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远去的故事——抗争

作者:玩转临朐
远去的故事——抗争

远去的故事

作者 | 刘启胜

苦难就是苦难,没有好回忆的,我只想替受难的人倾诉。

一一引子

九、抗争

奴隶社会,一个奴隶主让奴隶干活,只需要一声令下,如果奴隶不干,想打就打,想杀就杀。

封建社会,奴隶被解放了,成为了农民。地主他们则通过掌握的土地,剥削农民,使农民依附于他。农民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满足地主的要求。农民拥有了一部分的自主权,地主需要让出一部分利益。所以一般来说农民比奴隶的生活条件还是有所改变,这是社会的进步。

然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连年战乱,瘟疫流行,民不聊生。关内军阀混战刚刚结束,陕晋地区连年大旱,包括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黄河年年泛滥。关内灾民流徙千里,饿殍遍野,苦难的中华民族又一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灾民逃亡,成了无根之萍,流落异地,成为苦工,成为奴隶,这是社会的倒退,没办法,他们要活命啊。

现代气象科学的发展,使我们了解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较大,地区间降水不均匀,同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都会有很大差异。其次是降水量受季节的影响较大,一般集中在夏季时间段,降水量大。这就导致黄河长江的水位一直在变化,加之大陆地形差异,地形多丘陵,水势凶猛,极易造成水灾。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对中国展开了大范围的进攻。

无数的中国百姓也因此受到了更多磨难。抗战时期由于蒋介石的侥幸心理,小看了日军的军事实力。日军在中华大地上横冲直撞,一场场著名的会战也在中华大地上演。1938年5月,台儿庄战役失败,6月9日,蒋介石以水代军,炸开了黄河花园囗,黄河一泻千里。被淹死的百姓就有约80万人,农田被淹,饿死的人更多。在黄泛区形成后,瘟疫、蝗灾、大旱等灾难纷至沓来,间接造成了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饿死数百万人。作者李准在《黄河东流去》中把这场灾难写的催人泪下、荡气回肠。一个有着很强民族精神的民族是不会消失在历史的进程里的,历史所给予我们民族的同情心、凝聚力和传统的道德观,使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在灾难面前,人性彰显的更为真实。

同样,曾爷爷他们在渐渐熟悉了被奴役的辽源煤矿周边环境和内部结构后,渐醒的抗争意识,在日复一日的繁重的劳作中,慢慢萌芽。

起初,曾爷爷和劳工们消极怠工。每天很早,在日本鬼子和汉奸的驱赶下,进到矿洞中。矿洞中,暗巷交错,灯光昏暗。鬼子和汉奸是很少下井的。曾爷爷他们有的炸煤,有的铲煤,有的运煤。他们推的"轱辘马"(四轮的运煤铁车,顶部有一根带凸起的钢梁,用以连接挂钩)。时常掉轮子(人为破坏),铁锹时常断把。除了破坏工具,他们还"聚窝"(聚在一起睡大觉,侃大山)。"磨洋工,磨洋工,一去半点钟,回来不到点,继续磨洋工"。我们天天念叨的"磨洋工"就是从那时开始流传的。

破坏生产工具。数量庞大的劳工群体里,有不少的共产党员,他们带领大家和鬼子汉奸斗智斗勇。"轱辘马"装满煤时依次用钩子挂连上井,上井信号是电铃声断续响三遍,井上的人就知道可以通电吊"轱辘马″出煤了。党员领导工人们,把铁丝搭在电铃上,一开电源,电铃就响个不停,只能停工检修,大大降低了煤的产量。

还有一种是罢工起义。在汉奸克扣降薪后,中共党员左贵领导劳工罢工。他们只下井,不干活。煤炭产量骤降,日本人试图收买个别工人,在"西安特别支部"的领导下,2000多人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义","不加工资绝不干活"等口号。罢工活动从一个煤矿很快波及到其它煤矿,工人们下井不干活,连续七八天,鬼子和汉奸忙得团团转,焦头烂额,没有办法,只能答应给工人加工资,改善生活条件。

爷爷每说到这里,总是强调说,老祖宗说的没错,"人心齐,泰山移",从一开始我们怕日本人,渐渐我们认识到,日本人及汉奸怕我们不干活,影响产量,也是色厉内荏的主。有一次罢工,耽误出煤一万多吨。汉奸们多次虐待领导罢工的人,我们起初很害怕,领导者也进了刑讯室,被打的只剩一口气,被拖回来后,大家轮流伺侯他,用艾叶水和猪油脂分别清洗湿润伤口,半个月后,伤好了,领导者真是条汉子,领着工人继续罢工。渐渐的,工友们从斗争中学习,在斗争中成长,还有的发动爆动,跟着队伍去了抗联,成为抗联队伍中的骨干。

爷爷说,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把中国人打怕了。提到日本人,就像听到马虎要来一样,真正是"谈虎色变"。那时候日本人训练有素,装备好,枪苗(枪管)子长射的远,枪法又准。消灭一个日本兵,需要牺牲七八个八路军战士。鬼子兵矮壮,像个"矮冬瓜",但的确力气大,战斗力强。

爷爷还讲过,他那时十七岁,在矿井里推车运煤,他不和曾爷爷在一个班组,因为不小心轧伤了脚,有七八天干不了活,汉奸把头们天天催着下井,曾爷爷没办法,就和工友凑了一些钱塞给把头手里,勉强通融后,爷爷才有时间把脚伤养好。

日子在痛苦中煎熬着。1944年秋后,曾爷爷他们明显感觉到日本人没有以前那样嚣张了。

未完待续……

远去的故事——抗争

刘启胜,五井阳城人,文学爱好者,当过兵,开过大车,现居青州,从事物流。

继续阅读