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届返乡置业,是从哪里开始不行的?

作者:地产知识橘
这届返乡置业,是从哪里开始不行的?
这届返乡置业,是从哪里开始不行的?

今天已经是大年初九了。

作为一个从三四线城市走出来的小镇青年,这个春节,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家乡的楼市。

就像最近各种推文说的那样,以往三四线的返乡置业潮,消失了。

这届返乡置业,是从哪里开始不行的?

逛了几个新开的盘,售楼部大都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在融创一个项目的现场,将近2小时的时间里,除了我,只有一组客短暂到访过。

连做清洁的大妈都拎着工具在洽谈区附近无所事事。

也是,随便拉个中指院的数据就能发现,在春节小长假,本来期待被返乡人流重点惠及的二三四线,同比去年,成交数据动不动就可以打个对折——

这届返乡置业,是从哪里开始不行的?

给我的感觉,这届返乡置业不行,是从我们家这种小城市,春节期间售楼部主动关门开始的。

本想去新城一个刚刚开卖的项目,结果销售直接说,再过两天就要放假了。

“现在来还可以看看沙盘,但样板间已经不开了。”

Fine。

这届返乡置业,是从哪里开始不行的?

说起老家的楼市,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地方割据”,开发商都很“土”。

直到2016年棚改之后,才有全国知名的开发商逐渐下沉进驻。嗯,没错,最早来的,就是那个平地一声雷,让人没了脾气的恒大。

恒大来了,当然是降维打击。

回想御景半岛首次开盘时,就拿出了那块地最好的位置,最先推出了别墅和小洋房,我们那儿稍微有钱的人都去抢了一套,一时风光无两。

谁也想不到,几年过去,项目居然烂尾了。

这届返乡置业,是从哪里开始不行的?

(地产知识橘|拍摄)

工地裸露着。

这届返乡置业,是从哪里开始不行的?

其实,御景半岛的首期已经交付了,但之后凭着图纸和规划卖出去的房子就接连停工了,目前依旧处于停水停电的状态,一到晚上,整个片区连个路灯都没,俨然一座“鬼城”。

仿佛古堡一般华丽的售楼部和示范区,如今早就人去楼空。

这届返乡置业,是从哪里开始不行的?

只剩那些已经建好的“欧式”儿童乐园,能让这个小城的人们回想起,当初是怎么被这个超级大盘的美好规划所打动,掏出真金白银,最后买了个寂寞的。

这届返乡置业,是从哪里开始不行的?

比较神奇的是,恒大爆雷之后,当地还有不少人依然在抢这里的房子。

“为啥啊?”我问朋友。

“便宜呗,打折打得太狠了,直接五折捡漏啊!”

“唉,人总有侥幸心理,总觉得这么大个开发商,肯定没事的,肯定轮不到我。”

咳咳,果然天下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朋友告诉我,那些爆雷之后还买恒大房子的人,在等来了如期而至的烂尾之后,特别纠结:

“因为钱是按三期支付的,给了首期,之后要付第二期的钱了,如果不给,就不能算业主,以后赔偿可能也轮不到,前面给的十几二十万就打水漂了,恒大也不给退房;

但继续给的话,那么大一笔钱,还只是买个优先索偿权,所以他们很纠结……”

不过,朋友说,停工之后,政府牵头,现在项目已经有人接盘了。

现场是能看到塔吊的。

这届返乡置业,是从哪里开始不行的?

看来,还是……赌对了?(手动狗头)

这届返乡置业,是从哪里开始不行的?

不光买房的人,给开发商建房子的人,也不好过。

另一位朋友在一家本土的建筑公司工作。公司一直以来就是给开发商做总包,见面时他的第一句话是:

“今年的地产怎么这么难啊,以前真的从来从来没这么难过。”

他用了好几个“从来”,我一下就感受到了他的迷茫。

前几年回去时,他在南宁负责几个龙光的项目。

不断的垫资、应付甲方的飞检、招不到人……

人手不够时,只能找临时工,日结工人的技术水平不行,甲方飞检时又被打回来重做,还必须压着合同的工期天天赶,不然就违约……

合作之前,他们觉得难得拿到了大开发商的单子,原本打算好好干,打个样。

但结果发现大开发商把利润压得太低了,垫完资干完活还经常拖款,催也催不动,最后只能拿工抵房了事,算下来根本没挣啥钱。

“他们所谓的流程经常卡我们的进度款。”当时他还忿忿的说,“做完这单不做了,店大欺客,游戏规则都由他来定,不好玩。”

但即便如此,他对整个行业是没有微辞的,毕竟从工作以来,他就在这一行待着,干了快20年了。

这次回来,他的态度变了。问题已经不在于某个开发商,而几乎是他所接触到的所有开发商。

“你们没接恒大的项目吧?”

