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机器人独立完成腹腔镜手术,医生会像围棋手一样被AI淘汰吗?

作者:医脉通肾内频道
机器人独立完成腹腔镜手术,医生会像围棋手一样被AI淘汰吗?

导读

人的不可或缺性在技术发展的优势对比下,反而愈来愈明显。

来源:医脉通

作者:小呱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机器人独立完成腹腔镜手术,医生会像围棋手一样被AI淘汰吗?

1月27日,美国《科学机器人》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详细介绍了智能组织自主机器人(STAR)在没有人类指导的情况下对猪的软组织进行了腹腔镜手术,这是机器人技术朝着对人类进行完全自动化手术迈出的重要一步。

上述研究文章题为 Autonomous robotic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intestinal anastomosis,作者是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怀廷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Axel Krieger等人。

机器人独立完成腹腔镜手术,医生会像围棋手一样被AI淘汰吗?

该机器人在肠道吻合术方面表现出色,这种手术需要高度的重复运动和精确。连接肠子的两端可以说是胃肠道手术中最具挑战性的步骤,需要外科医生以高度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缝合。即使是最轻微的手部颤抖或错位,都可能导致泄漏,这对病人来说可能会引起灾难性的并发症。

从实验结果来看,机器人自动缝合(STAR)比纯人工缝合(LAP)和机器人辅助手术 (RAS)效果要好得多。

机器人独立完成腹腔镜手术,医生会像围棋手一样被AI淘汰吗?

智能设备与医疗结合越来越紧密是大势所趋,普通外科医生会逐步被淘汰么?

这个机器人有多“独立”?

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手术机器人绝大多数为辅助或半自动机器人,即作为医疗人员的机械臂,辅助完成手术操作,或者根据预设程序,自主判断术野或病灶情况,完成或部分完成简单决策并进行操作。

而STAR进一步促进了手术机器人在手术操作中的自主性发展,它有一个新颖的控制系统,可像人类外科医生一样实时调整手术计划。这就意味着,手术机器人开始了从“帮我做”向“我来做”的实践发展。

简而言之,相较之前的手术机器人,STAR确实更“独立”了。

不过虽然文章中提到该机器人是在没有人类指导的情况下实施了腹腔镜手术,但这是个有些笼统且带有夸张色彩的说法。严格来讲是该机器人在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下,完成了手术过程中的一个“操作”,总体过程还是在人类医生的把控下进行的。

机器人独立完成腹腔镜手术,医生会像围棋手一样被AI淘汰吗?

也就是说,该机器人目前仍处于“工具”阶段。论文作者也明确表示,该研究成果的重要目的是减少外科医生的工作量,提高手术实施的一致性,使手术过程标准化,并不企图用该技术直接取代人类医生。

技术之外,还有伦理

抛开技术层面的问题不提,智能医疗设备想要发展很难绕开“伦理”这一关。

设想一下,患者小C在一场交通事故中不慎受伤,前臂损伤严重,血管神经状况不佳。家属听取医生意见,使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全自动手术机器人完成部分精细操作,但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机器人程序问题,出现了罕见的机器人设备导致的医疗事故,小C肢体功能受损严重。

问题来了,医疗责任该由谁承担?辅助医师还是机器人厂家?

这种假设并非空中楼阁,现实生活永远会比想象复杂,决策、操作、步骤、原则,每一步在外科手术中都至关重要。传统手术中这些问题汇集于术者,但当人和机器需要求同存异,协调作战时,尽管全自动的设备操作精准,决断迅速。但只要有人在,还是需要人来做最后的权衡和缓冲。

因此,想要取代外科医生成为手术室的“一把手”,智能医疗设备还需面临很多挑战。

未来会怎么样?从“阿尔法狗”视角看医疗

尽管从目前来看,智能医疗设备尚无取代外科医生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也是如此,毕竟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十年前,没几个人会相信整个围棋界会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彻底征服。

机器人独立完成腹腔镜手术,医生会像围棋手一样被AI淘汰吗?

图源:摄图网

在大家传统的观念里,围棋是天人合一的艺术,既包含了精密算法又蕴藏着人性光辉,纵然机器的算力远胜人类,但复杂的思想布局又岂是没有人性的“阿尔法狗”可以领悟的?

可最后残酷的现实给人们上了一课,围棋天才柯洁连负三局,毫无还手之力。

这一场景未来是否会在医生身上重演,我个人认为并非没有可能。围棋手惨败的经验告诉我们,所谓特有的“直觉”和“灵感”也许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的自恋而已。

众所周知,医生的成长基于理论记忆与实践训练,这两者均是人工智能的强项,当数据库足够庞大,算法足够先进,机器做出比人类医生更精准的诊疗并非无稽之谈。可到那一天,人类医生就会被淘汰么?

应该不会,因为技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只要我们还是人,有些“服务”就只能人来提供。纵使阿尔法狗的实力已经远超人类围棋手了,但围棋手们也没有集体失业,比起两个机器之间无穷无尽的“高难度搏杀”,大家还是更愿意去欣赏两个智慧有限的棋手绞尽脑汁地“排兵布阵”。

并且,智能医疗设备的发展对医生来说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自工业时代至今,科技发展工具,工具替代劳动力的场景不断上演,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步骤。

临床医疗操作中,人的不可或缺性在技术发展的优势对比下,反而愈来愈明显,医疗人员在其中是舵手作用,亦是新技术应用的起点和进一步发展的导向标。

机器天然具有的优势能够极大地补缺医疗工作者的短板,应用机器人完成重复、深入、复杂的工作,能降低医生感染风险和疲劳程度,提高手术安全性。解放出医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提高诊疗量,丰富诊疗过程,改善诊疗效果。

再退一步讲,就算人工智能完全取代了医生,那医生也根本无需难过,因为到那个时候,世界上已经没几件事需要人类亲自去做了,“失业”这个词儿估计早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在未来,探索拓宽智能医疗更可行的应用领域将会是新的医患热点,新事物的出现发展和壮大总是伴随着争议与惊喜,我们期待这样的提升和改变。

责编 敬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