死,西北公孙氏必反。如此一来,愚天帝也只能忍气吞声了。
他看了一眼撞在百官丛中却离柱子还丈许远就兀自挣扎假装脱力的健硕老头子,忍住心中怒火,还得好言安慰道:“老爱卿忠心为国,赤胆忠心,朕岂会不知?切不可因几句闲言碎语就此轻生,若如此,可就陷朕于不义了!”
我义父闻言,立刻跪倒,“陛下仁慈,臣知错了!”
愚天帝忍住骂人的冲动,却赔笑言道:“爱卿平身,你既然不愿朕发兵,却有何策对付那姒神龙。如今民间、朝野都传得沸沸扬扬,言此人有不臣之心,朕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我义父闻言,哈哈笑道:“陛下,此事简单!那姒神龙自去关外,已四五个年头儿,陛下何不召其入朝述职。若他不敢来,则必有不臣之心,老臣愿亲提一旅之师斩此逆贼。若他敢来京师,则只说明有人蓄意冤枉他,陛下则应追查这造谣之人予以严惩,以免忠臣含冤。”
愚天帝心中一动。老头子这些话正说到他心里。平白无故出兵关外,他却也没有必胜的把握。相反若能诱我入关,愚天帝却觉得自己更有几分胜算。当即答应道:“太尉老成谋国,朕就依太尉所请,派人前往关外传旨,宣姒神龙入京述职!”
太傅王霸聃立刻阻道:“陛下,万万不可听公孙越所言,那姒神龙一旦入京,只怕掀起波澜,陛下……”
愚天帝早就不耐烦,怒道:“国丈闭嘴吧!管好你女儿,也让朕耳旁能清闲些!”
言毕,竟是甩袖退朝,只令王霸聃这个国丈呆立那里,不知所适。
当庭太监传旨退朝时,我义父转身走过王霸聃面前,只冷笑道:“国丈养的两个好女儿,二女儿虽然疯了,可大女儿对老夫那不肖义子可还钟情的很呢!老夫请陛下召他入京,却也免了皇后陛下的相思之苦呢!”
言毕大笑而去,只气得国丈王霸聃在后面跳脚大骂“老匹夫”……
进京述职,这圣旨十万火急,传得倒快,而我此时也恰在金蛇城处理政务。
这几年来整顿北方都护府,我说不上日理万机,可金蛇城、天龙城和野狼城来回跑,却也是够忙的了。而夫人司妃儿却也令我欣慰,因为这几年她为我先后生了一子一女。
儿子胖胖的,可也笨笨的,我为其取名为姒猛,乳名憨儿。
女儿粉雕玉琢,很是聪明乖巧,我为其取名为姒玉,乳名黛儿。
自从有了这两个孩儿,我自感生活多了许多快乐,而且姒氏后继有人,我也不算对不起先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