“没有。但我们接了奥园。”

emmm……

“我跟你说,现在开发商打起折来,真的无耻。”

他说,他们在涪陵帮奥园代建的项目,奥园只能给工抵房,而且是按备案价出的,好户型好楼层都说卖了。

但奥园自己对外销售时,却在备案价基础上打了六四折,于是,他们拿回来的工抵房既不好卖,卖了收回来的钱,也不够成本,更别说赚钱了。

“真的从来没见开发商打这么多折,以前都是假折扣嘛,包装一下,比如买房送个车位,多赠送点面积什么的,哪见过真的打折,还打这么多的。”

但眼下的情况是,能拿得回工抵房已经是万幸了。有些项目做完,钱垫出去了,啥都追不回。

“前段时间我们找了100多号人去堵售楼部要钱,但对方死活给不出来,钱没要到,这些人维权吃住倒是花了我2000多。”

我只好安慰他,“没事,现在要求保交楼,你们的钱肯定没事的。”

“已经交楼了啊!他们已经骗我们把房子都盖完了!”

“那要是破产清算,你这排到哪儿呢?”

“有银行就直接封了奥园的两栋楼,不准卖了,怕回头收不回来钱。但那是银行啊!我们又不能封楼!”

他说,他们公司已经打算转型了。以后不接总包的工程,做做劳务公司,当包工头,回款不会这么难。

“我们老板最近开了两家农业公司。以前快钱赚惯了,现在要赚慢钱了。”

他告诉我,他给老板算了笔账,农业公司的投入要至少7年多才能回本,“我老板听了眼一闭,说,算了,我就当十年回本。我跟他说,对!有这样的心态就对了。”

唉,行业维艰,他调侃说,也要转型去养牛了。

这届返乡置业,是从哪里开始不行的?

但覆巢之下,竟然也有完卵。

这一场浩浩荡荡的去杠杆运动,竟然给了本土开发商很好的机会。

那些手握丰厚现金流的小房企,在本地已经称王了。

海成集团是从西南小县城奉节起家的开发商。在当地做起来后,逐渐往周边其他区县发展,现在已经在重庆主城的渝北区,周边的万州、巫山、巫溪等地开发了房地产。

这是一家典型的,自有资金充足的企业。听说,之前疫情期间,身边的人都在减工资,他们还在涨薪,用朋友的话说就是,“感觉不缺钱,现在还在到处拿地。”

回家走访的几个新盘中,融创的销售相对素质最高,海成的销售,就挺一般的。

然而,这一点也不影响海成的项目成为这个片区最好卖的房子,融创都要找大妈在海成的门口薅客。

海成在本地的先发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隔着长江,海成在北滨和南滨各有一个标杆盘,在未来最被看好并且也是当地政府所在的新区,也打造了一个标杆,周边商圈目前已经是新区最成熟最热闹的了。

除了几个标杆盘,这家房企还在本地人不怎么看得上的一个犄角旮旯的地块,开发了另一个盘。

为了把这个盘的人气做起来,竟然把旁边的山头也包下来了,说是要打造成一个对标重庆洪崖洞的网红打卡点。

这届返乡置业,是从哪里开始不行的?

现在,这个翻版“洪崖洞”已经建得像模像样了。

这届返乡置业,是从哪里开始不行的?

(图源:海成官微)

虽然这儿未必能像洪崖洞一样成为全国网红,但当地人对海成的期待还是很高的——

“他们还是很厉害的,等这片建好,说不定人就都过来了,也能热闹起来。”

现在,似乎也只有这种开发商,才能给当地购房者最充足的信心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