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发生一件奇葩事,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捡破烂为生,然而他却自称曾是千万富豪,如此大的反差让人不敢相信,但老人却说是因为他有一个“败家子”儿子。
这位叫何国浩的老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做生意,因为敏锐的察觉到国内市场上拉链生产的缺失,所以开了一家拉链厂,并且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收益。
之后听说义乌有一家乡镇准备出售地皮,何国浩立刻动起了心思,但因为个人不能拥有工业地产,而何国浩想要在这块地皮上建住房,所以房子登记在了拉链厂名下,这也为以后的事埋下了伏笔。
因为年轻之时忙于生意,疏于对儿子的教育,所以,儿子变得很是叛逆,并且败光了家产,将家里的六辆车都卖了,而最让何国浩老人伤心的是儿子连他们安身立命的房子也给卖掉了。
有钱老子,败家儿子的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同情和愤慨,然而在何国浩儿子何联群的嘴里,这个故事却有另一个说法。
何联群说,自己的父亲根本不是什么千万富豪,而房产也不是自己卖掉的,而是自己的妻子在父亲的同意下处理的。
何联群与父亲共建了一个农场,在初期投入了200万,然而后续的资金出现了问题,何国浩将拉链厂的法人转给了儿媳妇,而儿媳妇为了填补农场资金的黑洞,选择了卖掉房产。
现在两方的歧义在于,何国浩认为自己只是将拉链厂的经营权交给了儿媳妇,而儿媳妇却认为,拉链厂没有任何设备,只是这个房子的壳子,所以公公将拉链厂交给自己,也就有了房子的处理权。
何国浩的儿子认为自己的父亲就是为了逃避责任加胡搅蛮缠的要钱,所以编造了一个谎言。
果不其然,没有多久,何国浩将自己的儿子,儿媳,还有建设局告上了法院,而后者是因为何国浩认为,在自己没有到场的情况下,建设局同意变更产权不合适。
然而建设局的说法是,当年的法律规定,在能够验证委托符合当事人意见的时候,是不需要当事人在场的。
而何国浩的儿子何联群也拿出了充足的证据,甚至有当时拍的照片,因为在他看来,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留了一手。
而何国浩决定继续上诉,并且有意把自己的人生故事写下来,他说要感化自己的儿子。
也许这件事的真实情况,外人无从得知,然而何国浩毕竟还是挣过钱的,而因为挣钱做生意与儿子关系恶化,似乎得不偿失。
也许亲情的稳定,也许家庭财产的稳定相关,却不是那么极端的正相关罢了。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