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大清真寺建于1922年到1926年之间,象征着法国和伊斯兰教之间永恒的友谊。这也是为了表达法国对北非殖民地的50万穆斯林的感谢,因为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德国人作战,其中有10万穆斯林牺牲在战场上。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就不会有凡尔登的胜利。这座清真寺也是为了纪念那些从阿尔及利亚来的牺牲的穆斯林燧发枪团成员。
今日的燧发枪团成员
战后,许多阿尔及利亚人定居在了法国。他们主要在工厂和建筑工地工作,然后把钱寄回给遥远的家人。他们被称为卡布尔人,亦即来自卡布利亚的柏柏尔人。他们历世历代都住在险峻阿特拉斯山脉附近的贫困村庄中。之后,卡布尔人便逐渐成为巴黎主要的穆斯林人口。许多人住在巴黎东北部贝尔维尔(Belleville)的贫民窟,并与其他移民邻居建立了紧密联系:中国人、越南人、突尼斯人、摩洛哥人、以及来自北非、俄罗斯和东欧的犹太人。
抵抗运动的开始
当纳粹1940年入侵并开始围捕犹太人时,许多卡布尔人加入了法国抵抗运动。(当然,与基督徒一样,北非和巴黎的许多阿拉伯人也与反犹太的维希政府和德国当局合作,这也是事实。)
卡布尔抵抗运动能够成功与他们进行朝拜的大清真寺密切相关,因为他们正是在清真寺的地窖中进行着自己的秘密反法西斯行动。多亏了清真寺教区长Si Kaddour Benghabrit(1868-1954)的英勇行为,参与抵抗运动的卡布尔才得以将他们的犹太朋友和同事带到清真寺中避难。
班加布里特(Benghabrit)出生在阿尔及利亚,曾任职于巴黎和北非,是一名有文化的外交官,写过书,喜欢巴黎沙龙文化,热爱音乐,后来成为巴黎最重要的穆斯林和欧洲最具影响力的阿拉伯人。
当纳粹和维希政府开始逮捕并驱逐巴黎的犹太人时,班加布里特本人和他的教众决心要让大清真寺成为被迫害犹太人的避难所。他设计了一个救援行动三步骤:首先,他为欧洲和阿尔及利亚籍的犹太人提供庇护,让他们住到穆斯林家庭的公寓里;第二,他给他们假身份证,以证明他们是穆斯林,而不是犹太人;第三,他创先使用清真寺的地窖和隧道作为转移通道。
藏在那里的犹太人爬着挖通了穿过清真寺下方的下水道,并将隧道一直挖到塞纳河岸边。在那里,由卡布尔人操纵的空葡萄酒驳船和其他船只正等待着将他们偷运出被占领的巴黎。班加布里特被盖世太保多次逮捕和审讯,然而,每次都会有一名德军高级指挥官命令将他释放。原因很简单:如果德意志帝国要争取北非的阿拉伯部族和穆斯林来对抗盟军,就不能冒险在北非或巴黎引发阿尔及利亚人的骚乱,而逮捕如此德高望重的穆斯林教区长显然是不利于这个企图的。
纳粹高层对这么重要的穆斯林领袖礼遇有加
拯救了几千生命
萨利姆·哈拉里(Salim Halali)是一名来自阿尔及利亚的柏柏尔犹太人,是演唱北非歌曲的流行歌手,也是班加布里特的朋友,他也在清真寺得到了庇护。教长不仅给他颁发了一份皈依证书,以虚假地证明萨利姆的祖父已皈依伊斯兰教;他还在位于博比尼的穆斯林墓地立上一块刻着哈拉里祖父姓氏的墓碑。纳粹相信了哈拉里的身份,他在清真寺度过了整个战争岁月。每次纳粹对清真寺进行搜查时,他都以穆斯林的身份留在那里,帮助其他人逃跑。(班加布里特在桌子下面的地板上藏了一个警铃,提醒大家纳粹进行的每一次突袭。)解放后,哈拉里继续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东方”歌手。
北非犹太人阿尔伯特·阿索林(Albert Assouline)和一个穆斯林朋友从德国战俘营逃出来后,受到了清真寺欢的庇护。阿索林躲在地下室期间,看到许多其他犹太人也躲在那里:孩子们和穆斯林家庭住在楼上的公寓里,成年人则待在地下室。因为北非犹太人和穆斯林长相相似,姓氏相似,都受过割礼,说阿拉伯语,所以当盖世太保搜查时,这些犹太人就可以用他们假穆斯林身份证明蒙混过关。
战后,阿索林作证,他目睹了1600犹太人是如何穿过两层地下室,再进入黑暗的迷宫般的隧道,最终通过等候在塞纳河边的船只逃往北非和西班牙。除了犹太难民,卡布尔船夫还为巴黎抵抗运动和阿尔及利亚的自由法国军队之间传递情报。
班加布里特在战后被授予“法国荣誉军团”(Légion d 'Honneur)大十字勋章。这位巴黎清真寺抵抗运动的英雄领袖于1954年去世。和所有穆斯林一样,他被埋葬在面向麦加的清真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