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女足的热闹,又是一场快闪?

作者:钛媒体APP
女足的热闹,又是一场快闪?
文丨略大参考,作者丨知潮,编辑丨原野

“热闹两天就散了”。一位从业近20年的体育记者告诉“略大参考”。

当时,女足刚刚拿到了时隔16年的亚洲杯冠军,振奋与激动的情绪席卷全国。很快,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女足回国飞机、车队被夹道欢迎的内容,女足,成了当年女排一般的英雄。更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呼吁,要给女足更好的待遇,让她们继续去扬眉吐气。

情绪之外,女足的现状并不为专业人士所看好。上述人士称,目前国内没有专门跑女足的记者——可见其冷门程度。而受疫情影响,职业足球赛的运营状况亦不乐观,16个中超俱乐部里,欠薪的是多数,女足收入就更加惨淡了。

一场比赛的胜利,显然还不足以扭转局面。女孩们虽然在绿茵场上屡屡上演了逆风翻盘的奇迹,但在商业化的赛场上,女足拥有的,只有沉寂。

01、差距

截至目前,凯旋的中国女足,已经收到了至少2300万的企业奖励承诺。此外,支付宝在2019年开启了“十年十个亿”的女足支持项目,目前还在继续运行中。

从数据来看,中国女足不缺钱。

国际足联在2021年发布的《国际足联基准报告:女子足球》显示,中国女超俱乐部的平均投入约为185万美元,平均薪资投入比例为56%,由此计算单家俱乐部的薪资投入约在100万美元左右,用于支付超过25名队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全部薪资。

有接近足协的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在国家队里成绩比较好的女足球员,年入百万没有问题。2018年以后,中国女足的收入水平几乎就是世界最高了。

高投入促进了高水平,继而带来了好成绩。但至少到目前为止,商业化的困境,尚未解决。

中国女足超级联赛便是最典型的缩影。

乐视曾经在财大气粗的2015年,以1000万的的价格买下了中国女子足球超级联赛当年的转播权、冠名权、商业开发权——就在同一年,男足超级联赛版权以80亿元的天价成交,体奥动力获得了2016至2020年5个赛季中超联赛转播版权,平均每年16亿元,是女足的160倍。

女足的热闹,又是一场快闪?

图:中国女子足球超级联赛

戏剧的是,这笔钱,女足后来还是没能拿到手。2017年,乐视遭遇资金链断裂,未能按约定交付版权费,双方合作解除。女超联赛也没有找到转播方接手,2017-2018连续两年陷入了无人问津的状态,在2017年女超联赛开赛前,女足球员王霜遗憾地表示:“女超联赛开始了,可惜你们看不着!”

在亚洲杯夺冠之前,“想看”女超联赛的观众,或许也不太多——尽管这是国内最高水平的女足联赛。

王珊珊的弟弟曾经表示,“我经常去现场看足球比赛,男足基本上都是人山人海,但女足比赛真的人寥寥无几,一场也就百十个人。”

前女足国脚王丹丹曾在2010年向媒体透露:“男足一场比赛门票能卖到50块钱一张,女超联赛的门票一般都是白送,可就是白送也很少有人来看。”即使在今天的互联网上搜索,仍然能看到女超联赛免费赠送门票的相关信息。

《国际足联基准报告:女子足球》显示,2019年中国女超联赛平均上座率仅为1840人。而同一年,男足中超联赛场均观赛人数达到23464人。

女足的热闹,又是一场快闪?

图:男足中超联赛场均上座人数

商业化的悬殊最终也反体现在球员收入上。中超联赛广州队球员,中国男足国脚洛国富的年薪达到4000万人民币,高于5家女足俱乐部上百名球员的收入之和。

在国际足坛,男女足的收入差距更为夸张。联合国妇女署曾表示,阿根廷球星梅西的年薪为8400万美元,包括工资、奖金和各项商业合同,这几乎是世界排名前七的主流联赛里共计1693名女足球员年薪总和的两倍。

02、钱袋子

商业化困难,并非中国女足特有的困境。

2021年5月26日,国际足联发布了其历史上第一份女足发展报告。其中提到,70%女足俱乐部在亏损状态下运营,仅有13%的俱乐部年收入超过了100万美元。

中国女超联赛俱乐部平均年收入110万美元,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女足联赛。而它的平均运营支出高达220万美元。据国内专业人士透露,中国女足俱乐部的年投入在2000万以上,有的甚至高达4000万。

入不敷出,显而易见。

相比之下,在赛场上不够争气的中国男足,钱袋子还是(曾经)富裕的。

在疫情开始之前的2019年,中超单个俱乐部从中超公司的最低分红收入也超过6000万元——这与同期女超联赛全部队伍的总收入基本持平。除了分红,中超俱乐部还有球票、球衣销售、球队赞助等收入,比如中超冠军广州恒大,其俱乐部在 2019年收入约为 9亿元。

女足的热闹,又是一场快闪?

图:孙雯(前排右三)一代的中国女足

门票卖不动,导致女足俱乐部的收入结构不够健康。与以比赛日收入和转播收入为主的男足俱乐部不同,女足俱乐部的收入,约42%来源于赞助,26%来自足协,以门票收入为主的比赛日收入仅占8%。

这可以理解为,中国女足俱乐部走的是广告模式,钱袋子主要靠“金主爸爸”撑;男足俱乐部走的是大会员模式,钱袋子靠用户充电续费。

“金主爸爸”选择投放女足,也需要勇气和胆量。

2003年,成立仅3年的美国女足大联盟宣布解散。时任大联盟董事会主席亨德里克斯解释:在美国,女足大联盟已陷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窘境,几乎没人收看转播,根本无法吸引赞助商的目光。今年只有两家赞助商愿意出250万美元赞助费,但联盟要维持下去,必须有8家这样的赞助商。

20年后,中国女足国家队的的赞助商,也只有十几家。

因为女足职业联赛的全球化遇冷,孙雯曾经在2015年思考,“有些项目不一定非要走职业化这条路”,但好在,近年来,这些境况已经有所改善。

美国女足大联盟后来陆续获得了百威啤酒、耐克、万事卡达等知名品牌的赞助。在欧洲,巴塞罗那女足也得到了史丹利百得每年超过350万欧元的赞助额,这笔钱可以支付女足一线队所有球员的工资。

各大女足赛事的收视率开始上涨。在2019年女足世界杯中,美国队与荷兰队的决赛平均收视人数达到8218万,相比于上届加拿大世界杯的5256万,增长超过五成,成为了历史上收视数据最高的女足世界杯赛事。

国际足联也宣布,将2019年至2022年这一周期内,对女足项目的投入从最初计划的5亿美元翻倍,增加至约10亿美元。

03、观赏性

刚刚结束的女足亚洲杯决赛创下了新的收视记录,共计约8591万观众在电视机前观看了中国女足的比赛。

前半场,很多球迷都在疑惑:这是职业足球比赛吗?这是决赛吗?当然,后半场中国女足用漂亮的逆袭消解了这些质疑。

女足的热闹,又是一场快闪?

图:女足亚洲杯冠军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竞技水平、对抗性、观赏性等层面,相比男足,女足是有天然弱势的。这会影响到观众的收看热情,继而影响到球队的商业价值。

澳大利亚女足以身体素质强悍,打法硬朗著称,被许多球迷称为女足中最像男足的球队之一。但面对真正的男足,澳大利亚女足依然缺乏招架之力。2015年5月,在一场备战奥运会的友谊赛中,澳大利亚女足0-7惨败给了纽卡斯尔喷气机U15队。

实力差距的来源有两方面。

首先是身体素质的差异。女性运动员的耐力优秀,但缺乏爆发力。近年来,顶级女足球队的场均跑动距离已经接近男足水平,但在高速奔跑方面却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在欧冠的男足和女足比赛中,男足场均以27公里每小时以上速度的跑动距离为107米,而女足仅为20米。在观看过程中,球迷自然会觉得女足比赛的跑动速度太慢,节奏太慢,缺乏视觉冲击力。

女足的热闹,又是一场快闪?

图:梅西在欧冠赛场

同时女足球员的技术基础也与男足存在差距。欧冠统计数据显示,男足传球成功率79.4%,女足则为71.55%。场均丢失球权次数为17次,高于男足的12次。这也符合球迷们“女足失误多”的主观印象。

女足队伍之间的实力差距也更为悬殊。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德国队8:0横扫沙特,创下男足世界杯历史最大分差。但同样的分差在女足世界杯中却只能位居第五。双位数的大比分在女足比赛中颇为常见,一边倒的局势经常让比赛失去悬念的观赏价值。

队伍之间实力差距过大,说明这一项目的发展仍处于早期,许多国家的女足项目还处在起步,甚至是空白阶段,相当一部分国家以半职业甚至是业余女足球队征战赛事。

竞技水平差距带来的观赏性的差距,是女足商业化困难的根本原因。至少在目前来看,单凭女足亚洲杯的胜利,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有人曾经出过歪招。

2004年,时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曾公开表示:“我希望能看到更为女性化,更为性感的足球比赛。”他表示,希望女足球员的穿着能够更为时髦,比如更紧身的短裤。

布拉特的提议在反对声之下不了了之,但直到18年后的今天,布拉特已入牢狱,这番言论还时常被翻出来讨论。

事实上,在体育竞技中,还有一项影响观赏体验的重要因素:竞技精神。

它是女足姑娘在落后2分时的坚韧不拔,是谷爱凌挑战自我的最难一跃。她们都成功了,但比结果更加珍贵和鼓舞人心的,其实正是运动员们勇于挑战、不轻易放弃的体育精神。它可以跨越兴趣、年龄、国籍和爱好,感染到更多的人。

女足的热闹,又是一场快闪?

尼尔森曾经发布一份市场报告,称女子体育被认为比男子项目更鼓舞人心,“与男性运动相比,女性运动被认为更加进步,更少以金钱为导向,更加以家庭为导向,更纯粹。”

在全球陷入悲观情绪浪潮的今天,还有什么比这样积极的精神更值钱的呢?

女足的热闹可能只是一场快闪。但也可能,是另一个新故事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